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工作是極具創造性的,要創造出和諧、輕松、積極上進的學習氣氛,教學藝術在教學工作中的滲透尤為重要。要想上好一堂好課,實現學生的一次享受,關鍵是教師的教學技巧和語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隨著信息技術的到來,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教學的藝術性,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多元化。
關鍵詞:教學;教學的反思;教學的藝術;語言藝術
一、充滿信心和激情
自信心就是讓自己充滿自信和力量,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信任,做事也會很勇敢、堅定,充滿了力量。每個人都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但不要一受到挫折就垂頭喪氣,懷疑自己的能力,要樹立好信心,堅信自己能行。在學習上尤其要樹立好信心,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才會更加富有激情。像尼克·胡哲憑著信心的成長,展現了人生的光芒,其演講更觸動了人的心靈。教師在教學上就是要發揮語言的優勢,讓教師的語言充滿情感,還要閃爍出哲理的靈光,力求知識情感化,講授表演化。
二、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
我發現教師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一遍一遍地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卻越來越差,出現了厭學現象。在教學中我借助圖片、寓言故事,給學生設定情境,注重學生參與課堂,積極地啟發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質量和教學也大大提高。《誰動了我的奶酪》中說:“變化總是在發生,他們總是不斷地拿走你的奶酪。”可能面對環境的變化,就像《誰動了我的奶酪》,我們總是感到不斷變化的“奶酪”,總是在這種變化中找尋。失去與得到,每個人對“奶酪”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但是道理是一樣的,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要適應環境的變化,在不斷變化中求發展。
三、增強管理能力,以愛動人、以理服人,著眼于學生發展
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能力,這是成為一名成功教育者的前提和關鍵。要做到此,教師就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平、公正。多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要做到心中有愛,要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這就需要教師細心。教師要講究說的藝術性,會“說”,能從學生角度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觀察學生,關注學生成長,能夠說進學生的心里,有針對性地說,讓他們受到啟發,勤于思考,以理服人,合情合理,打動學生,做到事半功倍。為了學生的將來,我將繼續增強管理能力,以愛動人,以理服人,著眼于學生發展,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四、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以人為本的教育,實施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因此,教師應時刻牢記“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就要很好地運用語言的魅力,藝術的行為,邏輯思維能力和藝術感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培養、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出發,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著力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在教學中大膽地探索創造活潑、自由的課堂氣氛。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積極地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練就了技能,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創造力。教師要多去引導鼓勵學生,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挖掘學生的最大潛能,讓學生自己在發現和創新中受到鼓舞,在啟示中學會創造。
五、語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悟性
語言是教學活動中師生交流信息的工具,是知識、心靈、情感的交融。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語言的特點,把學生引入到自己創設的意境之中,引領學生,激發學習主動性,緊扣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好提升,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設計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并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對話性互動在創設情境的時候,烘托了教學氣氛,語速、節奏的完美結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悟性,使他們不斷地做出大膽的嘗試,激發學生的悟性,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學習,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鼓勵學生,不斷學習探究,不斷地創新,開拓出新的教育教學方式,靈活地駕馭教學。
教學中的藝術形式是借助教學過程來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是由師生的相互配合和合作來完成的。教學不是一場獨角戲,需要配合和合作,運用語言藝術性的演藝,也是師生真情實感的流露,享受一堂課。教學藝術課堂也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境界。“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學改革的形勢下,我將繼續虛心學習,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實踐。盡管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堅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教師就是火種,點燃學生的心靈,我將大膽創新,不斷實踐,享受藝術性教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張曉輝,《教學空白藝術》[D],南京師范大學2011
2.金永得,《探索作為整體的教學藝術》[D].華東師范大學2005
3.劉曉燕.,《談教師課堂教學藝術及其培養》[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
4.高財其,《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習興趣》[J].《福建陶研》. 2008(01)
5.廉娟,《讓智慧點燃精彩課堂的火花》[J],《教育革新》. 2010(11)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