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對筆者擔任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經歷,將班務工作的一些感受和想法,以及做法與認識進行了綜合的論述,期待與各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學習進步。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帶班理念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這一路上,可以說,風雨與陽光同行,坎坷與鮮花相伴,有辛酸與苦辣,也有歡笑與甘甜。就像跟喝酒一樣,能給你幾許興奮,有時也會讓你難受,但習慣了此項工作,不再擔任班主任后,也會感到寂寞與空虛。要做一名模范班主任,除了能吃苦外,更要有帶班的特色與技巧。下面我重點從這方面談談我的帶班理念。
一、實例說話,說服力度大
每接一個班,班會課的第一環節,就是實例說話。作為班主任最害怕、最費事、最操心,也最難處理、最擔憂的就是學生的打架問題和安全問題。若出現此類問題,僅靠批評教育,收效不大。利用班會課來講故事、舉例子、擺事實,用身邊真實的案例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打架的危害及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使其懂得生命的寶貴。在擔任班主任以來,我所帶班級沒有發生過一起嚴重的打架事故,關于這方面的案例很多,我不再舉例。如,我校有兩棵核桃樹,核桃成熟時,學生總愛偷偷地去打核桃吃,為此,我給他們講了三個打工者偷吃了三四斤葡萄,結果那些葡萄不是一般葡萄,而是科研葡萄,價值一百多萬,他們也因此而被判了刑。還有,我從網上下載了一農村孩子隨打工的父母到城里上學,因偷摘樹上果子,不小心碰到高壓線而被燒焦的視頻,畫面慘不忍睹。用實例說話讓學生感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要去占小便宜,有時為此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言行。經過長期的實踐發現,用實例來說話這種教育方式,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而許多學生都喜歡班會課,盼望著班會課。因為這些成功的喜悅,所以我每年都征訂《中學生德育報》和《班主任之友》雜志,以此來獲得更多的素材。用實例說話,達到了更科學,更有效的教育效果,并且使學生養成了按時收看今日說法欄目和愛看央視法制頻道的習慣。
二、認真批閱周記,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關于周記批閱,使我震撼很大。記得初次帶班,我并不重視周記的批閱,只是敷衍了事,然而,發生的一件事,卻使讓我看法改變了。我班一位女同學,在周記中寫道:“老師,我盼望著發周記,每當發下周記時,我趕快偷偷地在我的課桌下打開周記本看您給我的批語,生怕被別人看到,然而,一次,兩次……只有一個我最討厭的字—閱,老師,我哪兒做的不好,你可以在周記上批評我幾句呀!我真想哭!”。沒想到因為我的懶惰,認識不到位,我深深地傷害了一顆心,一種內疚之感從心底油然而生。從那以后,我便認真批閱每一篇周記,與學生進行著心與心的交流。周記里,一句句心里話,幫助我及時發現了問題,并解決了問題;一句句心里話,傾吐了學生的心聲,使我們成為知己,同時,我也恰逢時機地進行鼓勵和指導。
三、出奇招,獲奇效
在帶八年級一個班時,班上出現了早戀現象,我感到問題棘手,不好解決,于是,靈機一動,在班上召開了一場題為“愛一個人是否有錯?”的班級辯論會。辯論會開得非常激烈,記得正方一同學問反方,“你愛吃啤特果嗎?”,反方:“愛吃。”正方:“愛吃麻啤特(未成熟的啤特果,味又苦又澀)嗎?”,反方:“不愛吃。”為此正方得出結論:“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都不會得到好結果,我們正是長身體、學知識的時候,早戀,不僅耽誤自己的學習和前途,還影響別人。不該愛的時候,愛一個人也會有錯。”他的發言剛結束,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片掌聲。于是,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此后,班上氣氛和諧。
四、反彈琵琶,及時表揚
曾帶一個班時,大多數學生見到教師不問好,低頭走過。我要求了幾次,收效甚微。于是,我在班會課上大力表揚問話的,并相應的加了德育評分,漸漸地問話的學生多了。還有,一個學生,上課經常睡覺、說話、不交作業,幾乎每節課都受到老師的批評,但就是屢教不改。看此情形,我換個角度想解決這個問題,不再批評,而是在班上讓學生舉出他的優點,并進行了大力表揚和鼓勵。這個學生逐漸地改掉了壞習慣,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成人都喜歡表揚,更何況一個孩子,看來表揚的力量是無窮的。
五、人性化管理,發揚民主
班級管理應充分發揚民主,做到從善如流。要讓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真正感受到在這個班集體里面,教師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是他們的朋友,與他們是平等的。班級大小事務應先征得學生的同意,再由全班同學集體討論,最后做出決定,切不可為追求一種表面的威性而獨斷專行,搞家長制,失去人心。“人心齊,泰山移。”對班規的制定,大家出謀劃策然后民主表決,一旦形成制度就要嚴格執行。特別是對班干部,即要樹立他的權威,又要加以嚴格要求。當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班主任還要講究一個“度”的問題,畢竟我們的班規是為了規范學生的言行,促使他們努力學習,讓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有用之才才是我們的真正目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自覺自愿的遵守班規,誰也不愿去違反他們自己作出的規定,即使犯了規也甘愿受罰。慢慢地,學生的自覺性、集體榮譽感會在無形中形成。
教育家羅杰斯曾經說過:教師的態度決定著教育的成敗。我也深知,以人為本的管理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活力所在。所以,我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成長氛圍,使他們能夠自由表達,暢所欲言,時常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而我,也總是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于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經常去鼓勵他們,去欣賞他們,分享他們的快樂。所以,只有堅持班級的人本管理原則,才能煥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主人翁精神,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