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上)》
1.文章通過記敘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兄弟三人在公園散步、聚首時的情景及兒時的幾件趣事。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微小事,是平常生活中會發生的真實事情。通過這些事情的記敘,作者自然而然地抒發了對兄弟間情誼的珍惜、慨嘆,散步時作者感想到他們都老了,他們之間既不像好友間那般隨意,又不似夫妻間那樣親密。聚首時的敘寫,作者慨嘆兄弟三人各有自己的生活,甚至多年后會將彼此忘記;兒時的記憶,抒發了作者對兄弟間美好感情的留戀。文中的敘事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流露,感情的抒發是通過記事完成的。2.略3.略4.略
《現代詩歌閱讀之意象分析》
1.詩從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了遼闊而美麗的景色中去。“紫藍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綠的草原”,色彩豐富而鮮明。構成這一美麗圖畫的原因,不僅在于作者精心地選擇了三個色彩鮮明的詞:“紫藍的”“青灰的”“綠的”,更在于作者在詩句上的精心安排。如此有層次的詩句,把畫面有層次地展開了,詩句的層次和畫面的層次極為和諧。而且好像是隨著作者的視線,一層一層展開的,自然而貼切。2.前面幾句都是靜的描寫:林子、山坡、草原。而這一句,做了動的描寫:“草原上流著……的煙……”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實現了靜與動的結合。3.兩個“看”字:前一個“看”字,是引起讀者注意,而后一個“看”字,則是一種感嘆,分量很重,似乎有斬釘截鐵之力。這兩個“看”字,同是一個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則有了不同的作用和分量。可見,作者在用這兩個“看”字時,是經過認真思考的。作者以燈光來襯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壯美,進一步出作者對黎明的贊美。盡管燈光在夜里也不失為光明,但在燈光照耀下,人不可能看到田野上那樣美麗的景色。只有黎明到來的時候,才能看到。在這里,黎明象征著一種新的力量,一種有著博大胸懷的力量。而燈光,象征著一種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無論如何都擋不住強大力量的腳步。
《隨風吹笛》
1.(1)照應標題。(2)為下文對“笛聲”的描寫作鋪墊。2.如果把自然風景簡單的理解為一幅靜態的畫,那是沒有真正感悟自然。3.多角度渲染“自然的聲籟”,使內容更加充實;與“竹林的交響”映襯比較,彰顯“竹林的交響”的美妙。4.(1)自然的聲音是美好的。(2)自然的聲音能凈化人的心靈。(3)人要親近自然,崇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