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對任何一種建筑來說都尤為重要,教室作為人員密集型建筑,良好的室內環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反之,惡劣的室內環境則會降低學習效率。目前,針對大學生學習效率與周圍溫度關系的論文并不是很多,而且較為系統地說明其間的關系的也較少。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和研究在校大學生在室內學習和思考時受到室內環境的影響情況,希望通過實證的方法獲得一些學生學習效率與周圍物理環境關系的資料,并根據這些資料和學生的要求對大學自修室提出一些建議,使得在室內學習的學生能夠更高效地學習。
二、問卷編制步驟
(一)問卷初步編制
根據學習效率的相關文獻研究及對學習環境的探索,通過隨機對學校的6名本科生進行訪談,整理并編制了調查問卷。編制的初始問卷一共5題。前四題采用數值型的等級量表,分為5個等級,分別賦予1、2、3、4、5分,用于量化每一位被試者的效率。
(二)問卷的小樣本試測
為測試調查問卷的可行性及對題目的表述進行修改和確定,我們進行了小范圍預測試。選取5個不同的物理環境,發放25份問卷,對25名本科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生13人,女生12人。具體步驟為在沒有時間及環境限制的前提下由被試者自行完成問卷,對問卷中表述不清楚的地方做出標記,隨后對部分被試者進行訪談,看題目是否有不確切或窘迫的問題,選項是否互斥及覆蓋面是否廣,排版是否清晰等,最后根據訪談結果對問卷進行修改。
(三)問卷的正式施測
選取22個不同的物理環境,發放110份問卷,對110名本科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生58人,女生52人。由施測人員說明注意事項,被試者當場獨立完成問卷。
三、問卷分析
(一)溫度與學習效率的關系
1.結果
2.分析。從圖1可以看出,溫度的高低會影響學習效率。整個折線段有較多波動,但當溫度介于27℃與27.5℃之間時,是學習效率相對較高的溫度段,當溫度低于27℃時,折線段呈上升趨勢,當溫度高于27.5℃時,折線段呈下降趨勢。
(二)濕度與學習效率的關系
1.結果
2.分析。從圖2可以看出,濕度的高低會影響學習效率。當濕度介于60%與65%之間時,學習效率相對較高,當濕度低于60%時,學習效率隨濕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濕度高于65%時,折線段雖有較大的波動,當整體呈下降趨勢。
(三)學習環境的偏好調查
1.結果
2.分析。從圖3~圖7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偏愛在通風弱,溫度低,無噪音干擾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對采光、濕度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
四、結論
從上述結果可看出,溫度大約在27℃、濕度大約60%時,學生的學習效率較高。在分析各種環境對學生學習效率影響的強弱上,溫度的高低成為學生偏好中首要考慮的因素。并且大部分學生偏愛在溫度低,通風弱,無噪音干擾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對采光、濕度方面的要求則不是很顯著。
作者簡介:翁嘉佳,女,1993年出生,本科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