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第一次閱讀《股票作手回憶錄》,說實話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也許是因為我當時沒有沉浸到故事中去,也許是因為我當時整個身心都被巴菲特所占據,容不下第二個投機英雄的位置,只留下兩句話至今還印在腦海里,一句是“投機就像山岳一樣古老”,另一句是“賺大錢得靠定力,而不是靠動腦子。很少有人能夠挺直坐著就做出正確的判斷?!?/p>
最近第二次閱讀這本書時,我決定先清空自己,不作任何價值評判,靜心閱讀,結果很快進入了狀態。一方面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投機生涯;另一方面深刻體會到聰明的投機和聰明的投資之間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保本第一,永遠不要孤注一擲;獨立思考,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聽信任何內部消息;把握大時要集中投資;不要頻繁交易,賺大錢靠定力而不是靠動腦子;保持積極心態,從錯誤中學習提高;知識就是力量,了解你的交易等等。
同時,利維摩爾(JesseLivermore,《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編者注)的曲折經歷就像一面鏡子,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投機盡管充滿誘惑,但這絕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威爾第歌劇《弄臣》里面有一首最著名的歌曲就是公爵唱的“女人善變”。歌詞大意是,女人善變,就像空中飄浮的羽毛。誰要是不經意地將心事告訴她,誰將是個可憐蟲。
里面實際上包含一個真理:要投資而不要投機,要將投資的命運寄托在企業經營的命運上,而不是寄托在把握股市的波動上。因為股市善變,就像空中飄浮的羽毛。誰要是不經意地將命運托付給它,誰將是個可憐蟲。另外莊家善騙,就像大灰狼騙小白兔,誰要是將命運寄托在和莊家的周旋上,誰將是個可憐蟲。
格雷厄姆把股市比喻為“市場先生”,是正確認識股市和價格波動的關鍵所在。如果你把股市波動也想象成善變的“市場小姐”,不要將命運寄托在她的身上,也可以加深認識。
為什么一個14歲就開始其投機生涯的天才“少年賭客”,經歷數十年的進化,中間數度破產,數度東山再起,賺取數百萬美元,取得巨大成功,成為華爾街王者,卻依然擺脫不了失敗、自殺的命運呢?的確值得深思。
懸崖上的舞者
筆者喜歡把投機者比喻為“懸崖上的舞者”。再偉大的投機家,包括利維摩爾,也改變不了其“懸崖上的舞者”的本質,他的最高境界也只能是“懸崖上的舞者之王”,原因就在于他根據事物的現象即價格波動來決策,忽視了事物的本質即內在價值,如同常在懸崖邊行走而不自覺,投機者面臨的正是這種隱藏很深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致命風險。他可能虛幻地覺得“止損”就像保險繩一樣可以在出錯時保住性命,但在特殊情況下“止損”根本無法執行,或者因為心理因素沒有得到貫徹執行,如同保險繩會意外折斷一樣。
且不說頻繁投機交易帶來的資產磨損,投機者還受到心理因素的制約。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導言里指出:“我們必須承認投機者的心理因素對其成功構成強烈的威脅。從因果關系來看,投機者隨著價格的上漲而越來越樂觀,隨著價格的下跌而越來越悲觀,因此從本質上看,只有少數投機者能保持常勝不敗,而且沒有人有理由相信在其他多數同道都將失敗的情況下,他自己卻總是能成為贏家。所以,在投機方面的培訓,無論多么精妙多么全面,對個人來說都是埋下不幸的根源。許多人都是被由此引入市場,初期小有收獲,最終幾乎人人慘敗?!?/p>
我有一位朋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做國債套利,當時的“楊百萬”和他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后來通過股票和商品期貨投機賺了上億元的財富,如果不是“9?11”的突發事件讓他一夜之間破產,他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富豪榜。他總結自己的教訓是,投資不能有萬一,投機的最大問題是不能積累,不能守,不能持久。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可以積累,可以守,可以持久。
江恩在其《華爾街四十五年》里也承認,絕大多數的投機富豪,都未能保住其財富。既然投機的王者都不能持久,不能善終,那么普通大眾投機者是否注定命運多舛?究竟路在何方?
筆者認為,投機者如果不覺悟,的確前途黯淡,而且出路只有兩條:
一條是遠離懸崖,不再跳舞。這就是《股票作手回憶錄》給出的答案,因為沒有人能完勝投機,持續打敗市場,只有退休,不再投機,即中國俗稱的見好就收,“金盆洗手”,才能善終;
另一條是遠離懸崖,繼續跳舞。這是一條本書的作者沒有找到的出路——格雷厄姆開創的“安全邊際法”,也就是后人所稱的“價值投資法”。如果把內在價值比作懸崖邊緣,價值投資者會遠離這個懸崖邊緣跳舞,這個距離就是安全邊際?!叭绻汶x懸崖1英里遠,那么你永遠不會跌落懸崖”,即使犯錯誤,即使運氣差于平均水平,你仍然不會跌落懸崖。
總而言之,本書作者感嘆“我想不起哪一位王者(指投機之王)是帶著王冠死去的”,原因就在于他們都是“懸崖上的舞者”,通通缺乏安全邊際的保護。
而真正的投資之王巴菲特,11歲開始投資,19歲通過閱讀《聰明的投資者》找到了“遠離懸崖的舞蹈”——價值投資方法,在安全邊際的保護下,穿越了70年的漫長歲月和多次危機的考驗,依然安然無恙、長盛不衰。毫無疑問,他會戴著王冠死去,而且會在人們的心中獲得永生。
投資并不比投機高貴,但選擇一條什么樣的路卻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作者系中道巴菲特俱樂部創始人,上海實力資產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