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聾生語表達能力,是聾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之一。聾生在校學習階段,是聾生各種語言發展、提高的重要階段。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聾生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言能力;網絡
《全日制聾校課程計劃》在“學科”教學任務中提出:“對聽覺損失嚴重且頻率補償不全的學生,各科教學也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語、書面語能力列為教學任務之一。”提高聾生語言表達能力,是聾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之一。聾生在校學習階段,是聾生各種語言發展、提高的重要階段。目前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通過信息技術課來提高聾生的語言能力,也是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的職責。以下就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聾生語言能力談一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任務驅動,交流評價,給聾生提供表達的機會
目前在聾校的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普遍采用“任務驅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結合講練結合等教學方法,讓聾生在一個個典型的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聾生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牢固掌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
這就要求在每一次課都要有一個交流評價的環節,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完成的“任務”,學生通過教師授課的大屏幕,互相交流,給聾生提供表達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通過這個任務,你學會了什么知識?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有哪些收獲?你有什么體會?你還發現了什么?”有些學生非常喜歡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可讓學生到講臺上給其他同學講解,給學生提供展示和表達的機會,這樣教師再進行小結并表揚這些學生,使聾生有一種自己成功獲得知識的喜悅感和自豪感,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通過網絡學習,增進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它要求教師利用課堂上20%的時間講解,80%的時間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這一特點使學生有很多的時間自學。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講《計算機病毒》這一內容時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到網絡上去查找相關知識。教師可先給學生布置任務,例如:計算機病毒的原理、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計算機病毒的防治以及計算機病毒的發展歷史等相關問題。學生有了學習目標及要完成的任務,就可以利用網絡學習。在瀏覽網絡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懂的句子,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解釋。最后將網絡上下載的有關文字、圖片信息經過篩選整理存入WORD或PPT文檔中,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評價,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成果進行總結。在這個利用網絡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也培養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應用中得到鍛煉。
三、充分利用硬件條件,增加師生之間的文字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我校有兩個多媒體教室,教師機和學生機均安裝了極域電子教室。極域電子教室有幾個功能特別適合學生。例如:遠程消息、電子舉手等功能。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遠程消息”功能直接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再通過該功能給予回答,讓學生閱讀教師的文字消息,鍛煉學生的文字交流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信息交流、反饋,實現教學雙方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幫助教師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四、搭建基于校園網交流平臺,促進聾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聾校信息技術課程鼓勵聾生結合生活和學習實際,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突破聾人遠程交流障礙,為今后在信息社會生存奠定技術和思想基礎。他們同普通人一樣,可以平等地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上的所有信息,自主地參與學習。學習方式上以自學為主,這將對他們的終身教育大有裨益。
教師在信息技術課上要講授有關網絡的知識,例如搜索引擎的使用、E-MAIL的應用以及BBS的應用這些知識的時候,完全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語言環境,讓學生在網絡中充分地表達自己。例如在講解BBS的相關知識時,我就利用校園網上的BBS,為學生設立一個討論的主題《暢談理想》,通過完成這個任務來講解BBS的概念、BBS申請、登陸的基本方法以及BBS使用的方法;在BBS里,人們之間的交流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在與別人進行交往時,無須考慮自身的年齡、學歷、知識、社會地位、財富、外貌,健康狀況,而這些條件往往是人們在其他交流形式中無可回避的。BBS的這些優勢鼓勵聾人可以積極地與其他人進行任何問題的探討。因此通過互聯網,鼓勵學生與健全人進行交流,以達到幫助聾人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的目的。
通過這節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地與健全人開展交流合作,提高其自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聾生掌握語言的重要性,本著以“補償聾生的聽力,發展聾生的語言”為根本目的,不斷地探索、研究,將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聾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季佩玉、簡棟梁、程益基,《聾教育教師培訓教材》,中國盲文出版社
2.樸永馨,《特殊教育概論》,華夏出版社
3.王奕標、梁斌,《信息技術與學習方式的整合研究》,《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3
4.張治平,《信息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角色》,《中國電化教育》,2003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