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戰略中色彩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Color In Brand Strategy
博客主人/Thomson Dawson
http://www.brandingstrategyinsider.com
有效而全面的品牌戰略必須考慮品牌色彩因素,這一點至關重要。在整個品牌認證和品牌體驗中,品牌的色彩遠遠不只要考慮美學因素。色彩是客戶接觸品牌時的第一感知要素,客戶基于這一點引發一系列情感聯想,產生相應的品牌認知。
品牌的色彩是品牌故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特征。因此在選擇一種色彩代表品牌時,考慮的因素要遠遠超過個人主觀喜好。
顏色和大腦
視覺感知是人類探索、感知環境的主要方式。不同顏色能夠觸發大腦及大腦皮層中區神經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對于色彩的感知一直是人類進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如果顏色對人類進化而言關系重大,可想而知,顏色對建立品牌價值的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一旦識別了某種顏色,我們的大腦立即產生某種情緒反應。這種反應觸發各種思緒、記憶以及相關的人物、地點和事件。這些都是瞬間發生的意識。然而,顏色的確對我們有深刻的影響。在我們的意識中,傾向于根據特定的情景為特定的顏色進行定義,并產生相應的感情。我們認為,不同的顏色關聯著不同的文化內涵。這就意味著,特定的顏色選擇對企業戰略及創意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品牌標識的根本要素之一。
基于可見光的頻譜角度看,不同的波長會帶來不同的心理反應。具長波長的顏色(譬如紅色)讓大腦有更快的確認反應,而具短波長的顏色(譬如藍色)讓人感覺比較舒緩,可以降低脈搏、減壓。因此,美國前進保險公司(Progressive)將藍色作為品牌視覺系統的主色調,是很合理的。黃色是中波長,最亮,最引人注目,這就是為何路標、黃頁都用黃色。黃色代表的是關注,甚至是警告。而紅色的代表名詞是色情和誘惑。
顏色傳達心情,定義情感狀態。
顏色在許多方面影響我們,但是各種顏色讓人們產生特定的心境,或者說心情。讓人們處于一種最容易接受的心態,這對于開展品牌互動十分關鍵。顏色能夠表達品牌的心態,幫助品牌表達品牌定義。
著名農機巨頭約翰·迪爾公司(John Deere)的品牌標識是綠色的,這意味著與建筑、森林、草坪等相關。IBM采用的是高貴的藍色,這意味著穩定性和可靠性。聯邦快遞選擇了兩個互相沖撞的顏色,橙色配紫色,這意味著交付重要的東西,請客戶放心。
顏色和視覺識別
顏色是品牌視覺識別的基礎,不管是品牌傳播還是品牌執行中,顏色會體現在標識、包裝、產品、環境及各種營銷傳播方式上。UPS國際快遞的品牌故事圍繞一個命題展開,即“褐色能為你做些什么?”蘋果品牌通過創意的色彩運用,改變了我們關于臺式電腦的想法。對于注重品牌管理的強大品牌而言,顏色不只是主觀的選擇,而是一項勢在必行的戰略性業務。
為品牌選擇合適的顏色
要傳達品牌的含義及差異性,需要選擇一種和品牌戰略性定位相契合的顏色。在為品牌選擇一種顏色(或是一套顏色方案)時,這些顏色要能讓客戶產生特定的情感聯想和欲望,而你的品牌價值主張和品牌承諾必須能夠滿足客戶的欲望。
能夠代表品牌并讓品牌具有差異化的顏色,必須符合一些標準,以下是最重要的三點:
其一,目標受眾。誰是你的目標受眾?他們關心什么?他們處于什么樣的心態才愿意與品牌互動?由于不同的消費者對同一種顏色的反應不同,加之消費文化又在不停地變化著。那么,哪一種顏色能最好地體現品牌價值,并讓品牌脫穎而出呢?
其二,品牌原型。如果你已經確定了相應的品牌原型,那么哪種顏色最能代表這種品牌原型的屬性?譬如,如果你的品牌原型是探險家戶外運動品牌(Explorer),你要思考哪種顏色能夠象征戶外探險或與此相關?;蛟S紅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三,文化。談到文化,世界各地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在美國,白色代表純潔。而亞洲的某些地區,白色是哀悼的顏色。對顏色的認知隨著種族、年齡、社會階層、性別和宗教的不同而不同。選擇顏色時,品牌所在市場的文化將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總之,選擇品牌顏色要有一個底線,不能僅僅靠主觀臆斷選擇顏色,選擇顏色的重要性絕對不應該被低估。
路虎咖啡:瘋狂的品牌擴張?
Land Rover Coffee: bonkers brand extension?
博客主人/David Taylor
http://wheresthesausage.typepad.com
汽車品牌路虎推出了路虎咖啡品牌(Land Rover Coffee),在其網站上路虎宣稱自己的咖啡“非常吸引人,是國際公認的咖啡品牌,以其高品質聞名,風味區別于其他咖啡品牌”。對于路虎而言,這種品牌擴張方式是否合理呢?
品牌授權導致新品牌管理懶惰:就路虎咖啡而言,品牌授權的潛在問題是,導致品牌所有者變得有惰性。由第三方公司進行咖啡制造和銷售,并承擔所有的風險。我敢肯定,該第三方公司一定信誓旦旦地做出承諾,當路虎咖啡打入市場后,將給路虎帶來很高的曝光度。然而,由于之前缺少品牌授權的經驗,路虎對品牌授權產品的要求不嚴格。因此,對于此次授權咖啡品牌,路虎的心態是“有何不可”。
便捷集團(EasyGroup)的案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便捷集團由于品牌擴張不當,最終未能達到擴張的目的,反而讓品牌形象變得矮小,這種“矮擴張”(Dwarf Extensions)證明擴張效果只能是恰得其反。
品牌損害風險有限:諷刺的是,偏離核心產品延伸得越遠,反而越不會危及原品牌,譬如延伸產品純屬垃圾品牌。如果路虎推出一個摩托車品牌,若該品牌出現問題,那么一定會嚴重影響母品牌形象。然而,如果推出的是咖啡或其他遠遠偏離其核心業務的產品,那么人們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之外,不會有其他想法。試想一下,如果路虎咖啡很不好喝,難道想買路虎車的人因此就不買路虎車嗎?不會。
錯失機會:品牌受損的風險可以降到最低,但是路虎咖啡品牌授權事件的確讓路虎錯失了一些機會。我相信路虎能找到比咖啡更合適的產品,更好地進行品牌延伸。
路虎咖啡網站上寫著該咖啡有高品質保證,正如“真正的先鋒者和開拓者路虎品牌”一樣,但是這兩個品牌的關聯很牽強。因為談到路虎品牌,人們想到的是堅固、精心設計的車輛。
品牌授權不是免費午餐:品牌授權看起來是一個可以讓品牌自由馳騁的領域,似乎可以任意進行品牌授權,只要能獲得現金,以及更多的品牌曝光度。然而,在現實中,母品牌要花時間和精力關注被授權品牌商的舉動。而有些被授權品牌商的表現不太好,無法讓自己成為可信賴的品牌。
總之,我會將路虎咖啡品牌加到瘋狂擴張品牌案例的列表上。雖然此次擴張或許不會損害母品牌,但卻無法起到促進路虎品牌宣傳的作用。
規避與創新背道而馳的致命誘惑
Avoid the Deadly Temptations that Derail Innovators
博客主人/Rosabeth Moss Kanter
www.hbr.org
任何一個有發展前景的新舉措—不管是一家獨立的企業或是一家知名企業的某項創新—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路障。最近,我一直建議企業家和創新者要重視一種現象,即那些看似能走成功捷徑的突如其來的商機。如果企業嘗試過于頻繁,這些機會最終只會成為致命的誘惑。應該如何規避這些致命的誘惑,請參考以下幾則案例(基于保密,文章采用了化名)。
比爾依靠風險投資商的資金支持,運營了一個為美國專業機構服務的新公司,并以此實現了創收的目的。第一年,該公司承擔了兩個實驗項目,預期該市場將有幾十億美元的規模。但是,幾乎在同一時間,有人給比爾提出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建議,在美國以外的英語母語國家提供類似的服務。因為想到自己的業務能夠盈利,同時涉足海外市場,一旦成功,就可以讓自己更有實力和信譽,所以比爾無視新業務的挑戰性,以及新業務與自己原有商業模式之間的差異性,硬是要開拓海外市場。之后,比爾與一家機構合作,創建了一個規模更大的國際性網站。但是,突然間,比爾發現自己陷入困境,新的業務和原有的業務相差太遠,甚至危及到比爾在美國開展原有的業務。
在這個案例中,似乎有一個非常誘人的機會,看似和原有的業務關系密切。但是危險在于,這個機會將消耗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進而危及你之前的核心業務。
瑪麗的情況略有不同,雖然最后面臨類似的困境?,旣愐婚_始管理的是一個非營利性機構,有著充足的創建基金,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董事會。這家機構的工作是在衛生保健行業倡導傳播創新。這本來是一件眾人都支持的好事。但是,隨著一些項目的運作,人員劇增,但卻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因此,很快這家機構關注的不是如何支持創新,而是如何籌集資金。這家機構的資助人感到困惑,不清楚該機構能為創新做出什么貢獻,進而導致私人資助減少,該機構難以為繼。
諷刺的是,原本以為是成功的機會,恰恰是所有問題的來源。企業家面臨各種誘惑,這些誘惑可能來自于投資者、捐助者、潛在合作伙伴或其他企業家。面對這些誘惑,企業家可以采取以下行動:
建立一套原則,以便適時對機會進行判斷:分析新機會帶來的利與弊,但要明確自己的底線以及發展方向,確保新機會和現有業務能夠并行開展,并能起到加法的作用,有一致性,能夠被復制推廣。戰略不僅僅是做什么,同時意味著不做什么。
證實那些必須證實的觀念:大多數人都是具體化的思想者,他們會把第一次遇到的項目當做商業機會—正如比爾的戰略擴張一樣。但這種做法十分冒險。重要的是給新機會做一個雛形,至少要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么做的同時要切記客觀現實。譬如,如果你想找合作伙伴,那么至少找到一個。有時候,如果資金的來源會擾亂原有的業務,不要向“錢”看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堅持既定的原則:針對項目設定目標并堅持方向。觀察家發現,人們通常會降低對創新的要求,只采用自己熟悉的方法,使用自己原有的語言。有些方法適合初始階段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沒有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業務,你就有可能因為一些不適合的商業機會而分心。
不要與世隔絕:創新者的學習力要強,但是不要將自己孤立起來,不要只和擁護自己或奉承自己的人來往??逻_敗落是由于以某個決策者為中心,而不是像硅谷那樣,允許個人對未來保持不同的看法并將不同的觀點融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