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管理難度大是我國中職教育中的典型問題,當代中職學生思想非常活躍,他們求新求異意識比較強,喜歡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觀念。對于處于這個時期職業學校學生來說,他們在性格上有著很多的不足。有些學生會呈現出基礎差、行為習慣差、厭學情緒重等現象。而且,無論是什么性質的學校,每一個班級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后進生,這些學生因為學習成績或者學習意識思想等問題,常常會影響班級的正常秩序,常常表現為上課不專心聽講,考試舞弊,甚至打架斗毆等。這會進一步加大教師課堂管理的難度。那么,在中職教學的過程中,怎樣能夠扭轉局面,減少甚至杜絕一些這樣的情況?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和建議。
一、 正確認識中職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倡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溝通無疑是建立健康師生關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和認識學生。職業類學校的學生中很少是出于對某種職業的熱愛而進入職業院校的,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成績達不到高中的入學標準,退而求其次才來到中職學校學習的。因此,在這些中職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溝通工作是中職學校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
(一)真誠關愛學生
所有的溝通必須融入對學生深深的愛。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搭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富有個性的學生是否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師的教導,師生情感的融洽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靈和人格,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唯有真心才能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才能與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在與學生談心時,年長的教師要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從長者的角度給予關懷;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接近,更容易找到共同話題,可以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只要態度誠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學生終能體會到教師的赤誠之心。
(二)建立溝通的常態機制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情和習慣各異。教師往往比較注意那些表現活躍、成績較好的學生,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不容易引起教師的關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主動走進他們的內心,定期找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內心世界,幫助他們成長。此外,教師要做好和學生家長的溝通。最好每學期都能和家長溝通兩到三次。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不但利于把握學生動向,預防學生品德和成績下滑,還利于家長多多了解孩子的近況,從而使學校和家庭能夠相互配合,共同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二、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學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班主任工作上,同樣非一朝一夕可為,是一個反反復復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從學習上、生活上關心他們,更要用火熱的心去溫暖其孤寂的心靈。只有從心靈深處去感化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樹立起戰勝困難的雄心壯志,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與某些學生的交流中,我觀察到,由于環境的不良影響,以及心理和生理發展的不平衡等多種原因,在他們身上出現了一些錯誤。很多學生在犯錯之后,往往會變得更為敏感和多疑,更加會在意教師和學生對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讓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此時教師的態度和觀點就非常重要。如果這個時候,還一味地嚴厲訓斥、指責他們的話肯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影響他們的思想和情緒,甚至導致嚴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我總是表現出一定的風度,該寬容時寬容,在和風細雨中使他們認識到錯誤,及時改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即使有時他們一時還難以認識自己的錯誤,我會在制止了其錯誤言行以后,給他們一段思想認識的時間。雖然一時難以奏效,但是卻不會因嚴厲的批評,訓斥而形成對立情緒。如果眼睛老盯著學生的不足,就會失去教育的效果。正如,一次和一個學生談心時,他說道:“正是那次打架您不批評我反而表揚我,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還有長處的。”聽到這話,我倍感欣慰,這說明我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所以,多看一些學生身上的長處,恰當地運用寬容,給學生一個自省的空間,一個反思的余地,通過這種“欲擒故縱”的手段,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境界。
三、用激勵引導學生進步
后進生作為學習上的弱者,容易被同學、教師、家長所忽視,他們往往有很強的自卑感,但他們實際上還有另一種強烈的不易為人們所覺察的欲望:他們渴望教師的關注與鼓勵,他們渴望別人的肯定與贊美。因此,在平時對學生的教育中,教師要注意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給予充分肯定,積極引導,創造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長處,以自身的長處逐步克服一些短處,從中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進步的信心。
在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問題學生”只要受到了教師的愛護、信任,就會有一種受到鼓舞和激勵的內心情感,就會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幫助。我們要以愛動其心,以理服其人,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責備,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去對待每一名學生,用賞識的態度去教育學生,那所謂的“不良行為學生”終究會變成“潛能生”的。我堅信,“不良行為學生”是可以轉化的。
作為教師,我用賞識的語言激勵“問題學生”,從而使其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激發上進心,讓他們充滿自信,讓他們確信自己很聰明,有很強的潛能,某些學科成績不很好,是因為以前沒有努力,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沒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從現在開始,只要肯努力,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
總之,中職教育任重道遠,我們還需不斷探索和耕耘。根據當前的形式和現代教育理念,來對學生進行人文觀、世界觀、價值觀、就業觀的教育,在自己的在課堂上培養“一專多能”實用性初中級專業技術人才,以迎接新的挑戰。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