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4月,谷歌旗下的DoubleClick Ad Exchange廣告交易平臺被引進中國,隨后騰訊、百度相繼推出Adx平臺,此外還有多個基于RTB(Real Time Bidding,實時競價)的DSP平臺出現,RTB在國內持續升溫,甚至有人將2012年稱為“中國RTB元年”。而事實上,國內最早的RTB平臺是阿里巴巴在2011年推出的Tanx,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實時廣告交易平臺。
艾瑞咨詢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去年RTB廣告投放量約為9.1億元,而且預計未來3年市場增速將保持在100%以上,到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5.7億元。
目前,中國RTB廣告市場,全球展示廣告巨頭谷歌,加上國內互聯網三巨頭阿里、騰訊、百度,形成了四方競爭格局。盡管谷歌起步較早,技術實力雄厚,資源積累豐富,在全球市場優勢明顯,但其在中國市場卻非常被動。阿里雖然是市場先行者,但最初以阿里媽媽品牌布局全網受挫后轉回淘寶內部,變成服務淘寶商家為主的淘寶聯盟。
然而,在淘寶系統內經過5年“閉關修煉”之后,淘寶聯盟平臺已擁有50多萬合作網站及伙伴,數百萬賣家會員,日均PV覆蓋超過45億。
在此基礎上,2013年,阿里巴巴宣布重新啟用“阿里媽媽”品牌名,并成立阿里媽媽事業部,這標志著阿里將重拾打造全網開放廣告平臺這一最初的理想。
從業務構成來看,阿里媽媽平臺將主打三大業務線:以“淘寶客”按成交計費業務為主體的淘寶聯盟;以“櫥窗”展示廣告為主體的TANX平臺;以及新的移動廣告無線聯盟。據透露,目前平臺50億流量中對外開放的約占45%,其中20%是來自淘寶外部品牌的廣告。
RTB鏈條的核心中樞在DMP,廣告投放的精準度、曝光效果根本取決于對數據的挖掘。DMP把分散的需求方和供應方的數據進行集成納入統一的技術平臺,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找到海量用戶的個性化特征,為其分類、貼上標簽,然后推薦給不同類型的廣告主。DMP能夠幫助廣告主找到精準到個體的用戶,而不僅僅是按群體劃分消費者。有DMP支撐,RTB模式才有吸引廣告主的資本。
此次進軍全網,阿里媽媽把重點放在了數據上。今年阿里媽媽重點投入的一個新產品就是DMP。阿里媽媽事業部總經理超凡(王華)表示:“廣告沒有做到精準的原因其實是對消費者洞察的缺失,而背后則是數據的缺失。經過前幾年在淘寶上的嘗試,我們今年開始計劃為全網廣告主提供精準的消費者洞察和管理,我們提供開放的效果數據庫,這些數據庫可以在所有地方投放的時候引用。廣告主可以將我們的數據與自己的數據整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判斷。”
然而,對于品牌廣告主而言,在淘寶之外 DMP還能做什么?超凡認為,從品牌廣告主的角度來講,簡單的展示廣告并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注重的是消費者管理。
比如一家酒店,既要獲取新用戶,又要做好會員管理。如果把酒店的會員數據接入阿里媽媽的DMP,就可以做一個對應,找到那些符合條件的人,然后針對會員做重定向,而且是差異化的定向,再通過Tanx把廣告遞送出去。
因此,對于阿里媽媽而言,希望在保證用戶隱私的前提之下,能夠把數據在第三方和Tanx本身之間流通起來。如果更多的第三方愿意把數據接入DMP,消費者洞察就更準確,廣告投放就更精準,流量價值也會提高。對于廣告主而言,這種數據交換并非無償,僅依靠自己手中的數據很難尋找更多的潛在客戶,只有將數據流通起來才有價值,而且這種商業化的數據流通是可持續的。
阿里媽媽的優勢在于擁有淘寶的海量數據以及流量,能滿足對廣告效果的高要求。例如,消費者在淘寶搜索OPPO手機,顯示的購買意圖肯定比他在谷歌搜索關鍵詞要強。而淘寶和新浪微博的數據打通之后,可以為廣告主提供更多的消費者洞察機會。
阿里媽媽與新浪微博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化數據,對用戶進行社會化過濾;同時,將品牌官方微博、淘寶(天貓)店鋪、底層數據和消費者洞察聯通起來,就可以打通社會化電子商務、品牌推廣、淘寶電商,放大平臺效應。
此外,無線聯盟也是阿里媽媽今年的一個重點,將面向無線開發者提供APP、無線WAP變現解決方案,以及無線廣告投放系統,改變移動端營銷模式。超凡說:“目前無線廣告的困境是用戶體驗,大多只是把PC端廣告照搬到移動端,沒有理解無線廣告的真諦。”此外,移動端廣告面臨的另一個困境是效果難以衡量。“未來大淘寶系幾十萬賣家進入無線廣告,相信會為這個環境帶來改變。”
在電商領域,淘寶構建了一個生態圈,現在阿里媽媽又將觸角伸向廣告領域。因此,阿里媽媽不僅做Ad Exchange,還做DSP、SSP、DMP等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是構建一個面向全網開放的廣告操作系統,形成一個營銷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