
量變引起質變是人們熟知的哲學中三大辯證法規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并不斷積累,從而引起質變。這一規律在社會運行的各方面都能得到驗證,它啟示我們要注重量的積累,沒有任何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而仔細回顧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我發現了“反哲學”的一面,在量變引起質變的表面下,隱藏的是“質變引起量變”的玄機。
如果按照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解讀企業發展,便是企業在產品技術、銷售以及品牌等方面不斷積累,規模和實力達到一定程度,繼而發生質變的飛躍,從名不見經傳,到初露頭角,再到行業領先,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再進入新一輪量變積累的循環。這樣的過程無可非議,而我們往往忽略了量變的性質,出現了愚公移山式的“量變積累”觀念,認為只要在現有狀態下持續地積累就能達到質變的飛躍,這樣的誤區不在少數。實際上,每一步的量變必須首先從結構和性質上進行質變的革命,才能從根源處爆發出新的力量,實現突破式的量變。
這樣聽起來或許難以理解,我們可以先從個人的切身成長談起,職場中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已經在這里工作多少年了,為什么薪水還是不見漲,還是一個初級職員?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只要工作的數量不斷積累,自己創造的價值就越多,理應有更多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我把這種人稱為團隊里的“兵油子”,他們長期在自己的崗位上重復沒有營養的工作,絲毫沒有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樣的量變沒有任何意義,根源在于他們內在的本質是陳舊的。因此,個人工作技能和素質的提升必須先從內在的質變開始,面對工作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和嘗試,積極改善自我的能力和素質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創造更多的價值,自然也會有相應的高薪和晉升。
對企業來講也是如此,太陽雨從白手起家到行業第一品牌,再到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經過了很多次里程碑式的蛻變,如果按照量變引起質變的常規角度來解讀則是持續的積累帶來了質變飛躍,但這樣的解讀忽略了其中關鍵的因素。在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品牌力持續提升的背后,隱藏的是一次次質變帶來的量變突破,質變的本質是創新,而創新則是創造性的破壞,只有敢于打破現有的模式,跳出重復累積的舒適區,才能創造新的增長奇跡。
在競爭策略層面,唯有質變才能沖出競爭困局。在太陽能行業品牌林立、競爭激烈的時代,吸熱為王的紅海局面讓很多企業舉步維艱,這時太陽雨選擇的是從質變突破,獨樹一幟地提出“保熱墻”概念,開辟了太陽能行業的保熱藍海,實現銷售量的突增,搶占了市場份額。“保熱墻”案例充分證明了產品技術的量變復加并不能引起變革,而技術、性能和理念的質變才能實現全新的突破。在目前的競爭格局下,“保熱墻”的優勢將被太陽雨繼續傳承,而更重要的是思考全新的產品技術方向和競爭策略,醞釀再一次的質變。
在市場活動層面,我堅持一個觀點:市場在于折騰,“折騰”就是指不斷地翻新打法,進行質變的嘗試。太陽雨在三、四級市場突飛猛進式的發展得益于很多獨創的營銷模式,城鄉大聯動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整合資源、集中突破的方式創造了一場又一場銷量飄紅的促銷活動。城鄉大聯動模式創新帶來了階段性的量變突增,但在今天我們要做的不是繼續按照這個模式積累,而是探索新的質變,開發新的營銷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繼續創造量變。
在渠道的培育層面,以經銷商的內在變革為基點,撬動渠道質量和銷量的提升。在渠道建設之初,我們通過全面的調研分析發現,很多經銷商發展緩慢的原因不在于市場活動做得不夠多,而在于自身的經營結構落后,很多仍是夫妻經營模式。對此,我們提出公司化運營理念,引導經銷商從自身的質變開始,淘汰落后運營方式。這一理念在渠道中得到了很好落實,許多公司化運營良好的經銷商通過完成內在的變革,實現了銷量增長,成為太陽雨最早一批的千萬大商。
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要積極跟隨時代的變化進行質變,不觸動本質的量變并不能帶來質變,只會陷于增長乏力的瓶頸中無法走出。只有先進行質的改變,才能創造突破性的量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