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津】
寫作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提升自己:
首先,必須把握材料主旨或話題,把它轉化為立意。“千古文章意為高”。立意是作文的靈魂,人間百態,善惡美丑,贊揚什么,蔑視什么,得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點。這就確定了寫作的方向。且立意最好具有思辨色彩,因為思辨性的立意更能體現自己的認知水平。同時,要重視擬題,它是顯示才氣的一個好的平臺,這樣利于展現自己優秀的作文水平。
其次,把立意演化為具體事件。一篇作文的主題立意是抽象的,只有結合具體事件,立意才可以得到豐富、擴展,給讀者留下雋永的回味,文章才有生氣、活力 ,給人的感覺不是直白無味,更能傳達作者的意圖,給人某種感悟。
再次,把事件具化為美妙的語言。語言大師老舍說得好:“我們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若是表達不出,誰能知道那思想與感情怎樣好呢?”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是作文的必然要求,是作文水平的內在顯現。怎樣使語言生動感人呢?可用形象化的語言,運用比喻、排比、比擬、夸張等修辭手法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為具體,把深奧講得淺顯,讓枯燥變成有趣。
最后,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認識水平高、擅長理性思維的同學可選擇議論文,擅長形象思維、會刻畫人物的同學可選擇微型小說,擅長抒情的同學可選擇散文。寫作時盡量顯現自己的同情心、大抱負、多知識、高境界,顯現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
總之,作文應展示自己的才華,使人有眼前一亮,同時涌現沐春風、浴甘露的感覺。
【原文在線】
我心有主
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已經過去,我們依舊好好地活在這美麗的世上,世界末日論甚囂塵上,如狂風巨浪向我們劈頭蓋臉地砸來,你可是面對驚濤駭浪依然端坐于岸邊牽制的智者,巋然不動,寵辱不驚呢?我心有主,縱然大地上黑暗降臨,烏云籠罩,我也依舊用黑夜賦予我的眼睛,尋找永恒不變的光明。
聽一首《滿江紅》,心為之一顫,“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為那精忠報國、馬革裹尸的岳飛親手敬上一杯歷史沉淀濃郁香醇的酒。扼腕嘆息,那關鍵時刻十二道傳來的金牌,挾裹著小人奸佞流言蜚語、毒心讒言的噬人氣息,將岳飛死死拉住,昏庸蒙昧的君主心中缺少一把明亮衡量的尺,聽信污言穢語,被扭曲的話充斥自己的耳中,將是非顛倒,將曲直搬弄,明主心中必有一把尺、一明鏡,以主我心。通過尺來度量,通過明鏡開鑒時,我心有主,堅持自我操守與原則,獨立于那噬人的話語漩渦。
回首那聽任蔓草湮沒的黑暗年代,批斗,打倒,造反。十年“文革”路,那些在風雨中堅守正義真理、堅守我心的大家走得那樣步履蹣跚,隨波逐流,盲目跟從走火入魔的大眾或許能夠明哲保身窮身立命,可他們,那些挺起民族命運不屈脊梁的大家們偏不,屈心抑志不可忍,做自己心的主人。傅雷自縊,和自己的愛妻匆匆地走了,他那自我了結的方式不是妥協退避,相反是無聲卻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堅決反抗。我的耳畔依舊回響著林風眠先生遭迫害而被扣上帽子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呼喊:“我要理直氣壯地活下去!”我的眼前依舊浮現巴金先生堅持我心、獨立揮動手中的如椽大筆書寫真話的場面,黑暗降臨,你是否隨波逐流,蒙蔽自己清澈的雙眼,讓黑暗吞噬你的心呢?縱使黑暗不斷席卷大地,你的眼前依舊可以是一片光明,因為我心有主。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青年,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陳獨秀敬告青年,飽含著對新青年的渴望與呼喚,新青年新在堅持自我的操守與氣節,獨立自主;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與自我選擇,退而不縮,出淤泥而不染。
做一名新青年,做自己心的主人,我心有主。
問題診斷
本文在寫作時有兩處不足:
1.審題不準。寫作的立足點應在對待謠言的態度上,我們可以按照“指危害、挖根源、談方法”的思路寫議論文,選擇一點或幾點來展開,談謠言的危害,談人們為什么會聽信謠言,談怎樣識破謠言、抵制謠言傳播等。無論就事論事寫關于“世界末日”謠言流行的新聞評論,還是以小見大,都得指向“謠言”。而本文首段有失偏頗,未直接點明中心觀點:面對謠言,我心有主。
2.事例論據不夠典型。文章選用了岳飛和傅雷古今兩則材料來印證中心論點,岳飛一例差強人意,但傅雷一例則較為偏離了。它借傅雷先生的無聲反抗來突出他的不屈人格,最后強加上“我心有主”的標簽,論證缺乏說服力。
【化蝶之作】
擦亮雙眼明辨是非
□卞穎達
末日剛過,但末日帶來的陰霾卻久久沒有散去,有些人會把它當做一次笑談,可我卻陷入了沉思。那些因恐懼末日而自殺的人的靈魂尚未離去,他們在我心頭揮之不去,我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死而感到悲哀,更多的為一種盲目、缺乏理性的行為而倍感悲痛和凄涼。
擦不亮雙眼,像失去刻度的尺子,讓你失去主心骨。“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那關鍵時刻傳來的十二道金牌,挾裹著小人奸佞讒言的噬人氣息,昏庸的君主心中缺少一把衡量的尺子,聽信污言穢語,將是非顛倒,將岳飛死死拉住。明主心中若有一把尺以主己心,則能堅持自我操守與原則,獨立于那噬人的話語漩渦。
擦不亮雙眼,像籠上了一層蔭翳,讓你只能跟從別人的腳步。人云亦云,謠言也是這樣便傳開了:日本大地震時,福島核泄漏引起我國國內鹽荒;某個赴澳留學的女大學生可能是花錢有些大手大腳,微博上就傳其父親作為官員有受賄嫌疑;上電視做個采訪,本慈眉善目卻被人說成無情無義的教授……盲目跟風使真相離人越來越遠,也使人們走向謬誤的深淵。有這樣一條微博說:“中國人就像一群說著相同的語言吵作一團的鴨子。”幽默風趣中暗含對當下中國人盲目從眾的諷刺與痛心。
擦不亮雙眼,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讓你只能看見錯誤的身影,以訛傳訛。塑化劑事件讓很多人認為塑化劑是一種“毒物”,實則不然。只有非正規生產的塑化劑才對人有害。“碘鹽防輻射”的謠言表明缺乏科學理性的認識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危害。謬誤孳生在謠言與偽科學之中,只有樹立科學的態度,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并注意自己的言行,多聽聽權威的分析與觀點,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與判斷,實事求是,才能真正明辨是非,做一個有思想有文化的公民。
我國為何屢屢出現這種謠言興風作浪的事件?有人認為是某些人素質低下,散布謠言,也有人認為是微博等現代通訊的發展促使信息快速傳播。我認為大眾傳媒的迅猛發展是使信息傳播加快,但究其根本還在于國民的整體素質不高。這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問題。
有時,一兩個人確實會發出錯誤言論,但只要身邊的人及時更正,防微杜漸,就不會引起太大的轟動。作為公民,我們要擦亮雙眼,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國家,深入貫徹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必不可少,還要發布權威消息,完善信息系統。作為網絡運營商,更要把握關鍵,防微杜漸。
實事求是,樹立科學的態度,避免盲從,擦亮雙眼,明辨是非,是當下每一位公民應肩負的義務與責任。
升格小結
文章遵循議論文寫作模式來“指危害、挖根源、談方法”,文題醒目,題旨明確。文章開篇緊扣材料中的謠言,突出謠言帶給自己的思考,那些人的行為讓我“感到悲哀”“為一種盲目、缺乏理性的行為而倍感悲痛和凄涼”;文章先以“擦不亮雙眼,像失去刻度的尺子,讓你失去主心骨”“擦不亮雙眼,像籠上了一層蔭翳,讓你只能跟從別人的腳步”“擦不亮雙眼,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讓你只能看見錯誤的身影,以訛傳訛”三個并列式分論點展開,從反面論述擦不亮雙眼的嚴重后果,印證標題“擦亮雙眼明辨是非”。文章思路明晰,結構井然;除保留岳飛一例外,引用了大量鮮活的事實材料,揭示了聽信謠言而盲從的巨大危害,闡明“實事求是,樹立科學的態度,避免盲從,擦亮雙眼,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論據典型鮮活,文章有很強的說服力。
【延伸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飯疏食(吃粗糧)飲水,曲肱(彎著胳膊)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選自《論語·述而》)
讀完上面這則《論語》,你有怎樣的感受或思考。選擇一個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孔子的這則格言表達的兩種世界觀具有極現實的意義。將孔子描述的快樂細節與對富貴的感受同現實相聯系,會發現孔子的快樂觀和財富觀同今天很多人的追求截然相反。孰是孰非,寫作時應有明確的態度。在物質日益豐富、生活日益方便、處事日益快捷的今天,人們往往丟失了幸福感,因而感到迷茫。有句話說得好:人不能失去饑餓感。尼采也說:幸福就是適度貧困。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快樂和極度的物質享受不能劃等號,快樂的真諦在于簡單樸實,在于自然。這就是一種合理的快樂觀。至于富貴,人類的欲望永無止境,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貪婪之人在追求富貴的過程中必然會損害其他人或者集體甚至國家的利益,這樣的手段是可恥的,用這種手段獲取的富貴絕對是虛幻的,是不長久的。博取富貴之路千萬條,何必走不義之路呢?以正當的手段獲取富貴,這就是一種合理的財富觀。在明確是非的前提下,寫作者可以循著上述提示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
【卞錦周、譚賢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