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水利水電基礎工程軟基處理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這對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利水電企業必須重視和加強提高基礎工程施工技術,這樣不僅能保證水利水電工程質量,還有助于促進我國水利水電事業的可持續法。
關鍵詞: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基礎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基礎施工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工作之一,它的施工直接關系到整個水利工程的質量,關系到下游居民的健康用水以及生命安全,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有些許不當,很可能造成致命的危險,所以,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該要對加強施工管理,保證施工的質量,高效管理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應該保持認真的工作態度,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具有專業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的有效進行,進而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
1.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要求
相對于一般性的土木建筑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對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視程度更高,而這不僅僅是因為其是一項關乎能源供應、利國利民的重要工程,而主要是由于其施工環境通常特殊、復雜、多變,一旦基礎施工處理不當,則會對工程功能、性能、壽命構成威脅,嚴重時甚至會功虧一簣,由此可知,充分發揮施工技術這一要素的優勢,對于施工質量的改善意義重大。具體而言,水利水電基礎施工質量應滿足:基礎與地基強度足夠,既要可以承受地基所在的反作用力,也能承受上方所有的結構荷載;工作面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基礎必須具備足夠的防潮、耐蝕、抗凍以及耐久性能,以便確保地基穩定;為防止建筑物出現傾斜、開裂或者標高變化,地基的實際變形量既要小于自身變形允許值,也要在建筑物變形容許量之內等。同時以上述施工要求為基本指導,認真分析、掌握基礎與地基的地質勘查報告和施工圖紙,并在開挖土方前妥善處理已有道路、建筑、管線、樹木等,但若工程所在地為山區,則要根據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地層巖性、水文地質等資料科學處理坡面、危巖、古滑坡體等,以免造成基礎工程不穩;而在測量放線時必須精確控制基槽灰線、水基準點、定位控制樁等,并予以經常復測和合理保護,以免產生大的尺寸偏差;若無特殊要求,場地坡面應與排水溝方向一致且坡度大于其2%,不然則要滿足臨時排水和排水坡度;此外,在開挖在地下水位之下的管溝、基坑時,需要先降低水位直至低于開挖底面的50㎝,隨后在進行作業面施工。
2.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2.1軟弱夾層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由于軟弱夾層基礎主要是由淤泥質土、淤泥、高壓縮土質等構成的,承載能力一般在50KN/㎡,顯然與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要求不符,故對其進行處理是必然的。但考慮到軟土基礎有著較低的抗剪性、透水性和較大比例的孔隙,如此一來,軟塑-流塑狀態以排水不暢的基礎層面便會在有效壓力加大時強度大幅衰減,且當荷載過強時,地基會因孔隙水壓力增高而弱化壓密固結能力等,故針對該種情況,通常會根據軟土基礎施工實際選擇恰當的施工技術。如當淤泥層地基的實際厚度與設計要求不符時,可進行換土操作,其中粗砂、灰土、砂土壤、水泥土等換填材料較為有效,或者借助沉井基礎方法穩固地基;與換土法相似的振動水沖法則常被用于基礎強度的提高,即先地基打孔,后回填碎石、砂土等材質,最后經夯實操作后強化基礎的穩定性能;若水利水電軟土基礎滲水隱患較大,建議采用旋噴法,就是首先將旋噴機特定噴嘴事先至于設定的土層結構中,隨后通過緩慢提升生成高壓,以此緊密水泥、土體與固化漿液,提高地基密度與強度,從而有效控制地基滲水;若基礎工程涉及的地基多為粉土、黃土、雜填土,或者處于濱海沉積層和河流沖基層,則可以將重量合適的夯錘置于適宜的高度,使其在自由落體中夯實土質,改善軟土基礎情況;若軟土基礎中的地基結構以淤泥為主,且較為松散,可選用方法簡單、操作方便的樁基法,即因為將較高強度的水泥樁打入原有地基中,有助于地基強度的增強,進而符合施工要求;其實利用理化原理也利于軟土基礎施工條件的改善,如混合水泥漿、泥沙漿等化學漿材或者注入適量的氯化鈣與硅酸鈉材料均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2.2其他不良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除了軟弱夾層基礎這一水利水電基礎工程常見施工難題外,還面臨著壩基涌泉、強透水層等諸多復雜的作業條件,具體分析如下:一是處理深覆蓋層的施工技術;該基礎層通??障侗却蟆⑾鄬λ缮?、滲透性強,容易受外力干擾出現滲透和變形,若伴有軟弱夾層,其抗滑穩定性則會更低,故一般采用摩擦樁基調整其受力狀態,或者為其增設復合土防滲工模、夯實覆蓋層強化其穩定性能、構筑防滲墻以及基于灌漿法提高破碎巖土的整體性或設置防滲帷幕等技術方法加以處理;二是處理強透水層的施工技術,對于水利水電工程中涉及的壩基而言,往往會因礫石、砂、卵等較強的透水性造成大量水分流失,并影響建筑物結構穩定,故經常借助帷幕灌漿、高壓噴射灌漿、鋪蓋反濾層延長滲徑以及粘土或混凝土回填等技術加以控制,但在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構建截水墻前必須先清除冗余的卵、砂、礫石等雜質;三是處理淤泥軟土的施工技術,考慮到軟土地基易在高壓環境下出現側向膨脹、壓縮變形進而引發建筑物失穩,故可通過淤泥軟土的封閉固化實現變形量的縮小,同時立足實際選擇排水固結、拋石擠淤、鎮壓層法、沉陷量預留、基礎面擴大等技術處理邊坡坍塌、建筑失穩、加固地基問題。
3.結束語
對于水利水電建設項目而言,基礎工程施工水平尤為關鍵,而高效、可靠的施工技術和方法作為保障施工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選擇,必須得到充分利用。這就要求我們認真遵循施工要求,立足水利水電基礎工程實際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安全可靠的施工技術,并予以規范操作,以此改善施工質量,收獲雙重效益。
參考文獻:
[1]呂中東.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陜西水利,2012
[2]李樹新.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的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