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私人財富快速增長的時代。
招商銀行今年發布的財富報告顯示,我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產達到80萬億元人民幣、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凈值人群已超過70萬人,兩項數據較2008年底,均已實現翻番。
這些財富怎樣才能成為成功傳承的家族財富?
7月16日,在深圳市商業聯合會與華民創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民創富)、中央電視臺證券投資頻道、《投資者報》聯合主辦的“重新發現投資樂趣 藍海峰會暨高端資本論壇”上,華民創富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楊輝針對“富不過三代”的現象指出,家族財富傳承需要過五關,且可有五大對策。
他透露,華民創富針對家族財富管理需求,近期推出的具有稀缺投資資源的翡翠產業基金,在深圳一亮相就廣受關注。原因在于該基金擁有完整的業務鏈條,這一引領資管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將為投資者創造最大的回報。
家族財富傳承需過五關
在楊輝看來,財富管理體系主要包括財富創造、財富保全和財富傳承三方面內容。“父輩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其實只是暫時數字,需要闖過財富傳承五大關之后,才能成為成功傳承的家族財富。”
第一關是家族企業的經營風險。我國75%的億萬富翁是企業家,他們的財富75%集中在家族企業。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經濟結構的調整等因素影響,一些企業的經營可能會下滑、虧損、甚至破產。
第二關是投資風險。很多億萬富翁是職業股民或炒房者,一些企業家也會在經營企業之余進行金融投資。股市的低迷和震蕩,房產政策的變化,都會影響私人財富的保值增值。
第三關:通脹導致財富縮水。2009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印鈔機”,貨幣巨量超發導致私人財富大幅縮水。
第四關:家族糾紛導致財富縮水。家族企業的治理結構不完善時,家族成員對企業控制權的爭奪、企業家婚姻生變、家族成員爭產糾紛等,都會拖累家族企業的經營,導致家族財富的減少。
第五關:傳承給后代時的財富漏損與消散。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范博宏常年研究華人家族企業的治理問題。他發現,在繼承的長期過程中,家族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財產損失,在繼承年度及此前5年,香港家族上市公司市值平均蒸發了60%。
如何實現家族財富永續傳承?
家族財富的保全和傳承需要闖五關,但投資增值難,企業傳承難,如何才能實現家族財富永續傳承?根據華民創富多年的資產管理經驗和家族辦公室服務經驗,楊輝提出五大對策。
一是將一部分財富從家族企業中分離出來。最近有一個很受關注的事件,就是尚德電力進入破產程序,施正榮186億資產8年歸零。楊輝建議,第一代企業家應將一部分家族財富與家族企業合理分離,用作金融投資和其他產業投資。“這樣可以兩種途徑同時保證財富的傳承,有效分散風險。”
二是合理配置投資資產。從資產屬性看,投資資產大致可分為:現金及存款類、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股票等權益類、地產等不動產類、藝術品等另類投資類。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2中國高凈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資產配置并不合理,從2009年到2011年有超過50%的資產以現金和存款的形式配置,房地產的配置比例也相對較高。
三是把握稀缺性投資機會。“很多人都知道稀缺的東西價值升高得快,關鍵是不知道如何判斷。因此,實現財富增值,不僅需要發現稀缺機會,還需要發現稀缺的投資團隊。”
四是設立家族信托基金。目前,家族信托基金在中國正悄然興起,尤其是中國港臺富人圈。在香港,72%的家族所有權以家族信托基金的形式呈現,李嘉誠、李兆基等富豪都是以家族信托基金的形式持有公司股權,順利實現家族企業的傳承。
五是聘請家族辦公室。目前,華民創富已將歐美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家族辦公室模式引入中國,打造了專為可投資資產超過1億元的中國富裕家族提供服務的“漢家族辦公室”。記者了解到,“漢家族辦公室”運作的家族基金計劃,采取“多元資產、多元風格、多元投資管理人”的投資模式為家族量身定制家族基金,由各領域的領軍人物擔任投資管理人,確保不同類別、不同風格的各項投資總體上能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最終實現家族財富的持續保值增值。
楊輝透露,為了滿足家族財富資產配置的需求,近期,華民創富推出了翡翠產業基金。該基金擁有從上游礦產開采、毛料采購,到玉石設計加工,到銷售、拍賣等完整的業務鏈條。這一“直接掌握上游原料,同時深耕高檔翡翠制造和營銷”的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將為投資者創造最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