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馳譽江南的“秦淮八艷”之一柳如是,雖不幸墮入青樓,但其對情感的執著、對平等愛情的追求為今人贊嘆;其在文學、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為后輩敬仰;其對國家、民族興亡的憂思之感,為民族復興盡傾己力的行為為后人欽佩。她曲折卻不平凡的短暫一生,閃爍著不可磨滅的人格魅力。
柳如是(1618—1664),浙江嘉興人(一說江蘇吳江盛澤人),明清易代之際卓犖不凡的風塵奇女子,馳譽江南的“秦淮八艷”之一。早年以楊為姓,先后用過楊愛、楊云、楊云娟等名,又名影憐;后改姓柳,初名隱,字蘼蕪,因讀辛棄疾“我看青山皆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遂取“如是”作為自己的字。讀佛典《心經》中有“如是我聞”之語而號“我聞居士”,與錢謙益結合后,稱河東君。一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在“失明臏足”之際耗盡10年心血,從1954年到1964年用文言體寫就的最后一部著作《柳如是別傳》即為她所立,以表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后,柳如是作為一名民間女子,在沉寂300多年后,再次為世人所矚目。
但柳如是能被后人所敬仰并不僅僅在于陳寅恪先生為其所立之傳,而更在于她過人的才氣,自尊、自立的情感追求,以及堅貞的民族氣節。本文擷取其中片斷,以饗讀者。
自尊、自立的情感追求
柳如是幼時家遭巨變,被賣入青樓,浙江名妓徐拂愛其聰穎,指導她操習詩文書畫。14歲時被返鄉的大學士周道登索為侍妾,教以文藝,后為群妾所妒被逐出相府。
卑微的出身并未讓她妄自菲薄,相反,越是逆境越是顯示出她超凡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面對感情,柳如是既執著又不失冷靜,有自己的愛情觀。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曾寫道:“幅中道服自權奇,史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須眉。”詩中寫的就是柳如是自選意中郎君的佳話。她交游高才名輩,鐘情才華橫溢之才俊,其中就有宋徵輿、陳子龍。
柳如是先是與宋徵輿定情。宋徵輿迷戀柳如是,為母施氏所怒,令跪而責之。宋徵輿說:“渠不費兒財。”施氏說:“財亦何妨。渠不要汝財,正要汝命耳?!彼吾巛浰鞚u疏遠。后松江知府方岳貢逐柳如是出境,柳如是請宋徵輿商決,宋徵輿徐應之“姑避其鋒”,使她大怒曰:“他人為此言,無足怪。君不應爾。我與君自此絕矣?!背值俄狡咔傧?,從此絕。柳如是對宋徵輿的懦弱嗤之以鼻,果斷地揮劍斬情絲,顯示出她對忠貞不渝的愛情和自尊自立人格的不懈追求。
在宋徵輿之后,柳如是與陳子龍有過一段深摯動人的感情。陳子龍,華亭才子,幾社名流,陳柳二人志同道合,兩情相悅,逐步發展為情侶關系,并于崇禎八年(1635年)春,與陳子龍同居于徐氏南樓。與陳子龍同居之后,柳如是得知其家庭關系復雜以及其無經濟開支能力,遂明白與他必無長此共居之理。最后,在陳子龍妻張孺人的干預以及經濟狀況的制約下無奈分手。有情人難成眷屬,在孤獨飄零中,她渴望“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幾年后,柳如是“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前往常熟“半野堂”拜見著名學者、東林黨的領袖錢謙益。錢謙益觀其“神情灑脫,有林下風”,大喜過望,文燕浹月,更唱迭和,并為其筑“我聞室”精舍。他們都十分珍惜這段姻緣,但世人卻多非議,錢謙益在迎娶柳如是時,竟出現了“三泖薦紳,喧焉騰議,至有輕薄之子,擲磚彩鹢,投礫香車者”。但錢謙益毫不在意,“吮毫濡墨,笑對鏡臺,賦催妝詩自若”。后二人在亂世中沉浮漂泊、相知相守。錢謙益與柳如是年紀懸殊,但二人最終結成連理佳偶,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錢謙益不顧輿論,以匹嫡之禮迎待柳如是,滿足了她對尊嚴的追求。錢謙益沒有效法倪元璐為柳如是請封,但能不顧縉紳嘩然,以正禮待她。甚至“頗受朋好諷刺”,也殊不以為意,視與柳如是的相識相愛為此生第一快事。
由此可以看出,柳如是在選擇伴侶的過程中,從宋徵輿到陳子龍再到錢謙益,是自尊自立的。她以自己獨立的愛情觀為指導,在生活的坎坷際遇中,決絕了猶豫不決的宋徵輿;又因不肯放棄對尊嚴的追求,因嫡庶問題與陳子龍分手;直至遇到錢謙益以匹嫡迎待,最后與錢謙益結為良緣。正是在這些坎坷的情感追求中,展示出柳如是自由獨立的品格追求和自尊獨立的愛情觀。
文學、藝術成就
上世紀20年代末,梁乙真撰《清代婦女文學史》曾設專節介紹柳如是,論其“工詩能書,豐姿奕奕,格調高絕,曾漫游吳越間,詞翰傾一時”?,F存得見的詩詞集有:《戊寅草》 、《湖上草》 、《尺牘》 以及與錢謙益等人的唱和之作《東山酬唱集》等,共得存詩159首、詞33首、賦3首、尺牘31通傳世。清代女作家林雪在《柳如是尺牘小引》中贊譽說:“瑯瑯數千言,艷過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明朝時,詞的發展已經漸為沒落,有明詞中衰之說。但陳子龍的詞在明末詞壇卻大放異彩,近代國學大師龍榆生稱:“詞學衰于明代,至子龍出,宗風大振,遂開三百年來詞學中興之盛。”柳如是作品集《戊寅草》即為陳子龍所刻,陳子龍在序言中稱柳如是的詩“凌清而瞷遠,宏達而徵恣”,“有寒澹高涼之趣,大都備沉雄之致,進乎華騁之作者焉”??梢娏缡窃谠娫~上已有一定的造詣。
柳如是的詩文可用“描摹如畫”來表示摹繪風景、姿態、形象的真實、生動。她擅長各種詩體,詩語言凝煉、含蓄、生動,注重表達自然景象給人的總體印象和感受,力求勾勒完美的畫面,表現優美的意境。柳如是的詩詞顯現出與眾不同的思想和境界,主要表現在獨立自主的人格美、博大的愛國情懷、現代意味的愛情觀。其詩文作品題材新穎紛雜,除女性作家常作的懷人寄遠、詠花題物之外,多為鑒古諷今、關心國家、刻苦自勵、壯志凌云之作,可以歸納為兩大主題:對個人感情的描述和對家國之感的抒發。柳氏后期詩詞更是言真情切、風韻自然,決不矯揉造作、刻意雕琢,一洗傳統女性創作的綺羅香澤之態,遣詞莊雅,麗而不艷,格調高絕,成為明清之際女性文學的一朵奇葩。
柳如是不僅工于詩詞,在書法與繪畫上也成績斐然。“柳如是書法大有晉人氣韻,胎息二王、鐘繇,又得初唐虞世南、褚遂良之髓。其用筆楷法中夾有隸意。落墨大膽,筆力厚重,不尚取巧。但又氣度開張,冷傲之中含秀勁倔強之氣?!薄傲缡堑臅ㄖ杏钟袧夂竦臅須?,散發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崩L畫方面,她的代表作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月堤煙柳圖》、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藏的《山水圖》。其中,《月堤煙柳圖》是柳如是的寫生作品,此圖在清新淡雅的設色中,成功地展現了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風貌,滲透著抒情詩般的審美意趣。這也是現存的最早一幅有詳細記載的女畫家的山水寫生作品,在中國畫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袁枚曾寫過一首《題柳如是畫像》詩云:“百年此際盍歸乎,萬論從今都定矣??上袝鴫壅L,丹青讓于柳枝娘。”“尚書”指東林黨魁錢謙益,“柳枝娘”就是其夫人柳如是。
“天下興亡匹‘婦’
有責”的民族氣節
生于明末清初的柳如是,雖為風塵女子,但她不僅才情殊眾,而且富有豪俠之氣與氣節。
“其所以如是者,殆萌芽于吳江故相之家。蓋河東君夙慧通文,周文岸身旁有關當時政治之聞見,自能窺知涯涘。繼經幾社名士政論之薰習,其平日天下興亡匹‘婦’有責之觀念,因成熟于此時也。”早年的政治熏陶加之后來與幾社名士的往來,這一切都有助于柳如是建立起強烈的民族感。
早在松江與陳子龍相戀時,她就已留意國事,心懷天下,寫下“我徒壯氣滿天下,廣陵白發心惻惻。視此草堂何為者,雄才大略惟愁疾。”(《劍行術》)這首詩作于崇禎七年(1634年),這一年是崇禎政治的一個重要轉折,北方的農民軍之亂給明王朝造成極大的威脅,大江南北一帶的平靜也逐漸被打破。時政紛亂、兵戈遍地,又豈是幾個文人、女子所能改變得了的。柳如是關心國家大事,遂將憂憤之情寄于詩中。后在她游杭州岳王廟時,即被當年岳飛英勇抗金的精神所折服,寫下了這樣的詩篇:“錢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遺墳在此丘。游月旌旗傷豹尾,重湖風雨隔髦頭。當年宮館連胡騎,此夜蒼茫接戍樓。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益堪愁?!保ā稏|山酬唱集·岳武穆祠》)借憑吊懷古書寫對時政兵亂的憂思。從她的詩中可以讀出過人的智慧和才華,并能感受到她真摯的憂國愛民情懷。
當國難當頭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她滿腔的家國熱忱盡現無遺,如《于忠肅祠》“少保絕世人,功名寄遼廓。方其用兵時,戰守何精確。意氣吞龍荒,事業高云閣。傷哉感殊遇,因此犯鋒鍔。至今二百年,精靈在丘壑。我來西湖濱,檐溜更蕭索。灑淚空夕陽,英風竟安托。自公替凌后,幾人稱犖卓。所以徒步客,慟哭霸王略?!贝嗽姼叨荣澴u了民族英雄于謙功高蓋世、舉世無雙的歷史功績,稱贊他精湛無敵的用兵之術和氣吞龍荒的魄力及人格。英雄離世已二百年,紀念英雄的祠廟卻蕭索荒蕪,詩人徘徊在英雄的祠廟邊感慨萬端,為英雄后繼無人而灑淚慟哭。與錢謙益結為夫婦后,在明朝滅亡、清軍兵臨城下時,她曾勸錢謙益投河以保民族氣節,但錢謙益以河水太冷為由拒絕,柳如是自己欲投河被錢謙益拉住。在行動上表現出一小女子的民族氣節。顧苓《河東君小傳》中曾談及早年的柳如是,說她“結束俏麗,性機警,饒膽略”。如果柳如是僅僅因俏麗出眾,機警膽略過人而聞名,那她還稱不上是真正的奇女子。柳如是雖流落紅塵,經受人生的種種打擊,猶能心系天下,胸懷國事,即此已足令許多須眉男子自愧弗如了。
柳如是雖為風塵女子,卻更是一代才女,文學、藝術成就斐然。面對愛情,她沒有盲目隨從,就算歷經挫折也堅守著自己自尊、自主的愛情觀。雖出身卑微,一生坎坷曲折,但在國破家亡之際卻有著大多數人所沒有的強烈民族氣節,不屈服于新的朝廷而協助錢謙益進行復明大業??滴跞辏?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錢謙益病逝,錢氏家難以繼作,錢氏族人向柳如是索金。為保護錢家,柳如是在六月二十八日自縊而死,葬于虞山拂水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