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情感的傾訴,是有聲的文字,是靈魂的清潔劑,筆者為了音樂教學投入全副身心,傾注滿腔熱忱,現淺談一下自己對音樂的一些看法:
一、要創造生機盎然的音樂課堂
真正的有意義的教學,是含蓄的教學,是點撥的教學,是“有頭無尾”的教學,是“欲言又止”的教學,是含而不露的教學,教學的結果,是想達到通過教師的引領,每個學生都具有創造能力,都能夠舉一反三、見一知十,甚至能夠做到問一了百,一聞千悟。
通過教學,師生能夠更快地進入音樂殿堂,能夠領略音樂精神,能夠洞徹音樂的內涵,能夠聽懂音樂的語言,能夠融入音樂之中。教師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及時完成自己的角色轉變,不再做一個嘮嘮叨叨的“磨嘰人”,不再做一個事必躬親的說教者,要放開手,讓學生自由發展,不要讓學生做自己的復制品,教學過程當中不要循常習故,要善于破臼除窠,不要一味地重復教材上的內容,要大膽地創新。
二、教學創新,不蕭規曹隨
教師每節音樂課的教學都要有一個具體的指向,一課聽畢,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如醍醐灌頂。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教學的每一個步驟都緊緊地圍繞著教學的目標,并且每一節課都別出新裁,讓學生不感覺到有老一套的感覺,讓他們保持著盎然的興致。學習要整體進行,但也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依不同的素質而因材施教。
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音樂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在感受與鑒賞、審美與體驗、表現與創造、音樂與文化關系幾個方面立足,加強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他們的創造能力,強調積極參與,提倡精誠合作,鼓勵大膽實踐,力求獨立思考。
三、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靈感的來源,興趣是創新的源泉,如果學習沒有興趣的話,學生只會昏昏欲睡,徒有勞苦。有興趣,才有快樂,才有不懈的努力。在學習音樂的過程當中,提升學生認真學習的興趣,師生共同創造良好的教學開端。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無需教師過多地叮嚀囑咐,他們在好奇心促使下對學習備加關注。引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喜歡學習,每個人都充滿熱情地投入。
1.載歌載舞,場面熱烈。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循規蹈矩,毫無新意。因此,在上課時,歡快熱烈、激動人心的音樂響起,我帶領著一隊舞蹈人員身著盛裝,頭扎彩帶,隨著音樂的節拍,扭著漂亮的秧歌自教室外魚貫而入。學生看得眉開眼笑,欣喜無限,完全投入到了音樂的學習當中。
2.音畫結合,激發興趣。在音樂教學中,可以邊讓學生欣賞與歌曲意境相符的圖畫邊聽音樂,讓他們走進圖畫里面,讓他們動用各種感覺器官,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對音樂的理解能夠做到形象直觀,讓他們在學的過程中,和音樂融為了一體,成為音樂的一部分而不是單獨地成為音樂的學習者。
3.教學創新,大膽獨特。音樂教學有它獨特的方法和技巧。我在座位排列方面也不拘一格,打破傳統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取而代之的是“馬蹄形”“圓形”的座位形式,用音符的形式排列,學生學習音樂的勁頭十足。
總之,音樂的教育功能無可替代,必須讓音樂課堂教學優質高效,這需要每一位教師全力以赴,認真總結,為之付出全部的熱情。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