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有不少高校學子畢業后走上了創業的征程。在就業與創業的過程中,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較強的能力素質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個潛在的規則便是用人單位既注重應聘者的才能,更加注重應聘者的人格和綜合素質。本文以案例形式進行分析,說明了大學生就業與創業中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就業;人格塑造;
2013年近700萬大學生畢業生步入社會,進一步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一大熱點。在龐大的求職大軍中,如何脫穎而出,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就業之路,應該成為每個大學生思考的問題。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用人單位對勞動力需求除了某些實踐能力以外還有一定的品質需求,因此,基于就業與創業人格塑造的培養更應該引起廣大大學生的關注。
一、就業、創業與人格的關系
(一)就業與創業
就業,直觀上就是指進行有關社會勞動以獲得相應的報酬的過程。而創業則是指一個人對既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以創造出更大價值的過程。
(二)人格
人格也稱為個性,源于希臘語Persona,直到今日,人格的定義已達五十多種。Allport曾經提出:人格是一個人內在的心理生理系統的動力組織,決定著個人特有的思想和行為。從以上表述可以看出,人格應該是一種思想,其次是一種行為,其中,穩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性。
二、大學生就業與創業人格塑造現狀與問題
文化名人余秋雨說過這么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文化知識不等于文化素質,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離開了關愛人類的基座,哪怕他們渾身書卷氣,滿頭博士銜,文化人也是這社會上無可無不可的一群。”這段話無疑在向我們昭示人格與知識同樣重要,甚至一定程度上,人格比知識更勝一籌。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對科學精神的訓練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是不夠的。許多大學生在做事情時,包括一些重大問題的處理上有太多主觀臆斷,缺乏嚴格的邏輯與扎實的數據。其實,不論一個社會發揮到何種地步,健康的人格始終是社會的主流元素,始終會成為引領社會發展的一面旗幟。
三、大學生塑造人格的案例及對策
(一)案例基本情況
個人簡介:韓璐,男,26歲,陜西渭南人,大學生村官,2010年7月畢業于西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現任白水縣西固鎮團支部書記,另負責白水蘋果的外銷。
先進事跡:韓璐同志自畢業以來,經過再三思量,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條路。他從實際出發,通過仔細研究取證,在當地開創了蘋果銷售的新模式,月收入4萬多元,也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福利。其先進事跡被刊登在大秦網、渭南日報、華商報等多家報刊及網站,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通過分析發現,韓璐性格趨于外向型與高責任型。作為一名比較成功的人士,他的突出人格特質在促進創業成功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人格塑造的辦法
1.提升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下大學的教育更應當在堅持文化課程教育的同時,堅持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為支撐,對學生展開道德教育,用濃郁的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進行感染,形成優良的大學文化,充分彰顯文化的育人功能。學校要逐步加強學生的責任心,因為高度的責任心是信譽的保障。前人的理論研究表明:高度的責任心對于個人創業的發展極為重要。而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更要勇于承擔責任,具備鍛煉自己的毅力,這是邁入成功之門的關鍵
2.激發大學生成就動機。建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數據庫,并定期跟蹤成功大學生的發展情況,可讓他們回校或者跨校進行心理方面的交流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工作價值觀。同時學校要積極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高成就動機,讓學生在校園的學習和生活中樹立起努力奮斗的品質,從而在就業和創業的苦難時期一直支撐著自己去努力奮斗。從韓璐的事跡可以看出,創業成功的人士重要人格因素在于需要強烈的成就動機,這也是就業和創業的必要前提。
3.加強自我個性修養。良好人格的樹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首先,大學生應該足夠自信,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使自己更加趨于成熟。其次,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消極情緒對自己的影響降低到最低。再次,要努力磨煉自己,克服不良習慣,培養健全的人格,從而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大學生。除此之外,像韓璐一樣的大學生應當具有高度的外傾性。外傾性簡單地說就是性格外向,樂于并且善于人際交往,現在社會的成功一部分原因取決于人脈的建立。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廣泛地參加課余活動,擴大自己的交際面,逐漸將自己從眾多的同學中脫穎而出,使自己敢于面對重大的社交場合,能夠靈活地處理師生關系。
總而言之,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走出當前的困難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人格的綜合塑造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創業成功的首要方面,因此,需要得到多方重視。
參考文獻:
1.關培蘭,《大學生創業者積極心理資本與創業發展》[J].經濟管理,2009
2.陳力,《心理科學研究方法》[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7
3.郭永玉,《人格心理學導論》[J],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4.劉宣文.學校發展性輔導[M].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一作者簡介:王洪洲,男,1980年10月出生,碩士研究生,講師,南京工業大學,江蘇省南京市;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業教育;
第二作者:武宜忠,男,1973年2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南京工業大學研究方向:大學生教育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