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素質的形成,影響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受重視。以生為本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要在學生的實際和讀懂教材的基礎上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自助建構、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這就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新課改下探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效性
所謂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我們任課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所學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安排、設計教學流程,用我們現有的時間或者更短的時間、較少的精力付出實現最優的教學效果。也就是我們教師常說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向每一節課要質量、要產量。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使學生在每節課都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獲,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學科作為小學課程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三大主科之一,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小學數學學習的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初高中甚至大學階段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階段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斷提升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我們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關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在一線教學的經驗,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一、導入新課,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興趣。而作為每一節數學課來說,要想抓住學生的興趣,新課導入環節一定要精心設計,這樣才能開課便引起學生注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備課要充分、到位,要在深入鉆研和挖掘教材的基礎上研究學生,在學生現有層次上把他們和課堂教學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筆者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課件播放精彩的動畫片,要求學生邊聽故事邊認真觀察、思考故事里到底藏著什么數學問題:
小白兔自從那次賽跑輸給烏龜以后,總是不服氣,于是它又來找烏龜說再比一次,比什么呢?原來要比種草坪。小白兔種了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坪,烏龜種了一塊長方形的草坪。(課件出示:兩塊草坪面積相等,只是形狀不同)。
誰知它倆又爭論了起來,小白兔對烏龜說:“我種的面積比你大。”而烏龜卻說:“我種的面積大。”就這樣它倆誰也說服不了誰。同學們請猜一猜到底誰種的面積大呢?
話音剛落學生們就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學生的學習熱情瞬間被點燃,既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求知欲望,學習效果非常好。
二、探究新知,讓學生親自感受實踐
在教學中,我們要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促使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進而有序地推進學生對新知的體驗、感悟。
例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幾種圓柱實物材料,讓學生嘗試切、拼。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切、拼等實踐手段,在操作中發現圓柱與長方體之間的聯系:拼成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圓柱的底面積相等,拼成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它們的體積是相等的,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即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
又如: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請學生先用小棒擺一擺、分一分,再互相說一說分的過程,這樣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探討出新知,再動手中逐步體會、理解“形”與“數”之間的關系。然后再指導學生觀察豎式,教師適當講解,在講解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討論,理解算法的含義。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親歷結論的建構過程。
三、鞏固練習,增強知識的應用意識
習題的設計要有實踐性、應用性。在體驗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掌握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練習方法。
例如:在學習“千克和克的認識”后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調查一些物品的重量,如一袋洗衣粉、一個雞蛋、一袋方便面、一袋大米等,親身感受千克和克的實際重量;學了“平均數”后可以布置實踐活動,讓學生調查鄰居的年用電量,并計算出他們的平均月用電量,并對數據加以分析說明,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一些富有生活氣息的習題,使學生切實體驗到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四、總結歸納,升華學生的思維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小結是不容忽視的。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小結,這既是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同時也能升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加深印象。
例如:學習“折扣”,課堂快結束的時候我說:“孩子們,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探索的腳步卻不能停止啊,‘折扣’一定給聰明的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快把你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學生的熱情被點燃,紛紛暢所欲言,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
社會的發展給學校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小學階段的教學是學生學習積累的基礎,作為一線的小學教師要不斷地研究我們的教學,改進我們的教學,力爭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從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安嬌,《如何在數學課堂上設計好練習》,教育論文網
2.賈廣索,《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搜狐中國教師
3.陳燕,《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