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教師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個難點?!墩Z文課程標準》關于作文的總目標強調: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難題。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習的先導,是行為的動力,學生能對寫作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意寫,自覺自愿地寫作文,那么作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師要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很幼稚,他們感興趣的往往是生活小圈子里的事。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方法來吸引他們:
1.用生動的故事來引趣。生動有趣的故事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
2.用游戲來引趣。做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3.用對話來引趣。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與學生交談,有意識地去引發話題,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只要自己用心去寫,比如:你喜歡什么?你到過什么地方游玩過?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之后可以把它描述下來。這就是所謂“我手寫我眼”。這樣,學生會覺得非常有意義。
4.用開展活動來引趣。在活動時,教師一定要考慮到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機會,要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這樣,學生才有各自真實的感受,才會產生“傾吐”的欲望。
總之,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鼓勵學生用真語言寫真性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收集身邊的作文素材,寫起作文來,腦子一片空白。因此,我們不光培養他們的習作的興趣,還要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教師要緊緊結合學生實際,了解熟悉學生的生活,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歡樂與煩惱,關注他們所談論的話題,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命題,使他們有素材可寫,有感而發。作文教學絕不可局限于書本中,必須和自然、社會緊密結合,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所以,教師讓學生去留心生活,留心周圍的事物,捕捉生活中的新鮮事物。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物用真實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有一次,我為了讓學生寫一段場面,在上課鈴聲響了以后,我沒急于走進教室,而是站在教室外悄悄地觀察。開始,全班學生靜靜地坐著,目光投向教室門口,兩分鐘過去了,有的人東張西望;三分鐘過去了,學生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五分鐘過去了,教室里簡直想開了鍋粥。我看火候到了,就走進教室,人聲鼎沸的教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我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當上課鈴聲響了以后”幾個字,然后讓學生以黑板上的句子作為開頭,描寫剛才的情景。由此學生有了素材,“無米下鍋”的問題就解決了,寫出的作文也就是真情實感。
三、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1.培養閱讀。我覺得學生的習作能力培養有個很重要的土壤就是閱讀。閱讀與習作是相互滲透的,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延續、鞏固和發展。凡寫作好的學生,書總是讀得多。其實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都知道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開拓學生的思路,學生在寫作中就能夠運用閱讀中學到的詞匯來表達,豐富自己語言和情感的表達。因此,提倡在班里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講故事比賽、讀書匯報會、讀書心得等讓學生讀有所用。這樣書讀多了就會有文采,久而久之腦子里就有了豐富的詞匯語句,寫起作文來會得心應手。
2.積累文本中的內容?!爸匾曃谋尽币彩切抡n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一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摘抄中積累素材。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后,就為學生以后如何合理地發揮想象提供了材料。
3.積累日記中的材料。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的內容很廣,可以寫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實。
四、注重學生作文的評價
評價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次提高。評價要得當,多用激勵性評價,這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的催化劑。為了讓學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悅,教師對學生的文章的評價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該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給予不同的要求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求較高點;基礎差的學生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要應該及時表揚。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地做好摘錄,老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能讓一些學困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我們知道希望是人們奮斗的原動力。其實人人都希望獲得成功,一旦目的達到了,希望變為現實,這就會產生一種“再寫”的寫作沖動。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學生。一方面從詞、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優點,使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每次寫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這樣不斷地良性循環,學生的寫作水平必然會得到提高。再有就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每個學生的關心,讓他們更加有信心地寫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搞好這項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它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抓。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但要注重興趣的培養和語言的積累,還要訓練學生掌握習作技巧和方法。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地總結經驗,才能使學生的寫作更上一層樓。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