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縣級電網是我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配電網絡系統構成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為城鎮、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信息時代背景下,智能電網的地位日益突出,當前,智能電網建設已成為電力改革的主要目標,如何把握好新一輪的電力改革、實現縣級電網的升級改造、提高電網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環保性已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信息時代;智能電網建設;智能變電站;營銷系統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全面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已成為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智能電網集成了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和智能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同時依靠對先進設備、先進決策系統、系統自愈功能等的應用來對發電設備、輸配電設備用戶和節點等進行實時監控和事故恢復,并保證電流和信息流的雙向流動,進而實現電網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1.信息時代背景下加強縣級智能電網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新能源方式逐漸擴展到縣、鎮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電力體制改革逐漸深化,智能電網建設已成為縣級電網升級改造的主要發展方向,這對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智能電網具有堅強性、自愈性、安全性、交互性、協調性、兼容性、集成性、高效性、經濟性等特征,通過建設智能電網,能夠大大提升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的能力,實現電能遠距離、高質量、大規模的傳輸,能夠滿足快速發展著的社會對電力的需求。對于縣級智能電網建設,首先能夠滿足地區、農村居民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有利于提高電力資源利用率;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逐漸加快,農村逐漸向城鎮過渡,在此過程中,縣級電網直接支持著農村的發展,縣級電網智能化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時,還能有效實現新能源的整合,有利于城鎮的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比如中小城鎮的發展不僅需要有便捷的基礎設施,還需要有產業聚集能力,能源供給布局面臨著嚴峻形勢,而智能電網則能夠滿足上述條件,能夠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智能電網應用了先進的自動化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等,能使電網網架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并實現電網的全面監控、靈活控制和優化運行,與此同時,將其他應用系統與電網互聯使電網具備保電管理、事故恢復、事故緊急處理等功能,電網架更堅強,這有利于提升縣級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2.信息時代背景下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關鍵問題
2.1智能變電站建設
目前,縣級變電站的自動化水平逐漸提升,但是系統信息共享程度較低,綜合利用效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電氣設備智能化水平和技術水平都有待提升。加強智能變電站建設則能夠實現電網運行數據的全面采集和信息的實時共享,支撐電網實時控制和智能調節。智能變電站建設中,對于信息的傳遞采用的是光纖網絡,大大簡化了二次回路;用光電子互感器代替傳統互感器,有效解決了傳統互感器鐵芯帶來的各種問題;智能變電站中應用了一次智能設備,這種設備的維護更方便,提供的監測信息也更豐富,有利于狀態檢修工作的全面展開;標準化、規范化信息模型的應用實現了各種設備的互聯和信息共享。縣級變電站未來發展方向是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從規劃設計、設備選型、設備安裝和調試等方面進行總結,為未來智能電網的建設和改造的順利實施提供條件。
2.2配網自動化建設
從總體上來看,配網自動化水平決定著電網智能水平。縣級電網自動化覆蓋范圍較小,實用水平較低,一些配網自動化設備甚至處于閑置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術問題、配電網絡結構問題、配網信息化程度問題和日常運行維護檢修問題引起的,我們應當積極吸收成功經驗,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大配網自動化系統建設力度。在建設過程中,注意自動化設備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充分考慮一次電網條件,可優先在配電網絡結構較為健全、未來網絡變動較小的地區試行;對于配網自動化設備的選型和功能定位,必須考慮其生命周期,考慮設備在全部生命周期內所需要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保證設備性能在全部壽命周期內得到最佳發揮。
2.3智能調度中心建設
由于縣級發展水平的局限性,縣級供電公司的監控中心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單一的監視功能,監視的主要對象是開關,受到自身技術水平的限制,閘刀、二次系統都尚未列入控制范圍。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智能變電站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信息傳輸的進一步完善,能夠實現對各種數據的快速、高質的采集,這就為調度EMS系統的深化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而電網規模的逐漸擴大、配網自動化建設也為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提出了新的需求,為了保證智能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也為了進一步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們應當在調度EMS系統的基礎上加大對新型智能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和應用,不斷提升調度中心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
2.4營銷系統建設
供電企業電力營銷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近年來,縣級供電企業的營銷模式逐漸向標準化、集約化、一體化轉變,統一開發了信息化營銷管理系統,創建了95598服務熱線平臺,優質服務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著的信息時代,供電企業應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雙向互動服務內涵,提高用電信息采集標準化程度和電能計量裝置、采集終端的智能化水平,實現電網、用戶之間的雙向互動,從而為電力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結語
總之,智能電網建設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信息時代背景下,全面推進縣級智能電網建設是我國電網規劃建設和改造的重要任務,是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必要趨勢,也是貫徹落實節能降耗目標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錢旭濤.談縣級供電企業的智能電網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0,(4):216-218.
[2]吳小邦.探討智能電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J].大科技.2012,(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