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教學已經被引入視聽說課程,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英語電影在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方面的作用卻非常有限。本文將從輸入輸出理論的角度淺析如何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正確利用英語電影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字:輸入理論;輸出理論;英語電影;視聽說教學
一、概述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大學英語的培養目標逐漸轉向對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比較薄弱的聽說能力的培養。為了提高視聽說教學的效果,相關學者在該領域進行了許多的研究和探索。其中已有學者提出將英語電影引入視聽說教學的觀點,以期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英語電影的引入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然而在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方面的作用卻非常有限。本文將從輸入輸出理論的角度淺析如何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正確利用英語電影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輸入輸出理論
(一)輸入理論
語言輸入理論是Krashen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重要理論,對二語習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語言輸入理論的核心內容是輸入假設,它揭示了語言學習的實質。該理論認為,要想學好第二語言,就要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即必須最大程度地用聽覺和視覺接收外界的語言材料,同時要理解語言材料的意義、結構和交際功能。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輸入的語言材料必為可理解性輸入,且輸入內容必須略高于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假設當前語言學習者的外語水平是“i”,那么合適的語言輸入材料難度應該為“i+1”。
(二)輸出理論
針對Krashen輸入理論中在輸出方面的局限性,Swain提出了她自己的輸出理論。二語學習既需要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還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出。
在她的輸出假設中,可理解性輸出對于二語習得有四種作用:注意觸發功能、元語言功能、假設檢驗功能和增強流利性功能。注意觸發功能是指輸出的過程不僅能讓語言學習者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能使其關注新輸入的信息,這對于固有知識的鞏固和新知識的接收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元語言功能指的是能有效訓練學習者用所習得的第二語言去思考輸出的信息,這就使得學習者能有意識地進行第二語言的加工。假設檢驗功能,即通過把假設變成輸出并獲得反饋信息的過程,可檢驗學習者假設的準確性,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語言輸出。增強流利性功能,即通過不斷地語言輸出提高第二語言表達的流暢性。
語言輸入在二語習得中一直是研究重點,但是僅僅有輸入是不夠的,Swain提出的理論表明,理解性輸出也是二語習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幫助學習者更加快速、準確地掌握第二外語。所以對于二語習得來說,可理解性輸入和可理解性輸出是缺一不可的。
三、輸入輸出理論在英語電影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將英語電影引入視聽說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應該仔細考慮電影的選材以及相應的課堂設計方式,以期讓學生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達到提高聽說能力的目的。輸入輸出理論在這方面的教學設計上可以給我們以很好的指導。
(一)輸入理論對電影選材的啟示
電影的選擇對于訓練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影片選擇的過程中,應遵循Krashen輸入理論中對輸入語言規定的標準,即輸入的語言材料應為可理解性輸入且輸入內容要略高于學習者的語言水平。
因為大學英語的授課對象普遍英語水平一般且聽說能力較薄弱,所以在剛開始進行英語電影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選片。應盡量選取情節性較強,內容易懂,對白簡單的影片。影片的語言最好接近標準英語,發音清晰純正,沒有太多的俚語和方言出現,這樣可以增強輸入語的可理解性。此外,影片應該剪輯成長度為十分鐘左右且有獨立情節和語境的片段,可更適于之后的輸出訓練。
為增加電影對白作為輸入語言材料的可理解性,筆者建議教師在播放電影片段之前做一些準備活動。首先要簡要介紹下這個電影片段及其相關的背景知識,掃清障礙。此外還應該把片段中涉及到的重點生詞、短語提前教給學生,使其變為學生已知語素。
(二)輸出理論對相關訓練設計的啟示
由Swain的輸出理論可知,僅有觀看電影的輸入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這正是以往電影教學對學生聽說水平提高不顯著的原因所在。在電影教學中,除了欣賞環節、設計相關的訓練,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輸出也是非常必要的環節。
在播放電影之前,教師可以先提幾個關于該電影片段的導入性問題,使學生能更認真地觀看和思考。在第一遍播放之后,讓學生用英語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強化語言的輸出。之后進行第二次播放,并在播放前告訴學生:在電影片段播放結束后,要用英語復述該電影片段的主要內容。復述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準備階段所學習的生詞、短語,以及電影中出現的語言。這樣的復述是非常有效的練習方式,一方面使學生在觀看和語言輸出的過程中都更加關注新的信息,強化了新語素的記憶,達到了輸出的注意觸發功能;另一方面,在英語輸出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進行語句的加工并注意語言形式和規則的處理,實現了輸出的元語言功能。在復述練習之后,還可以繼續反復播放電影片段,讓學生進行跟讀練習,模仿地道的語音語調并加強表達的流暢程度。
此外,為實現語言輸出的假設檢驗功能,教師在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復述或者跟讀的過程中,必須及時準確地對學生輸出的語言給出反饋信息,糾正學生語言輸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對于學生聽說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關鍵的。
四、結語
在視聽說教學中,輸入與輸出是密不可分的,少了任何一部分都很難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訓練中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在把英語電影引入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在輸入輸出理論的指導下做好電影材料的選擇和輸出練習的設計,使之成為能夠真正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管麗麗,《客觀看待DVD原版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角色》[J],《電影評介》,2007.329
2.李世令,《淺談英美原版電影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7.03
3.張帆,《輸入輸出理論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2.05
4.周丹丹,《輸入與輸出的頻率效應研究》[J],《現代外語》,2006.02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