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是人類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學生數學課上的說,是用口語形式反映和表達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新課改的實行要求我們一線的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的做法,要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因此,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真正地提升學生的能力。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殼”。所以,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說出來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課;說;精彩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進行思維的工具。不少數學教師認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師的事情,數學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記住數學概念、性質、法則的基礎上,會計算和解決數學問題就足夠了。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普遍出現教師講,學生聽,把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單向活動,對學生進行“滿堂灌”。不僅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難調動起來,也很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說,是人類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學生數學課上的說,是用口語形式反映和表達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在數學課堂上,讓學生說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和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說出來,而且能說、會說,即說得出、說得好。
一、訓練“說”常采用的方法
1.鼓勵學生大聲發言。要想使學生敢說、能說、會說,首先就需要我們教師鼓勵學生說,而且是大聲說。很多情況下學生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的,但是有些學生是想說而不敢說;有些是怕說錯了,被別的學生嘲笑等心理的影響,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上課發言的勇氣了。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不斷地鼓勵學生,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說話心態。如對那些性格內向、害羞的學生,教師要給他們創造說話的機會,鼓勵他們說話的勇氣。在他們發言時,我每次都讓其他學生安靜地聽他們的回答,我更是湊上前去聽,聽到答案正確無誤時我會大加贊揚,鼓勵他們再把想法大聲地說給其他學生包括我聽。這樣他們的聲音比第一次高了許多,信心也大增。對班級里那些嘲笑別人的學生,教師要多加教育,告訴他們嘲笑別人是不對的,是不應該的,誰都有說錯的時候,如果自己說錯,也被別人嘲笑,自己的心里會怎樣呢?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說錯了也沒關系,并要讓他們知道教師最喜歡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這樣消除了學生心理上的顧慮,學生自然就敢說了。
2.鼓勵學生不僅說結果,更要說過程。數學課上,我們教師在鼓勵學生說的同時,一定不能只讓學生說一下結果就結束了,而是要重視說出解題的過程,即思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過程決定了結果,過程的講解更能體現、提升學生的能力,當然也能更方便我們教師來了解學生,從而改進我們的教學。
同時,在引導學生說的時候應注意:①語言的準確性。數學的科學性決定了它的語言的準確性。無論是下定義還是判斷都要求用詞恰當,合乎科學。②語言的簡練性。數學的高度抽象性決定了它的語言的濃縮性。在數學語言中一般都沒有描寫、比喻,更沒有夸張。這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要言簡意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帶水。③語言的條理性。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導,法則的歸納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是要學生學會利用判斷和推理。學習公式,要求能說出其推導過程;學習法則,要求能舉例出其歸納過程;做計算題,要求說出解題過程;做應用題,要求能說出解題思路。
3.鼓勵學生說評論。針對學生的說法,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評語,甚至進行辯論,各抒己見,互相交流看法、信息,取長補短。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同時還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動性、創造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剛開始學生對別人的想法發表評論時總是趨于表面,比如,這里書寫得不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已經有許多學生能真正發表自己的評論了,而且是實質性的。
4.給后進生發言權。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回答問題的習慣,難點在于訓練后進生。后進生上課一般表現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他們不善于觀察,不會聽講,不會思考。因此,對后進生更要設法使他們學會動腦子,這就要給后進生發言權。后進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心虛,聲音小,若說錯,若遭到同學的笑話,下次就更不敢舉手發言了。不說也就不想,不動腦子。所以輔導后進生學會動腦子,就要設法使后進生開口,敢講話,會回答問題。
二、“說”時要及時進行評價
1.在學生說的活動中,教師對參與說的學生應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給予肯定與鼓勵。教師的理解和評價對學生來說是感動人心的,它容易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說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說。教師在聽學生說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指導、適時補充,培養學生邊聽邊想、先想后說的習慣,提高聽說能力。
3.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并根據學生的說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效率。
俗話說:“適合學生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教育。”新時期教育的發展需要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去不斷地調整和改進我們的教學環節,抓好每一個細節,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越做越好。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