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語文教學作為幼兒學習的一項學科,其閱讀能力很是值得我們重視。尤其是在閱讀識字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用盡所有的辦法來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擴大幼兒的識字范圍。因為閱讀能力是幼兒進行終身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閱讀能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能否有效地提煉信息得到正確的知識或是答案。也就會影響幼兒的可持續發展,閱讀能力是我們現代社會人才所必須擁有的一項能力。為此,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就從我們最早的教育階段——幼兒教育開始了,并且逐漸地受到重視。《幼兒園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幼兒園早期教育階段,語言教育目標中要特別強調和重視幼兒的閱讀能力。要讓幼兒園的幼兒通過閱讀、學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簡單的文字和字符,并且要對閱讀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
幼兒園中學生的年齡大都在3—8歲,而根據調查研究表明,這個年齡段是閱讀能力的形成期,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期間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就能夠確保在以后的學習閱讀中幼兒有足夠的興趣和動力,并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反之,如果我們錯過了這個良好的閱讀能力形成期,幼兒在升入學校學習之后就會很難適應學習環境。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幼兒時期的閱讀能力教育,為幼兒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讓幼兒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幼兒閱讀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教師要為幼兒創造閱讀識字的條件和氛圍
閱讀是一件對外界環境要求很高的學習方式。在十分嘈雜的環境下我們是很難靜下心來去閱讀的,即使能夠安心地看書,也不能夠有敏銳的分析和整合能力。幼兒如果長時間地在不適宜的環境下進行閱讀,就會形成錯誤的閱讀習慣,甚至會錯誤地認為閱讀就是把文章從頭到尾地看一遍,就可以不需要學習、分析和記憶。為此,我們想要在教學中尤其在閱讀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我們就必須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營造一種融洽的、有閱讀氛圍的環境,正確地引導幼兒進行閱讀,指導幼兒分析和提煉文章中的精華知識,學會提取自己需要的知識,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
偉大的教育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外部條件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如果幼兒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下學習,且與環境進行交融和互動,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就會快速地掌握和理解,能力也會突飛猛進的得到提升。”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為幼兒的閱讀提供良好的環境,創設適宜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幼兒時期的閱讀能力和經驗。例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變化去指導幼兒閱讀相關的資料或文章。春天來臨時我們就閱讀一些與春天有關的文章,讓幼兒在閱讀時就能夠親身感受及領會到其中的含義和情感。潛移默化地讓幼兒接受語言表達的知識,將語言表達的含義與自身的情感相結合,從而慢慢地積累閱讀經驗,提高閱讀的能力。
二、教師要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新鮮的閱讀材料,增強幼兒識字閱讀的動力
閱讀除了需要環境適宜之外,還需要其文章和材料的內容比較適宜幼兒閱讀。太難會打消幼兒閱讀的積極性,不但不能夠促進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反而會起到反面影響;太簡單,又會讓幼兒輕視閱讀能力,更達不到訓練閱讀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幼兒教育時期我們要為幼兒準備一些難易適中的,既能夠滿足教學目的,又能夠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材料和文章。
知識的載體就是書籍,閱讀能夠讓幼兒走進知識的寶庫——書籍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在幼兒學習階段,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以及認知特點來為幼兒選擇一些具有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并且把這些材料放到幼兒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讓幼兒在自由的時間能夠自由地去選擇閱讀的材料,并自主地進行內容的感知、體驗和探索。例如,在上閱讀課程前,教師都會在圖書角放置一些新的圖書、圖片,并向幼兒介紹這些圖片的內容或是圖書的講述內容,激發幼兒主動閱讀的欲望和興趣。而且我們在閱讀之后可以讓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內容來說一說自己的感想,從而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分析能力。并且在為幼兒選購閱讀材料時一定要選那些色彩鮮明的,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字正確優美且朗朗上口的材料,這樣才能夠讓幼兒有閱讀的動力,在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上也會有顯著的效果。
三、幼兒在閱讀時,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幼兒進行互動,建立融洽的閱讀關系
良好適宜的閱讀環境除了地點和氛圍之外更重要的是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只有人與人之間能夠很好地交流和溝通才能夠確保書與人之間進行更好的對話,才能夠從閱讀材料中獲得正確的知識和含義。在閱讀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能夠幫助幼兒建立閱讀的興趣,提高幼兒進一步閱讀的動力,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們除了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還要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確保幼兒在愉悅、歡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閱讀。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在反復地閱讀過文章之后,還要引導幼兒表達出自己閱讀后獲取的知識以及感想,并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夠更加透徹、全面地理解文章或是材料的內容。通過幼兒之間或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還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也會讓教師清楚地掌握每一個幼兒的閱讀能力水平,幫助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更加有側重點。
四、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幼兒設計豐富的閱讀識字活動,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
閱讀并不是只有在課堂中才能夠進行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幼兒進行閱讀,并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因此,我們要把握生活中的閱讀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幼兒在娛樂的同時就培養了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閱讀超市的宣傳單,玩具的說明書等這些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不但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還能夠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在這些內容的交流過程中還會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效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總之,在幼兒教育階段我們要重視對其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總結和觀察,及時地改善教學方法和模式,確保自己的教學過程能夠更好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讓幼兒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