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功灑八桂的張云逸大將

2013-12-31 00:00:00庾新順
文史春秋 2013年12期

張云逸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績。

張云逸德高望重,是一位對廣西、對中國有大功的革命長者。他:百色龍州倡起義,創建紅軍功卓著;華中抗敵負重任,華東決戰主后方;主政廣西老驥志,功高八桂當家人。莫文驊曾賦詩曰:“日月潭深千百尺,不及張老同志情。”

張云逸的革命生涯極具傳奇:他是新中國十位開國大將中資歷最長者,參加過廣州黃花崗起義;年齡最長者,授銜時年高63歲;工資級別最高者,是惟一拿著元帥級別工資的共和國大將。

陳毅尊呼他為“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的“革命長兄”;劉少奇評價他是“有黨德的同志”;毛澤東稱贊他“數十年如一日奮斗不息,是模范的共產黨員”;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悼念他“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貢獻了一生”。

南寧兵運功勛卓著

張云逸原名運鎰,字勝之,化名為石遲峰、石赤峰。1892年8月10日,生于廣東文昌縣(今屬海南省)頭苑區造福鄉上僚村。1908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堂,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是辛亥革命元勛,參加過廣州黃花崗起義,擔任炸彈隊長。后來,他參加國民革命軍的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少將師參謀長。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入黨時年齡已經很大,在軍中職位不低,薪俸也相當高,我是為了勞動人民大眾的解放才入黨的。”從此,他由一名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轉變為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投身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無論環境多么險惡,斗爭多么殘酷,道路多么曲折,都對黨忠貞不渝,鞠躬盡瘁。在大革命失敗后,卓有成效地從事黨的秘密兵運斗爭。

1929年7月初,國民黨左派將領俞作柏、李明瑞在國民黨蔣桂軍閥戰爭中,運用“擁蔣倒桂”的策略,率領兩師部隊奪取了廣西的軍政大權,分別就任廣西省政府主席、廣西各部隊編遣特派員。俞、李二人為姑表兄弟,回師主桂前后,主動請求中共方面派員來桂合作,共同反對蔣桂軍閥勢力。

1929年7月,中共中央和廣東省委抓住時機,緊急調派了張云逸、何世昌、葉季壯、徐冠英等幾十名共產黨員,通過各種社會關系進入廣西。在賀昌、陳豪人領導下,中共廣西軍委和廣西特委通過各種渠道將這批干部安排進入俞作柏、李明瑞的軍政部門,他們會合中共廣西特委雷經天、聶根和俞作豫、嚴敏等黨員干部,迅速發展廣西的革命力量。

南寧兵運,是張云逸傳奇生涯的得意之作。7月,張云逸惜別妻兒,拿著國民黨粵軍海軍司令陳策的推薦函來到南寧。他和俞作豫(中共秘密黨員,俞作柏的胞弟,李明瑞的表弟)爭取俞作柏、李明瑞同意,開辦廣西教導總隊,由徐冠英、張云逸擔任正副主任。8月,張云逸、俞作豫任廣西警備部隊第四、第五大隊大隊長,李謙、史書元為副大隊長。他們在教導總隊和第四、第五大隊建立中共秘密支部,有黨員300多名。張云逸、俞作豫、徐冠英肩扛桂軍少將軍銜,為我黨掌握著3支部隊共約4000多人槍。

9月上旬,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從上海來到南寧,統一了廣西軍委和廣西特委的全盤領導,進一步發展了南寧統戰和秘密兵運。9月中旬,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南寧津頭村雷經天家召開。賀昌主持大會并傳達貫徹黨的六大路線和六屆二中全會精衶,選舉成立新的廣西特委,全省有黨員420人,團員130人。黨加強了對全省工農斗爭的領導,廣西省農協會籌備處轄有21個縣農會,擁有會員近30萬人,廣西工農革命斗爭形成新局面。

9月下旬,廣西政局突變,俞作柏、李明瑞與張發奎聯合發動討蔣戰爭。張云逸、俞作豫爭取俞作柏、李明瑞同意部隊留守南寧。張云逸奉令委任為南寧警備司令,接管南寧軍械庫等機關。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指令廣西軍委做好應變準備,加緊對部隊的整頓改造工作,征調輪船集中在邕江海關碼頭待命,以便隨時撤退左、右江。鄧小平指令廣西特委調派委員雷經天、陳洪濤、嚴敏和何建南、麥錦漢等重要干部到左、右江,成立中共右江工委和龍州黨組織,加強對左、右江工農斗爭的領導,策應南寧的廣西警備第五大隊和第四大隊、教導總隊轉移左、右江。

10月1日,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寧舉行討蔣誓師大會,通電全國就任南路討蔣軍總司令、副總司令。會后,督師沿西江東下進攻附蔣的廣東軍閥陳濟棠部隊。不及一旬,俞、李討蔣失敗。10月6日,張云逸、俞作豫等控制南寧革命軍隊,堅決平息反動軍警叛亂。

鄧小平果斷決策分兵轉移左、右江地區。10月13日,俞作豫奉命率領廣西警備第五大隊,護送俞作柏、李明瑞撤往左江地區的龍州;15日,張云逸等率領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總隊2000多人,從陸路掩護鄧小平和廣西軍委乘軍械船挺進右江,為百色起義、龍州起義拉開了序幕。

百色起義締造紅軍

張云逸是百色起義的重要領導者。1929年10月20日,張云逸帶領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到達恩隆縣(今田東縣)縣城平馬鎮,與鄧小平在右江二牙碼頭第一次握手相識,決定放手武裝右江10多個縣農軍,掀起“工農武裝割據”高潮。22日,張云逸、鄧小平率部進駐百色,果斷決定加緊進行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張云逸在百色就任右江督辦公署主任,統轄各縣政權,撤換反動縣長,控制右江政局和籌集經費。二是加強中共廣西軍委(后改稱廣西前委,紅七軍前委),鄧小平任書記,張云逸、陳豪人為常委,統一領導左、右江的起義斗爭,部隊營建黨委,連成立支部。右江工委領導成立9個縣委和特支。三是10月28日張云逸督辦在百色智擒熊鎬,指揮部隊協同右江農赤軍圍殲駐平馬、田州、那坡鎮的反動廣西警備第三大隊,掃除起義障礙。四是創辦《右江日報》、《士兵之友》,公開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組織宣傳隊下鄉宣傳,大造革命輿論。五是堅決清洗反動舊軍官,加強部隊各級士兵委員會,進一步整頓、改造部隊。六是宣布廢除苛捐雜稅,將從南寧軍械庫帶來的5000支槍撥給右江各縣農民自衛軍。七是張云逸和鄧小平做好李明瑞的思想工作,團結李明瑞參加領導百色起義、龍州起義,擔任紅七、紅八軍總指揮。

11月初,接中共中央指示,要求在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紀念日)舉行起義。前委為了進一步做好起義準備,決定于12月11日(廣州起義紀念日)宣布起義。12月上旬,中央代表鄧小平轉往左江部署龍州起義,后赴上海匯報工作。10日,張云逸和陳豪人在百色召開工人、農民、士兵代表大會,通過舉行武裝起義,建立紅軍和蘇維埃政府的決議。12月11日,在百色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告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中國紅軍第七軍,頒布《中國紅軍第七軍目前實施政綱》。張云逸任軍長,陳豪人任軍政治部主任和前委書記,龔鶴村任軍參謀長,全軍轄3個縱隊4000多人。

同日,中共右江工委在平馬鎮召開右江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右江蘇維埃政府,雷經天任主席,韋拔群等10人為執行委員。第二天,中共紅七軍前委和右江特委在平馬鎮北廣場舉行慶祝紅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成立的群眾大會,右江各界代表和恩隆縣革命群眾萬余人參加。張云逸代表紅七軍前委和軍部發表重要講話,莊嚴宣布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中心任務是擴大紅七軍,發展蘇維埃政權和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平馬成了赤色的紅都。

慶祝大會后,張云逸返回百色途中,在恩陽縣城那坡鎮的群眾大會上作了《紅軍是代表工農群眾謀利益的》的演講,成為《張云逸軍事文選》的開篇之作。

在紅七軍的幫助下,中共右江特委和右江蘇維埃政府領導成立了百色、東蘭、鳳山、凌云、恩隆、奉議、恩陽、思林、果德、向都、鎮結、那馬、隆安、都安、那地、河池等16個縣級蘇維埃政府和革命委員會。右江根據地轄有3萬平方公里、100多萬壯、漢、瑤、苗族人口。1961年清明節,張云逸在東蘭祭奠韋拔群烈士墓時深情地說:“我應該感謝你們。我這個紅七軍軍長,沒有右江各族人民的支持就當不成。”

百色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少數民族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較大的武裝起義,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在給廣東省委轉七軍前委信中寫道:“紅軍第七軍的出現雖在偏僻的廣西……在全國政治上同樣有極偉大的意義,同樣是發展游擊戰爭摧毀統治階級促進革命高潮的主要動力之一,特別在他的發展前途上有嚴重的作用與意義,他的發展很快可以影響到全國。”3月15日,中共中央軍委在《軍事通訊》第2期發表《對廣西紅軍工作布置的討論》指出:“廣西這個轉變是在全國范圍內最有組織最有意識的一次兵變。”張云逸貢獻最為卓著。

率師遠征大將雄風

張云逸率紅七軍從右江北上中央蘇區,是中國紅軍遠征的偉大創舉,突出表現他獨撐危局的文武謀略和大將雄風。1945年1月,中共中央在《關于紅軍第七軍歷史的決定(草案)》指出:“張云逸同志等始終維護部隊,完成長征任務,是支撐紅七軍工作的中心,對黨貢獻極大。”

第七、八軍英勇悲壯的遠征,起因是1930年9月30日中央南方局代表鄧拔奇趕到平馬鎮。10月2日,鄧拔奇在紅七軍前委會上,傳達中央“立三路線”,命令紅七軍遠征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等中心城市,協同主力紅軍“會師武漢,飲馬長江”,實現革命在南方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張云逸和鄧小平等在當時已有清醒認識,紅七軍是無法完成這項任務的。經過激烈爭論,前委最后決定執行中央指令,全軍到河池整編。11月上旬,紅七軍在河池縣城鳳儀小學舉行了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決定將紅七軍4個縱隊和紅八軍第一縱隊余部整編為第十九、二十師兩個師北上。

韋拔群率特務連返回右江組建第二十一師,擔負堅持右江蘇區游擊斗爭。張云逸很珍重和韋拔群等同志的革命友誼,極為牽掛右江斗爭前途。他在送別韋拔群到大山塘的路上,叮囑韋拔群:“不要太重私人感情,在階級斗爭中只能依靠自己的同志。”張云逸在新中國成立后,多次和同志們深情憶起和韋拔群惜別的情景。

11月10日,前委率第十九、二十兩師7000人開始遠征。部隊在一個多月中,先后在羅城四把、融縣長安(今屬融安縣)、湖南武岡與國民黨桂軍、湘軍作戰,損傷近半。1931年1月初,張云逸和鄧小平在廣西全州前委會議上,總結硬打城鎮的慘痛教訓,力主放棄攻打桂林、柳州的計劃,部隊沿湘、桂邊境進入粵北,建立根據地,相機會師“朱毛紅軍”。

1931年2月3日,部隊在廣東乳源縣梅花村血戰失利。5日在樂昌縣楊溪搶渡武水時遭粵軍截擊,在與鄧小平、李明瑞率領的紅七軍五十五團失去聯系的情況下,張云逸率未能渡河的第五十八團等部800多人,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殺出一條血路,于3月轉戰湘南抵達湘贛蘇區。4月,他任河西臨時總指揮部總指揮,統一指揮贛江以西的湘東南獨立師和紅七軍、紅二十軍各一部作戰,進攻江西吉安永陽鎮和安福縣城,殲敵1000多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反“圍剿”作戰。同月底,他在永新縣禾川小學召開紅七軍第二次黨代會,總結紅七軍北上遠征的經驗教訓,批判和清算了“立三路線”在紅七軍的錯誤。6月上旬,他和李明瑞指揮河西紅軍擊敗湘南茶陵9縣民團聯防武裝,連克茶陵、安仁、攸縣、酃縣和江西遂川縣城,擴大了湘贛蘇區。6月底,率領紅七軍執行中共蘇區中央局指示,東渡贛江,進入中央蘇區。7月22日,在江西雩都縣橋頭鎮與紅三軍團會師。紅七軍北上,轉戰桂、黔、湘、粵、贛五省,歷時9個月七千里,是全國紅軍的第二次遠征。

1931年11月,張云逸、韋拔群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選為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毛澤東任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向紅七軍代表授予“轉戰千里”錦旗,表彰紅七軍的功績。

1933年8月1日,為了表彰張云逸“領導白軍兵暴”的特殊功績,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他二等紅星獎章。

聯桂抗日居功至偉

1937年六七月間,“兩廣事變”后的第二年,張云逸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來桂林進行聯桂抗日談判。推動廣西實現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和桂系出兵抗戰,這是張云逸對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重要貢獻。毛澤東說:“抗戰初期,共產黨能對國民黨將領說話的人不多,張云逸是其一。共產黨對桂、粵、港、川抗日統一戰線工作成績昭著,張云逸居功至偉。”

我們知道,在1935年“一二·九”愛國運動爆發后,國民黨桂系集團是中共中央爭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對象,多次派員前來廣西,對桂系上層人物進行秘商合作抗戰大計,中共廣西黨組織則對桂系下層人物進行抗日救亡宣傳。1936年6月1日,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與粵軍陳濟棠聯合通電全國,發動“兩廣事變”(又稱“六一事變”、“六一運動”),打出抗日反蔣的旗幟。6月8日,毛澤東即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名義,對紅色中華社記者發表了對“六一事變”的談話,認為:“西南抗日反蔣的軍事行動,客觀上是革命的與進步的行動”,“希望西南領袖能徹底執行抗日救國的綱領,將兩廣造成抗日救國根據地”。中共中央在《關于兩廣出兵北上抗日給二、四方面軍的指示》中也提出:“我們的策略,是使這次發動持久、擴大、充實而轉變為全中國人民抗日的神圣的民族革命戰爭。”7月間,中共中央派遣云廣英(即云昌旭,化名林秀先)從陜北經西安、天津、香港秘密到南寧,向李宗仁闡明了中共關于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的主張。9月,中共中央開始同桂系交換訂立合作抗日救國協定的意見。西安事變的爆發及和平解決,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帶來了有利的契機。1937年1月,周恩來邀請桂系的代表劉仲容到延安。毛澤東接見了劉仲容,主張聯合各方逼蔣抗日。

1937年5月,中共中央派遣張云逸到香港領導華南的統戰工作,重點是到桂林與桂系當局談判。張云逸首先派楊德華到桂林與桂系當局進行聯絡。6月6日,張云逸偕同秘書李實到達桂林,會晤李宗仁、白崇禧,陳述中共中央關于“聯蔣抗日”方針。12日,張云逸與李宗仁、白崇禧及桂系軍政要員正式會談,分析了全國民族危機局勢,闡明了西安事變以后聯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緊迫性和可能性,重申中國共產黨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積極聯合各黨各派力量,聯蔣共同抗日的堅定立場。李、白表示贊同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愿意聯共擁蔣抗日,共赴國難。在此前后,張云逸還與桂系要員及四川代表張斯可多次就三方聯合推動蔣介石共同抗日進行洽談。

6月下旬,達成《紅桂川聯合抗日綱領草案》七條:(一)以鞏固和平統一,實現民主政治,抗日收復失地為目的;(二)召開國防會議,應充分接收各方抗日領袖主張;(三)樹立抗日旗幟,擴大宣傳;(四)開放民眾抗日運動,改善人民生活,釋放政治犯;(五)努力國民會議制憲運動,國民會議代表名額,應分配于各黨派,由各黨派指定;(六)抗日力量彼此間之互助;(七)如各方同意此綱領,即組織共同綱領之機構,此種組織乃系以充分力量推動中央領導抗日為任務,不得含有分裂民族統一戰線的意味。

6月26日,張云逸電報中共中央,請示批準。次日,毛澤東即復電,認為綱領草案是對的,我們贊成本此做去,并促請桂方向粵、港、滬各方努力去做。

盧溝橋事變發生后,毛澤東于7月14日電示張云逸:在國家存亡和國民黨蔣介石轉變政策的關頭,我黨與桂、川各方應誠意擁護蔣氏與南京政府的抗日政策,不可有牽制之意;同時,要各方做好抗日救亡實際工作,并促請桂方向粵、港、滬聯絡,推動各方也努力去做。張云逸將毛澤東的復電向李、白作了轉達,并與桂系當局進行更深入的會商,堅定了桂系聯共擁蔣抗日的立場。張云逸又到廣州與余漢謀多次談判,余漢謀同意國共合作抗日,在穗建立八路軍辦事處。由此可見張云逸對桂、粵、港、川抗日統一戰線工作成績卓著。

7月21日,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通電全國,表示擁蔣的抗日立場和在省內實行“焦土抗戰”方針。8月4日,白崇禧應蔣介石電邀,飛赴南京,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10月12日,李宗仁赴徐州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在此之前,廣西省府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在省內緊急調集民團壯丁,組建第十一、第二十一軍兩個集團軍,開赴淞滬和華中抗日前線,與侵華日軍展開殊死血戰,拼出了廣西抗日軍隊的民族血性和犧牲精神。

德高望重主政廣西

張云逸是建設社會主義新廣西的當家人。1949年7月22日,中央電令張云逸赴廣西工作。8月1日,中央任命他為華南分局第二書記。由此,張云逸與中組部和華東局、華中局商調陳漫遠、韋國清、莫文驊、李天佑、賀希明、覃應機、黃榮、駱眀等數十名桂籍干部回廣西事宜。9月22日,中央任命張云逸為中共廣西省委書記。

這時,張云逸正在北平參加籌建開國大業的新政協大會,并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革軍委委員,參加了開國大典。11月15日,廣西省委頒布《告廣西人民書》,號召廣西各族人民全力支援南下大軍,徹底消滅國民黨桂系反動統治,“為建設新民主主義的廣西而努力”。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張云逸為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12月11日,南下大軍第三十九軍解放了鎮南關。12月16日,張云逸南下經廣州到梧州。1950年1月4日到達南寧,16日在南寧召開省委第一次會議。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在南寧成立,張云逸宣布就職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在此前后,他還任廣西省軍區司令兼政委、廣西省政協主席,中南局委員和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他卓有成效地領導了創建政權,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復經濟,發展生產,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廣西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政廣西后,張云逸努力為建立新生人民政權而斗爭。廣西省各級人民政權是隨著解放大軍的勝利進軍而逐步建立起來的。1949年11月下旬,省委機關隨軍到達桂林后,桂林、柳州、梧州、南寧相繼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廣西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后,全省相繼成立了桂、柳、梧、邕四市人民政府和南寧、桂林、柳州、梧州、平樂、玉林、武鳴、慶遠、百色、龍州等10個專區的專員公署和99個縣人民政府,標志著國民黨的統治被徹底推翻,廣西各族人民終于有了自己的政權。

為了解決廣西缺少干部的問題,張云逸采取四個措施:將南下干部和廣西地下黨干部配備在重點地區和重要部門;在桂林、南寧開辦中南軍政大學廣西分校、廣西人民革命大學和省委黨校,并親任校長,在半年內培訓干部7000多人;實行南下軍隊和游擊隊干部地方化;改造留用國民黨各類人員。到了是年冬,全省各級干部有4萬多人,打下了廣西干部基礎。

1950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廣西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第一次會議舉行,選舉成立廣西省各屆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張云逸任主席,陳漫遠、莫文驊、陳此生、莫乃群、張一氣任副主席。1951年8月,成立縣級的龍勝各族聯合自治區。1952年成立了大瑤山、大苗山、三江、隆林等縣級自治區。1952年12月,中央批準成立桂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這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實踐,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獲得政治平等的重要標志。

張云逸對廣西的另一個突出貢獻,是“五管齊下”剿滅廣西匪患。廣西是國民黨桂系的老巢,反動基礎比較深厚,匪患極其嚴重。張云逸領導的剿匪斗爭,實際上是比解放軍南下入桂的廣西戰役還要艱難的。1950年11月14日,毛澤東致電葉劍英、方方并告張(云逸)莫(文驊)陳(漫遠)李(天佑),嚴厲批評廣西剿匪形勢:“廣西剿匪工作為全國各省剿匪工作中最差者,其原因必是領導方法上有嚴重缺點。”并囑葉劍英前往廣西幫助剿匪。11月22日,張云逸與陳漫遠、莫文驊、李天佑復電呈報毛主席,對廣西剿匪工作了初步檢討。11月底,張云逸在省委第三次高級干部會議上作了題為《為堅決貫徹毛主席的指示,在半年內肅清全省股匪的任務而斗爭》的報告,領導廣西省委和軍區按照毛主席的電令,實行黨、政、軍、民、財“五管齊下”,集中兵力重點剿滅了桂南、桂中、桂東、柳北、桂西北、桂西地區的股匪。1951年5月16日,毛澤東親自致電嘉勉廣西剿匪斗爭工作:“廣西工作大為開展”,“成績甚大,我及中央同志都很高興”。1951年6月至1952年12月,全省轉入全面清匪反霸斗爭。歷時3年,剿匪勝利,全省共殲滅土匪約47萬人。

張云逸還大力統一全省財政經濟,大力救災和恢復生產。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和國家所有,迅速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使政府掌握經濟命脈。1950年初起,張云逸領導廣西省委、省政府和各市軍管會將國民黨政府和官僚資本家所控制的交通、郵電、銀行等要害部門和冶金、機械、能源等主要工業部沒收為國家所有,建立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省人民政府收回了被帝國主義控制的南寧、梧州、龍州、北海等海關的關稅權和管理權,結束了由外國人掌管中國海關的恥辱歷史。

1950年初,廣西省委和省政府采取各項有力措施,積極恢復城鄉生產,穩定經濟秩序和市場物價。省委和省政府堅決打擊投機資本的猖獗活動,并從外省調運來調劑糧,使全省在春荒期間糧價平穩。

為了戰勝1950年農村嚴重災荒,廣西省委和省政府通過全省134萬個農民協會,領導農民向地主展開了減租退押斗爭,全省60多個縣約800多萬農民獲得了糧食2250萬公斤幫助渡過災荒。同時通過農協會廣泛宣傳政府恢復發展生產的政策,組織和領導農民進行生產自救,積極開展抗災和開荒生產。1950年全省開荒13萬畝,興修水利1000多處,各地還組織副業生產及獎勵開荒等措施,努力幫助農民渡過難關。由此,各族人民更加信賴共產黨和擁護新生人民政權。

再有就是正確制定廣西農村“土改”政策。從1951年至1954年5月,全省“土改”分批勝利開展。經過“土改”,廣西農村各階級、各階層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農民土地所有制,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后來,張云逸雖于1951年2月中旬患病至廣州休養,但他始終關注和指示全省的土地改革運動的進展。

情系八桂鞠躬盡瘁

對于廣西,張云逸始終懷著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把廣西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時刻關心廣西的發展和人民的疾苦。離職以后,他每隔一兩年都要回廣西看一看。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張云逸一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歷次人民代表大會的主席團成員,作為廣西地區的代表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他經常說:“我是廣西人民代表,要為廣西人民辦幾件實事。”

在廣西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想方設法獻策出力。

如長期傾力幫助廣西加快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上世紀60年代邕江第一座大橋興建時,他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當時負責這項工作的黃榮和韋純束在韋國清、覃應機等廣西領導的同意下,從城建長遠考慮,大橋設計為長800多米、寬24米。國家計委只給數百萬元包干,不夠用。張云逸主張募捐,又幫助去找國家計委解決,廣西終于建起當時全國橋面最寬的第一座邕江大橋。

1962年冬天,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廳長的韋純束到京開會,深夜拜訪張老。張老囑咐韋純束要幫助百色、河池地區修公路,還鄭重交代說“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在石山地區,也是革命戰爭年代的革命老區。他們的交通和人畜飲水很困難,到了冬季,更是缺水。你們要關心老區群眾的疾苦。過去我們在左、右江地區創建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靠的是壯、漢、瑤等族群眾。現在,我們不應忘記他們,他們飲水這么困難,我們要設法幫助解決。”張云逸要韋純束把他的話,原原本本地轉告韋國清,要解決少數民族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問題。1963年的春節,張云逸是在南寧度過的。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前來向他拜年,感謝他對廣西建設的關心和支持。張云逸笑著答道:“廣西就是我的家,我們都是一家人,我不是客人。為廣西人民做一點事,這是我應該做的本分。”

又如南寧吳圩飛機場興建時,張云逸恰好來南寧視察工作。在征地、搬遷、用水發生矛盾的關鍵時刻,他由韋純束陪同,親自去吳圩鄉,說服教育干部群眾“局部服從整體利益”,矛盾很快得到解決。此外,老虎嶺水庫、良鳳江水庫的修建,他都親自過問,不辭勞苦到水庫視察指導。

張云逸情系廣西革命老區人民。解放初期,他就派覃應機、黃榮作代表去看望老區人民。1961年,年近古稀,頭發斑白稀疏的張老,穿著大將服,風塵仆仆,專程從北京回來給韋拔群烈士掃墓。他在南寧系統回憶了廣西紅七軍和蘇維埃的創立和發展情況,成為研究廣西黨史、軍史的珍貴資料。1965年冬,他再次回廣西,又到桂林干休所看望原紅七軍的幾位老戰士,勉勵大家離休以后,不要“孤守城池”,脫離群眾,應多到下面看看;多寫革命回憶錄,教育后代,提醒大家要保持紅軍的本色。

讓人感動的是,張云逸老驥志堅地為廣西的建設出大力。1965年,正是援越抗美時期,要緊急修國防公路,而民工修不快,質量又不高,自治區黨委派黃榮到中央求援,張老給予大力支持,打電話給中央有關部門,得到谷牧同志的重視,有關部門撥給了幾十臺機械設備,幾十萬元,還調了兩個團來支援修路。張老交代黃榮說:“廣西要修水利,發展農業、要抓糧食、抓蔗糖生產,多搞農業機械,扶持山區生產。”這些話,對加快改革開放的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直至1973年,張老病重虛弱,還極為艱難地對黃榮說:“希望廣西工農業生產趕上全國先進水平!”這是張老對廣西各族人民最后的衷心遺愿!

1974年11月19日,張云逸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11月25日,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主持追悼會,鄧小平致悼詞,對張云逸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

英賢雖逝,精神猶在;功高八桂,與世長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综合天堂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亚洲第一色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69av免费视频|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语少妇高潮|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欧美v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0|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国产黑人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高清|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久久女人网| 国产不卡在线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2020国产精品视频|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产自在线播放|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