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師”是國家之師、民族之師。蔡元培、陳寅恪、華羅庚、豐子愷等大師是歷史星河里最惹眼的點點星光,他們的故事是值得珍藏的民族記憶,閃爍著他們的人格魅力,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昆侖和精神脊梁。他們活出了尊嚴,值得我們尊重,是我們致意的方向。他們給我們太多的思考與啟迪。世界太喧鬧了,但愿我們少錯過一些喟嘆。
請結合材料和自己的體驗與感悟,以“品讀大師”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標題自擬;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解析:
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偶像,這些卓然大家的業績和命運與時代相互激蕩,開風氣之先而影響深遠。他們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意志力和創造力,是一個個生動的、需要我們用足耐心予以理解的導師。他們有的與中國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相聯系,為最大多數的人謀福祉,為建立和培育民族的根基而殫精竭慮;有的為了偉大的目標而奉獻一生,矢志不渝。他們在苦難的時代里努力地為中國想問題,做事情,為中華民族傳承優秀傳統,開拓新知,創一代風氣。他們以先行者奉獻的精神而成為一代宗師。他們值得人們用雙眼穿越時空的阻礙,久久凝望。我們在構思時主題要鮮明,或頌揚他們的卓越成就,禮贊他們謙遜的人文情懷,表達自己的追慕之情、奮斗之志;或與現實作比,革故鼎新,激濁揚清。在體裁上可記敘,可議論,可與大師對話,也可運用書信傾訴衷腸,形式多樣,展現精彩。
B 適用素材
1.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式,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周國平
2.與其熱鬧著引人注目,步步緊逼,不如趨向做一個人群中真實自然的人,不張揚,不虛飾,隨時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專注做事。 ——安妮寶貝
3.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悲也罷,喜也罷,要緊的是心中的那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
——賈平凹
4.有一種不被任何命運所擊倒的性格,一種能在任何悲劇性環境中活下去的能力,一種可以穿越時間而贏得靈魂凱旋的幸福。
——劉再復
5.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英國]狄更斯
6.幸福在于趣味,而不在于事物。我們幸福在于我們擁有自己的所愛,而不在于我們擁有他人覺得可愛的東西。
——[法國]拉羅什福科
7.《極致喬丹》中有句話:“20世紀,有兩個縮寫為MJ的人,一直被人模仿,但從未被人超越。他們兩個,一個叫Michɑel Jordan,一個叫Michɑel Jɑckson。”我們的人生亦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獲得的成功必然有限,沒有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利用時間,到頭來依然是停滯不前。我們無法將別人生命中的成功拷貝進自己的時間里,只能盡力在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里,活出獨一無二的精彩。
8.季羨林先生是北大著名的布衣教授,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見一個老頭在報名處,就對他說:“大爺,您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辦手續。”這位新生直到一個多小時后才回來。次日當他在開學典禮上看到那老頭坐在主席臺上,一打聽,他就是北大副校長、著名學者季羨林時,他真的吃驚不小,對同學說:“就像個鄰居大爺,一點也看不出來他是副校長。”
9.梅蘭芳年輕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生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拒不收留。天生的缺陷沒有使梅蘭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奮。他喂鴿子,每天仰望天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舍;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著遨游的金魚,尋蹤覓影。后來,梅蘭芳那雙眼睛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生情,終于成為著名的京劇大師。
10.晚年的林庚先生少問世事,不接受媒體訪問,淡出公眾視野,甚至連那些從他門口路過的學生,有些也已經不知道他是誰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經完全從先生的心里消失。”張鳴說。但老人的隱居生活卻似乎過得自得其樂。一次,張鳴去拜訪他,請教學問。兩人正高談闊論,忽然屋里響起一陣響亮的雞叫,隨后鑼鼓聲大響。張鳴大吃一驚,不知所措。林庚見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來那是兒孫們送給這位年過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說話聲音過大,就會自動發出聲響。這是林庚十分喜愛的玩具。
C 佳作展示一
感悟大師,升華自我
□謝雨荷
“我從不曾后悔,我選擇了回來,因為這是我自己的祖國。”鬢發如雪的華羅庚曾如是說道。“愛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愛國。”這是蔡元培教育學生時最愛的一句話。“我們要向前看,不管祖國有多艱難,多沒希望,也千萬要對祖國忠誠。”一貧如洗的梁思成看望重病在床的陳占祥時,曾這樣勉勵他。
……
每每聽到這些話,我不由自主地就聯想到當時中國的境況,那真可謂是水深火熱,一片狼藉,連個安穩的住處都沒有,更別說科研條件、學術研究條件了。但即使是這樣,他們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留在祖國,與祖國人民共患難。看著他們一邊逃難、一邊做學問的落魄,看著他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卻仍然笑得一臉釋然的從容,我的心狠狠地疼了。
曾不止一次地想:如果他們生活在現代的中國就好了,就不會受那么多苦難,就有足夠優越的條件去搞研究了。
可是后來發現,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存在即是合理。倘若他們真生在今日的中國,也許還得不到現今這樣高的評價,因為大師之所以為大師,之所以被后世人萬代敬仰,他們的事跡之所以經久不衰,之所以讓人潸然淚下,絕不僅是因為他們高超的學問,廣博的見識,最重要的是他們高尚的品質、高貴的靈魂。而這樣一種人性的美只會在災難中、在極度的困境中散發出最耀眼的光,才會被流露得淋漓盡致。
而在當時的中國,這種品性所表現出來的是一顆堅貞的赤子之心;是一種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萬死不辭的擔當;是一種在黑暗中仍堅忍頑強尋找真理與光明的偉大信念。
這才是他們真正的過人之處,真正讓人仰慕敬佩的地方。他們默念著屈原的“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義無反顧地重蹈著荊軻的覆轍;他們舉著以生命作芯以靈魂為引的火把帶著人們沖破黑暗,火光越來越大,他們的生命之燈卻慢慢熄滅,他們把自己的尸首拋在下一個雨季到來前干涸的河床上。
淚,洶涌直下,大家都在迎接新一天的朝陽,他們卻沉睡在漫無邊際的黑夜!唉!你們讓我如何不難過,如何不感動,如何不心生敬慕!
一切開始于結束之后,那是他們的人生寫照,悲劇似乎從一開始就早已注定,但偉大的人們,又怎會因此而后退半步,因為他們堅信,如若一個人的結束換來的是千萬人新的開始,那是再值得不過的了。
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在仰視他們、敬重他們的同時,是否也該向他們學習?擁有一顆有責任、有擔當的心;擁有一顆熱愛萬物的心;擁有一顆為國奉獻的心。任何人只要有了這樣一種情懷,不論他的身份、地位多么卑賤,他都可以讓人仰視,他都可以高貴如同神明,因為他已擁有了人世最超然的一種情感:博愛。
就讓我們在感嘆大師們的同時,升華自我,從而建起一個更加輝煌的中國!那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點評
作者經過深入思考,概括出大師們的品格,表達了要向他們學習——擁有一顆有責任、有擔當的心,擁有一顆熱愛萬物的心,擁有一顆為國奉獻的心的感情。結尾以精美的語言發出號召收束全文,總括了大師們的精神品格給人的啟示,思路開闊,剖析深刻。全文充滿了積極進取的精神,有感召力。能寫出思想如此深邃的文章,折射出作者平時對人生的認真思考以及對優秀人物的關注。文章一氣呵成,氣勢磅礴,一瀉千里,熔鑄著作者的深摯情感,真切感人。
D 佳作展示二
童心童真豐子愷
□張書涯
閉上眼,首先想起的便是他的笑,毫無做作與矯情,全然顯露出一種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蓄了幾十年的胡子一下子被咔咔剪掉,他不僅沒心疼,反倒笑著說:“剪了好,剪了好。”大雪天,他佝僂著身子,縮在雪地里撿棉花。送衣服來的女兒看到后,心疼地哭了,他卻笑著說:“他們看我年紀大,所以讓我做些輕松的活哩!”
他笑,是為了不讓家人擔憂;而他哭,則是為國家,為自己的一片忠心不可諫。
“文革”時期,他飽受凌辱,一次勞改完回到家,端著一碗他素日最愛喝的酒,竟掉下淚來:“我是真心愛共產黨,真心愛新中國啊!可他們為什么就是不信呢?”訴完一腔衷腸,他竟如小孩子一般掩面嗚咽,為自己的忠心被誣陷,為國家的命運而擔憂,那晚,他任由多年來的委屈一夜哭盡。
淚由情起,情到深處,才能表達到極致。
他愛讀魯迅,常常讀著讀著,便會不自覺地掉下淚來,為魯迅筆下那赤裸裸的殘酷現實扼腕嘆息,為社會上的勞苦大眾的不公遭遇憤憤不平,更為國人的麻木、沉淪痛心不已。
就是這樣的他,只以最直白、最真誠的表達吐露內心最復雜的情感。
看著膝前嬉戲玩耍的孩子們,他曾說:“我是多么羨慕此刻的你們,為你們的自由,為你們的無所顧慮,或許你們現在還不懂我的話,可當你們真正懂得這話的意思時,你們將不是我羨慕的人了。”一句“你們將不是我羨慕的人了”洞穿了多少世事滄桑啊!他將一切看淡,渴慕孩童的純真與自由,有幾人能懂?又有幾人會同他一樣依舊期冀保持一顆純真無邪的童心呢?
只說自己想說,只做自己想做,是他一生的主題。光陰拋卻,卻讓人讀懂了他對《源氏物語》的這份情。
那是在最艱難的時代,只是懷著對文學的熱愛,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接觸這部偉大的作品,他不顧周遭人的反對,固執地拿起了筆,開始了夜以繼日的翻譯工作。幾十年的光陰,斑白了他的鬢發,卻未磨滅他的熱情。譯文完成后,他竟有如老來得子般歡喜。
他就是一代大師——豐子愷。是的,與其說他是一位大師,倒不如說他像一個孩童。三分童真,三分童心,三分對事物的癡意,剩下一分留與執著,便是一個十分的他。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是因為他們都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塑造了積極正面的形象,而豐子愷之所以為大師,是因他的真、他的癡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豐滿的靈魂,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后繼者。
點評
文章標題統率全文,居高臨下,極為深刻。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正文部分,作者緊扣豐子愷的“童心童真”行文,從童真、童心和童癡等多層面展開,水到渠成地導出“豐子愷之所以為大師,是因他的真、他的癡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豐滿的靈魂,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后繼者”這一中心。文章材料充實,內容豐富。敘述之中兼以描寫,形象生動,血肉豐滿,夾敘夾議,神定氣足,很見作文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