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認知的道路上,如果學生沒有邁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對于學生而言,這樣一堂課就是無意義的。對于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而言,無效勞動是面臨的最大危險。高效課堂指的是能夠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達到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法與過程等的協調發展。對于教師而言,高效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對于學生而言,高效課堂教學則是讓學生獲取長足的發展。因此,本文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局面出發,談談對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形成的認識。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古往今來,高效課堂教學一直都是教師研究的主要話題。如果課堂教學方法滿足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結構緊湊嚴謹,就能達到保障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學生對歷史學習缺乏興趣
相比數理化等科目,歷史一直被教師與學生認為是“副課”,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學生在歷史學習上一直存在“臨時抱佛腳”的思想,只要歷史不拖整體分數,高分就沒有必要追求。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思想的存在,在歷史課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對歷史教學的種種態度導致歷史教師無法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高效課堂教學更是無從談起。
(二)教學模式過于公式化
一堂課是否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是關鍵。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很多歷史教師都是套用以往的教學模式,毫無新意可言,很多學生都感覺歷史教學除了講述歷史意義、事件,就沒有其他任何作用。另外,教師的知識淵博程度同樣會對高效課堂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注重課前預習,開展自學設疑
在每一堂歷史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都應該要求學生進行自學,或者是“請”學生幫忙收集教學材料。在預習環節,教師還可以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嘗試著找出答案,如果無法找出答案的,可以找同學討論、可以查閱資料、也可以做上記號,等到課堂上大家一起解決。開展課前預習主要是為了整理與加工以往的知識儲備,并且在教學的自學過程中獲取新的信息資源,或者在歸納整理所搜集的資料時,能夠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知識儲備。并且,通課前預習,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總結能力的提高。
(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激發是關鍵
作為一種帶有強烈的趨向性的心理特征——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的歷史知識產生了興趣,就會從心底產生一種強烈的知識渴望,會主動地探索興趣的奧秘所在,最終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因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分析如何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1.激發興趣——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由于歷史學科本身具有的獨特性,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對歷史學習是否存在興趣就非常關鍵。在教學環節,教師合理地利用電腦、幻燈、電影等多媒體,讓學生感悟歷史、走進歷史,才能刺激學生感官,震撼學生思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形成高效課堂的一大法寶。
2.激發興趣——積極創設情境。創設情境是為了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存在。
例如,在教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時,很多學生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講述的主要意思無法正確地理解。這時,我們就可以設計一個教學活動: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用火來燃燒生活中一部分垃圾。當然,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演示,如果點燃垃圾的一個角,很快就會將整個垃圾堆都燒著。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演示一下,嘗試著去“點燃”垃圾的一角,讓學生去感受一下“星星之火”的威力。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讓學生精神為之一振,也能讓學生初步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含義,再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中,無疑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激發興趣——利用電影講述故事。故事的合理運用,也能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當人類還是野人的時候》,我們正好可以利用2013年新出的《瘋狂原始人》這一部動畫電影,通過電影的方式來講述原始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本身,這部動畫片就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配合著講述一些原始人的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吸收知識,然后再引出課文的主體內容,無疑會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投身到探索歷史的學習中去。
4.激發興趣——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歷史具有強烈的時空穿梭性,根據教學的實際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外活動,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組織學生收看《百家講壇》來豐富歷史知識;參觀歷史博物館和名勝古跡;開展歷史辯論會,比如秦始皇的對與錯;創辦歷史樂園專欄等。但是,我們要注意,各個活動都需要有相應的教材內容融于其中,將知識轉化成一種能力來培養,這樣才能夠讓歷史課有聲有色,真正達到高效歷史教學的目的。
(三)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擴展教學知識面
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歷史教師還應當不斷地追求能力目標,努力提升自我修養。初中歷史教師,精通專業知識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對于社會學、文學等方面都應有所涉獵。這種博覽群書的方式,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也能夠提高個人的人格魅力,在獲取學生的尊重,讓學生青睞教師的人格品質之后,才能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總之,高效的歷史教學,應當貫穿整個歷史課堂,不論是課內,還是課外,要懂得落實到學生認識歷史的各個層面。歷史教師應當精心策劃每一個環節。這需要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強大的意志力,同時,還需要擁有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采取先進的教學手段,才能夠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只要懂得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能以聰明智慧、滿腔熱情來開展歷史教學,探索適合高效歷史課堂教學的策略,就能夠達到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梁永恩,《歷史教學的方法初探》[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02
2.劉豐憲,《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化初中歷史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3.姬曉光,《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J],《新課程(教師)》,2010.11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