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正在掀起新一場“跑馬圈地”運動,大規模在各地鋪設營業部,特別是輕型營業部。
近年來,由于資本市場低迷,券商經紀業務一直被打上“裁員、降薪、利潤巨降”等負面標簽,而今年以來,券商逆市重新鋪設渠道爭奪市場。
據《投資者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9日,近一個月國內各家券商一共成立了267家營業部。
輕型營業部遍地開花
近一個月以來,券商馬不停蹄地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開設新的營業部。
6月18日,山西證券公告稱,公司獲準設立16家分公司,包括在山西14家分公司,北京、上海各一家分公司。
同日,方正證券公告稱,公司獲準新設28家分支機構,包括在湖南、浙江、河南等10個省區新設28家C型營業部;20日,廣發證券公告稱,在上海等地設立5家證券營業部。3周后,又在山東臨沂等地設立30家證券營業部,其中4家為B型營業部,26家為C型營業部;24日,東吳證券也發布在江蘇等地設立24家證券營業部的公告,營業部范圍均為證券經紀業務。
海通證券是一次性開設輕型營業部最多的券商。其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批在全國19個省份設立89家C型營業部。
隨后,太平洋、國元證券也陸續發布了新設營業部的公告。據記者統計,上市券商一共開設了213家營業部。
除了上市券商,非上市券商也動作不斷。如安信證券獲準在廣東設立28家分支機構,銀泰證券成立15家輕型營業部,華鑫證券6家營業部,五礦證券5家營業部。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在設立輕型營業部的大軍中,華泰證券和光大證券仍然在進行傳統營業部的布局。華泰證券批準設立9家營業部,光大證券獲準24家。
中證協去年12月發布券商營業部信息技術相關指引,將券商營業部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營業部為一般傳統營業部,提供現場交易服務;B類營業部提供部分現場交易服務;C類營業部既不提供現場交易服務也不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房設備。
北京一家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目前輕型營業部遍地開花,只不過是一個開端,他們公司的一個目標是成立一百家以上。
申銀萬國研究員何宗炎在最新的研報中也認為,各大券商都會大力效仿,布局全國。C類營業部不提供現場交易,可以深入滲透到此前由于成本原因不能覆蓋的區縣,實現低成本布局全國的目的。
成本低長期有望盈利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各家券商招聘輕型營業部的消息此起彼伏。在百度上搜索輕型營業部負責人招聘,就有80多條信息。
過去幾年,由于A股市場長期處于熊市,交易量銳減,券商的傭金收入也是一落千丈。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從2007年以來,證券公司經紀業務收入比重顯著下降,并于2012年首次降低至40%以下,為39.82%。
很多營業部為了節省成本,紛紛撤銷散戶大廳,縮小實體營業部面積,近兩年新開營業部基本上處于虧損狀態。而這次券商再次大規模投入,是否會有盈利之憂?
上述北京經紀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輕型營業部的成本比傳統營業部低得多,雖然剛開始大規模鋪開會占有一定的資本金,但是由于可以占領更多的市場,從長期來看是可以獲利的。
一份券商調研資料顯示,在一線城市,新設一家傳統營業部的成本在500萬~600萬元,新設一家輕型營業部只需要花費百萬元,而在二三線城市,成本甚至可以控制在20萬元左右。也就是說,過去開設一家營業部的成本可以鋪設20多家新型營業部。
記者了解到,一家輕型營業部的負責人月薪基本上在1萬元左右,此外會有績效工資、產品銷售獎勵和團隊提成,大型營業部薪酬稍微高一點,人員成本大幅度下降。
短期沖擊地方券商傭金率
各券商大力擴張,將直接對地方性券商傭金率形成沖擊。
“由于地方性券商在當地縣市具有一定壟斷地位,傭金率相對較高,輕型營業部的大幅度布局會對傭金率形成較大沖擊。”何宗炎估計到,行業整體傭金率(平均7.5%~7.8%)還會下降10%~15%,地方性券商下降幅度在30%左右。
在他看來,對于傭金率的沖擊式行業轉型的必經之痛,經過公司的大幅度擴容將直接導致行業內的惡性競爭,沖擊本來脆弱的傭金率,但是經過競爭后,一則淘汰落后券商,為大型券商的收購兼并提供空間,提升行業集中度;二是增強行業的渠道力,在大金融業務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目前,輕型營業部的主營業務仍然在拉客戶賺取傭金上,但是長期來看,有利于提升券商的渠道價值。融資融券業務、股權質押融資業務、代銷金融產品都需要很強的客戶基礎來開展業務,輕型營業部的擴容,拓展了業務空間。
國泰君安研究員趙湘懷認為,面對非現場開戶以及網上經紀業務的挑戰,營業部將向專業化、多樣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