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缺乏生命活力導致小學教學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并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新課改提出了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的建議。筆者將進一步闡述如何在新課標視野下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
關鍵詞:新課標視野;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活力
新課標要求:在語文學習中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并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并且積極支持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語文教學提供正確的教學方向,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充滿生命活力。在教學中,如何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服務,將是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探索的領域。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與教師進行心靈溝通的舞臺,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探索未知、創造未來的窗口,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展現各自才華的空間。在新課改下,語文教師要改變原有的理念,要樹立新的理念,即課堂是可以動的,是可以活的,是富有個性化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師生之間互相交流的場所,師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探討,通過溝通、互助的教學方法和動態生成的教學方式,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為此,筆者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授模式已經難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他們拒絕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作為知識和學生之間的媒介——教師傳播知識的途徑。所以轉變教師的思想,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調整教師的行為方式已是重中之重。與學生互動學習,不是機械的教授課程,而是明白自己的學生想學什么,想怎么學,走進學生的內心,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做知識學習的主人。樂于學習會讓學生感受到快樂,快樂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觀察能力、聯想能力、想象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語文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指導的作用,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讓學生自己把握課堂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這種形式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起學生的表現欲,無形中激發起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讓小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一)保持空間,激發學習激情
新課改視野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正如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誘導出人的創造力,喚醒生命感和價值感,直到精神生活的根。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個常談常新的課題。小學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在保證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徹底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明燈,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激發學生積極開動腦筋,讓學生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并且拓展知識,進而激發小學課堂生命活力。
(二)正確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不能僅通過對與錯給予學生所謂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難以估量的力量。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評價,并且采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評價方法。同時,注意評價語言的選擇,例如,“你真棒”就比不上“你的解題方法多樣,有創意”的評價,后者的評價更加具體,更有利于活躍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另外,還可以運用學生自我評價、家長參與評價的多角度評價方式。
三、將課堂變為學生參與的舞臺
新課標視野下課堂舞臺的主角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將徹底轉變小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新課標視野下增強課堂生命活力的根本就是讓學生全方位地動起來,教師要不斷地啟發和鼓勵學生動手、動嘴和動腦,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解決途徑,只有動一動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才能讓小學生始終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因此,語文教師要將語文課堂轉化為學生的舞臺,這其中包括:聽、說、讀、寫、畫、演、玩。例如,教師可以出一些對聯,讓學生進行對對子;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作文競賽;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語文課文改編成話劇進行表演,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堂措施實現課堂氛圍的活躍和課堂生命活力的增強。
在新課標視野下,語文教師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都將成為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活力的關鍵因素,為此,語文教師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措施實現小學語文生命力的增強。
參考文獻:
1.楊慶黎,《新課標下,如何點燃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12
2.張劍,《煥發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活力的體會》[J],《新課程(下)》,2013.04
3.杜永強,《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研究》[J],寧波大學,2012.06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