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創設,課堂教學實踐表明恰當的教學情境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創設情境的方式和途徑很多,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文化背景、社會時事生活、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闡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情境;創設;途徑
情境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創設情境需要營造濃厚的感情氛圍和積極高雅的教學環境。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屬性,更需要創設情境,需要“情”和“境”的相生。從某種意義上講,語文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實踐活動。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說,創設情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豐富學生的知識底蘊和情感世界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分別從文化背景、時事生活、現代媒體網絡等角度談談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一、提供文化背景,創設情境條件
語文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統一,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深厚的文化知識和準確生動的背景材料對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閃爍著美好的人性光芒,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大多篇目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距離中學生所處的時代久遠,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非常復雜。在教學時,如果單從文本本身解讀難以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難以把握文章主旨,駕馭作者的思想感情顯得很困難。即使對文本爛熟于胸,不掌握閱讀要領,也達不到閱讀的目的。因此,要想對文本有通透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知人論世”,有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文化背景知識不是教師單向傳輸給學生的,而是師生合作、共同探究的領域。因此,教師有必要在課余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以札記的方式積累相關信息。
課堂教學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專題研究的形式,分組、有目的、有分工地進行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和篩選,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資源。如在教學《祭妹文》一課,可以祭文的沿革、優秀祭文的選介方式引入;在教學《孔雀東南飛》一課,可以古代婚姻制度和婦女地位問題作為切入點引入文本。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哲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學科知識,并對學科知識進行必要和充分整合。如《過秦論》《六國論》這類文章涉及大量的史地知識,創設必要的情境會為學生深入解讀課文夯實基礎。
二、介入社會時事生活,創設情境氛圍
中學語文教材的許多經典篇目具有穿越時空之感,能夠哺育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經典篇目不僅在作者所處的時代具有價值,而且在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后仍然能夠經得起考驗。這些篇目置于當今社會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具有參考和借鑒作用,值得反復吟誦和研讀。同時,從語文教學的本身來說,語文教學離不開社會生活,只有將語文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豐富語文教學的外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創設必要的時事生活情境,有助于幫助學生將課堂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有助于豐富語文學科的內涵,擴展語文教學的外延,引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之中,提高學習效果。
如在《陳情表》一文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聯系熱播的電視劇《八路軍》中朱德同志的一句臺詞:“讀《出師表》不落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落淚者,必不孝也;看到今時國共親密合作,不落淚者,必不愛國也。”這樣一來,激發出學生濃濃的愛國之情,且對《陳情表》的主題有了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再如《祭妹文》一文的教授過程中,教師如能聯系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三人在黃帝陵前所宣讀的祭文,會使學生對祭文的認識更加深入全面。我們身處于廣闊的社會生活,要善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增強關注社會時事的意識,提高關注社會時事的能力,養成思考社會時事的習慣,讓語文教學成為人生的學問,社會的學問。
三、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數字化現代教育手段在當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F代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語文教學中,抽象的內容僅靠傳統的講授已經顯得很費力,也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如果合理有效使用多媒體課件,就能把抽象的的內容通過視頻和音頻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出來,快速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授魯迅先生的作品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給學生一個立體、系統的印象。
如在教學魯迅的小說《社戲》時,為了拉近學生與作者描繪的生活世界,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向學生播放江浙一帶的風土人情和魯迅童年生活的軼聞趣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向江南水鄉的生活畫卷之中,對小說描繪的農村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又如教學《雷雨》和《威尼斯商人》時,教師可節錄兩部喜劇作品的影像片斷,突顯其豐富的藝術形象。教名詩佳篇時,教師可配以音樂、名畫,增添其藝術魅力。事實證明,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網絡資源,能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總之,教學情境創設的方式很多,良好的教學情境為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資源背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恰當的教學情境能把學生帶到一個多彩的語文世界,通過畫面、音樂、文字等給學生以視覺沖擊,從而將晦澀難懂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探究的思維品質。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