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對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指標體系的構建,建立了物元可拓評價模型,得出了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的評價等級為3級,處于“中等”的狀態。
關鍵詞:辦學效率;評價模型;可拓
1、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為充分全面、客觀地評價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以保險職業學院為例)狀況,試圖從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構建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評價指標體系。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制度辦學環境、辦學條件、辦學質量、辦學管理4類指標,各類指標又分別由不同影響因子構成,具體結構如下:
目標層:
N={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狀況}
準則層:
C={C1,C2,C3,C4}={辦學環境,辦學條件,辦學質量,辦學管理}
指標層:
C1={C11,C12,C13,C14}={政策環境,辦學思想與辦學定位,辦學機構與領導分工,培養目標與方案}
C2={C21,C22,C23,C24,C25,C26}={場地建設,圖收資源,網絡教學建設,教師結構,師資交流與培訓,外籍教師引進比例}
C3={C31,C32,C33,C34,C35}={學生外語能力,文憑獲取率,就業率,雙語授課率,外籍教材引進情況}
C4={C41,C42,C43,C44}={管理制度,資金管理,招生和學籍管理,文憑證書管理}
上述指標值主要通過專家打分法確定。
2、確定評價等級域
為了評價結果的精確性,將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評價狀況劃分為五個等級:差、較差、中等、較好、好,建立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評價等級域為:
U={U1,U2,U3,U4,U5}={差,較差,中等,較好,好}。
3、建立物元模型
(1)確定經典域和節域
根據該領域相關專家的意見,劃分各指標對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評價等級的判斷標準,可以確定評價指標的經典域、節域如表1。
(2)確定指標權重
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一、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
(a)構建評價因素相對重要性的判斷矩陣A。
應用1~9標度法將每一層中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用數值表示出來,建立M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判斷矩陣,如表 2.
(b)計算權重。利用方根法計算各因素的權重,計算過程與結果見表3。
表2中,表示判斷矩陣每行元素乘積,n=4。
(c)根據下列公式進行計算,得到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
(d)檢驗利用上一個步驟得到的最大特征值是否滿足矩陣的一致性指標,檢驗指標CI的計算如下:
當一致性檢驗指標(CI)與平均隨機一致性檢驗指標(RI)的比值CR小于0.1時,證明該判斷矩陣具有一致性。用1~9 標度法得到的判斷矩陣 RI 見表 3。
同樣的原理和方法計算得到二級權重系數。
4、可拓綜合評價(見表4)
5、結果分析
(1)評價結果顯示待評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的評價等級為3級,處于“中等”的狀態,由j*值可知該待評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等級處于“中等”與“較好”之間,更偏向于“較好”,說明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效率尚可,但有待改善。
(2)由準則層五個評價指標的可拓評價結果可知:辦學環境、辦學質量、辦學管理三個指標的可拓評價等級為4級,即處于 “較好”的狀態,而辦學條件、辦學效應的可拓評價等級為3級,即處于 “中等”的狀態,這說明辦學效率水平有待提高,還要進一步加強辦學條件建設,加大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