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了解的麥廣麗的生活美學,是從幾支絹質木蘭開始的。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木蘭是《離騷》中清高雅致的花卉。香舍餐桌上裝飾點綴用的木蘭清新淡雅,這是麥廣麗所能找到的極品絹質木蘭了。因為無法忍受鮮花缺少打理的殘敗景象,一向只愛鮮花的她特意從香港挑了這些絹質木蘭回來,又定制了仿真的水,放在桌上,就跟真的似的。
“完美就是允許不完美的東西存在,有些東西不一定是我想要的,但一定是有品位的,讓人覺得賞心悅目。我喜歡精致、有品位、有品質的東西。”
所以香舍被裝點得十分雅致,既充滿了西方的藝術氣息,又不乏東方文化的底蘊——二樓放著麥廣麗收藏的梵高、馬蒂斯、達利等名家的真跡,餐廳也擺著景德鎮陶瓷工藝大師的作品,女孩拿一把扇子,把手搭在上面,用麥廣麗自己的話說,那就是“極美”。在她眼里,香舍不是一個經營場所,而是她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以東西方結合的方式表達。她說,看到一些好的藝術作品,收藏起來,就覺得很開心。她總是提到“開心”這個詞,而美總讓她很開心——哪怕一個小小的竹制杯墊。
與香舍的閑散悠然不同,作為華南最有名的沙龍女主人,麥廣麗其實很忙。采訪的一個多鐘頭內,她接了3個電話,被來人打斷兩次。其中一次是搭檔與她討論下星期在香舍舉行的某歐洲頂級珠寶品牌的品鑒會上,玻璃小茶杯到底要不要配一個杯墊。搭檔覺得不實用,而她覺得增加一個小墊子更有情調,更美。雙方各持己見,討論到最后也無果。搭檔去忙另外的事了,麥廣麗從幾款杯墊中挑了一款方形竹制的墊到茶杯底下,并且給我的茶杯也墊上了一個。
其實,像這樣的藝術品鑒會常在香舍舉行,珠寶品鑒結束后,馬上就有一位大藝術家要在這里開個展。麥廣麗是總策劃。她是一個極講究細節的人,甚至每一場活動的相關信息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寫得很美。美從細節開始,細節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而從香舍的新址來看,麥廣麗是個喜歡安靜的人。
華僑城片區原本就很安靜,而天鵝堡天鵝湖附近更是少有車馬。三層的小洋樓安靜地立在湖邊。坐在臨窗的位置抬頭往前看是幽靜的天鵝湖,偶有幾只白鷺閑散地站在湖邊的柳葉小舟上,有時也有幾只貼著水面劃過,與河灘淤泥裸露的深圳河邊那些忙碌的白鷺相比,它們顯得優雅從容很多。湖對面有幾從碧綠的蘆葦,中間坐著三兩個釣魚的人。
再回過頭向上看,正好可以看到吧臺內光可鑒人的天花板里倒映出香舍的大門。
現實和虛幻的兩扇門一開一合,一進一出間就完成了俗世紅塵與閑靜生活的轉換。
這是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現代寫照。
“人生有很多美的東西,坐下來,讓心清下來,也許不必刻意去安排,生活中每一天、每一刻都能不經意地發現很多美,去享受就好了。如果遇到一間咖啡館正好在放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就進去,安靜地坐幾分鐘。我是一個享受孤獨的人,自己靜下來聽聽音樂、讀讀書,也會覺得是人生莫大的享受。”或者,夏日的下午,三五好友,喝喝茶,閑坐聊聊天,在慵懶的陽光里,看看瀲滟的湖光,當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BLOOM:B
麥廣麗:M
B:請談一談您所理解的生活美學吧。
M:生活中需要一些美的存在,但我理解的生活美學更多的是一種心態,一種態度吧。
我很欣賞天鵝,別人看到的是它的驕傲、美麗、優雅、自信、從容,但水面下它兩只小腳從來沒有停過。做一個優雅、從容、自信的盛年女性,做一個像天鵝一樣的女人,把最好的狀態呈現出來。外界看到的是驕傲、優雅,但背后需要努力、付出,這樣的人生挺美的。
B:您生活中有哪些與“美學”相關的東西?
M:很多生活細節都可以很美。對于我來說,一個大白桌子,光一個杯子放在那,很難看,我就不開心。如果加上一個小墊子,我就開心很多。我在乎這些小東西,生活中需要這些美的存在。
我家的院子里種了各種的植物,也種了有很多竹子,中國人“不可居無竹”。家里永遠都有鮮花;我會用一個漂亮的茶葉罐種充滿禪意的盆景;不工作的時候我喜歡聽音樂、看書、看電影、和朋友聊天;幾個月前我就訂好了6月莎拉布萊曼在“春繭”(深圳灣體育場)演唱會門票,比天籟還美的聲音,太值得去聆聽了。
B:您認為什么樣的盛年女性最美?
M:不一定有一個標準,每個人享受的東西不一樣。懂得愛自己的女性很美。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愛自己,她不會懂得怎么樣去愛別人。女人要對自己好,愛自己,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傳遞快樂。內在很重要,但外表也不能忽略。有一些盛年女性的打扮挺駭世驚俗、匪夷所思的。批評也沒有意義,人家喜歡,開心就好咯。
B:您身邊的盛年女性是怎樣的生活狀態?
M:她們跟我很像,都經營著自己的企業,并且經營得不錯,會享受生活。
這周末和朋友去了我最好的女朋友的農莊。在農莊大家泡茶、喝茶、聊天,吃有機的青菜,過很簡單的生活,極美。有時候工作挺累的,大家希望回歸。回歸到最樸實、最簡單的生活。她的農莊收拾得干凈、漂亮,很像我小時候跟父母回山東老家的那種農村的感覺,很淳樸。
葉錦添電影里的衣冠美學
葉錦添的電影總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這份厚重,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影片中的生活細節。中國建筑美學中的“重復”、線性美學、色彩哲學……他把諸多中國文化的美學因素運用到了電影中的各處,衣冠是最直觀的體現。
中國自古被稱為“衣冠上國”,歷代服飾的原貌涵蓋了深厚的精神文化,禮、法、制并重。
《赤壁》
葉錦添為小喬設計的服飾參考了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復原出漢代的三層深衣。這種一層一層的穿法貼身包裹緊密,只能以小碎步緩行,非常優雅。
《夜宴》
這是一場權力的斗爭,也是一場服飾盛宴。葉錦添說,宛后的服裝,根據章子怡的皮膚特點,選用了色重但鮮艷的顏色。深紅,是彌漫的欲望。飛鳳長裙質感好,華麗高貴,代表了女王的權力。而周迅的宮廷裝,華麗的裝飾體現素雅的味道,表現出青女高貴的出身,又能體現她執著的性格。
《臥虎藏龍》
葉錦添設計過很多舞蹈服飾,包括云門舞集的。其實和旗袍領在旗袍上的發揮的功效異曲同工。只要領線裁減合宜,下擺或衣袖怎樣變化都沒關系。他因《臥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英國皇家影藝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