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柑橘產業的迅猛發展,為增強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各柑橘產區加強了柑橘新品種選育和從國外引種。現就可供選擇發展的優新品種簡介于后。
1 早蜜椪柑
1.1 品種來歷
早蜜椪柑系由湘西的辛女椪柑的芽變所得,遺傳性穩定。2011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審定。
1.2 品種特性
樹勢較強,樹姿較直立,呈自然開心形。果實扁圓形,果形指數0.76,平均單果質量124克,果皮薄,色澤橙紅。可食率76.12%,出汁率38.46%,可溶性固形物13.2%~14.6%,酸0.73%,果實少核,每果3粒左右,果肉易化渣,風味濃甜,品質優。果實10月初開始著色,11月初至上旬成熟,較當地主栽的辛女椪柑早20~30天。果實較耐貯藏。
1.3 品種適應性
品種適應性廣,山地、丘陵和平地的多種土壤均可種植,以緩坡為佳。忌太肥和有積水之地種植。豐產性好,高接換種第4年,畝栽56株(株行距3米×4米),產量1517.6千克;容器苗定植第3年,畝產686千克。
1.4 栽培要點
一是選好園地。選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建園,不達要求的宜在種植前或后改良培肥。園地要有水源。二是選好砧木。以枳作砧木,結果早、豐產,抗腳腐病,但要做好裂皮病的防治。三是科學定植。株行距以3米×3米或3米×4米,即畝74株或56株為宜。定植前挖穴,每穴施入已堆液發酵的土雜肥50千克(或菜餅肥4千克+鈣鎂磷肥1.5千克,與土充分拌勻)。通常在苗木秋梢自剪后定植(容器苗周年可定植)。四是管好土壤。土壤可采用生草栽培與覆蓋相結合,生草栽培選擇百喜草、三葉草等,自然生草先去除惡性雜草,留下的良性雜草,一年刈割3~4次,覆蓋樹盤。高溫干旱來臨前,也可用秸稈、稻草覆蓋樹盤,旱季后可在樹冠滴水線外開溝將覆蓋物埋入。五是管好肥水。幼樹1年施6~7次肥,每梢施2次。再施1次基肥,肥料以稀薄的速效氮肥水為主,基肥施有機肥,結果樹增施有機肥,株施餅肥2千克,且前期(6月前)以氮肥為主,適施磷、鉀肥;后期適度控氮而增施鉀肥。施肥量:以產量1000千克,施純氮20千克、純磷10千克和純鉀16千克為宜。同時按缺啥補啥,使用微肥。注意果實生長壯大期和干旱時的及時灌水。六是樹冠管理。用3年時間培養自然開心形樹冠。4~5年生樹以維持樹冠為主,調整枝梢角度,僅作一般修剪,剪除枯枝、病蟲危害枝等;結果樹重點培養春梢為次年的結果母枝。七是管好花果。為培養健壯結果母枝,種后第3、第4年摘除花果,使第5年有較多的結果量。結果樹在修剪減少花量的基礎上,疏去弱花、畸形花,7月上旬第2次生理落果后,分2次疏果:先疏去畸形果、病蟲果等后,再以葉果比60~70∶1留果。八是防治好病蟲害。主要對褐斑病、炭疽病、瘡痂病、黑點病、脂點黃斑病、黑斑病、灰霉病以及潛葉蛾、螨類、蚧類、蚜蟲等進行綜合防治,配合藥劑及時準確有效的防冶。
2 愛媛雜柑
愛媛雜柑原產日本。我國從日本引進的愛媛系列雜柑有愛媛21號、愛媛22號、愛媛30號、愛媛31號、愛媛34號、愛媛38號等。浙江、四川、湖南等地栽培綜合性狀較好的有愛媛21、22、30和38號,現簡介如下。
2.1 愛媛21號
樹勢中等。果實高扁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22克,果色艷紅,果皮光滑,厚0.25厘米,中心柱充實。果肉深橙色,可溶性固形物12.25%,汁多化渣,風味濃,種子0~2粒,品質上等。果實11月中旬成熟,延遲至12月底采收品質更佳。
適應性較廣,在北、中亞熱帶氣候的丘陵、山地、平地多種土壤均宜栽培,豐產性好,高接換種第3年株產12.3千克。第4年達26.6千克。
2.2 愛媛22號
樹勢較強。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25.5克,果色艷紅,果皮光滑、厚0.20厘米,中心柱空。果肉深橙色,可溶性固形物13.25%,汁多化渣,風味濃,有香氣,無核,品質上等。果實11月中旬成熟,延遲至12月底采收品質更佳。
適應性廣,我國北、中亞熱帶氣候的丘陵、山地、平地多種土壤均可栽培。豐產性好,高接換種第3年株產可達13.7千克,第4年達27.8千克。
2.3 愛媛30號
樹勢較弱,樹冠較小,平均單果質量116.5克,果色艷紅,果皮光滑、厚0.25厘米,中心柱充實。果肉橙紅,可溶性固形物11.88%,汁多化渣,風味濃,有香氣,種子0~1粒,品質上等。果實11月中旬成熟,延至12月底采收品質更佳。
適應性廣,我國北、中亞熱帶氣候的山地、丘陵、平地多類土壤均宜種植。豐產性好,高接換種第3、第4年株產分別達到14.4千克、28.5千克。
2.4 愛媛38號
樹勢中等,果實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96.5克,果面橙色,果皮光滑,中心柱充實。果肉橙色,可溶性固形物11.53%,汁多、脆嫩化渣,有香氣,種子0~1粒,品質上等。果實11月下旬成熟。果實留樹12月底或適當延后采收,品質更佳。
適應性廣,我國的北、中亞熱帶氣候的山地、丘陵和平地多種土壤均可種植。豐產性好,高接換種第3、第4年株產分別為12.5千克和24千克。
愛媛雜柑的栽培要點:一是用枳作砧木結果早,豐產,但樹勢較弱的注意防止結果太多而樹勢早衰;注意防止裂皮病。二是幼樹施肥勤施薄施,以速效氮為主,配施適量磷鉀肥,以土壤施肥為主,結合葉面施肥,促進枝梢生長和形成樹冠,盡早投產。三是注意疏果,提高果品質量和防止出現大小年。四是做好肥水管理。與其他柑橘相似,此略。
3 沃柑
3.1 品種來歷
系以色列用坦普爾橘橙與丹西紅橘雜交而成。英文名為Or。2004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從韓國引入。
3.2 品種特性
沃柑生長勢強,形成樹冠快。果形端正,扁圓形,中等大,平均單果質量130克,果皮光滑、橙紅色,果頂端平,有不明顯的印圈,果基平;果皮包著緊、厚0.36厘米、易剝,中心柱半空。果肉橙紅色,細嫩化渣,汁多味甜。降酸早,12月中旬可溶性固形物12%,酸0.8%,至翌年3月上旬,可溶性固形物13%,酸0.58%。可食率74.9%,果汁率47.6%,種子9~20粒,品質極佳。果實翌年1月下旬成熟,也可在12月底采收,最遲可留樹至3月上旬采收。
3.3 品種適應性
在重慶、云南、四川種植表現適應性較廣、豐產性好。枳砧嫁接苗定植后第3年試花,第4年株產5.1千克,第5年株產17.2千克,折合畝產2000千克。沃柑抗逆性強,能在瘠薄、肥水條件差的山坡地正常生長結果,耐寒性也較強,冬季落果很少,是適宜在冬季氣溫較低的晚熟柑橘產區發展的晚熟高糖雜柑。也適在冬季日照少柑橘產區種植。
3.4 栽培要點
一是以枳作砧木,結果早,豐產性好。二是在紫色土、瘠薄坡地上種植應改良培肥土壤,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以促葉色濃綠,減少缺素癥發生,快速形成樹冠結果。三是防止大小年結果。沃柑豐產性好,結果過多不僅會出現果實偏小,而且會形成大小年,甚至發生樹勢早衰。應注意結果適量,大年疏果,適時采果;小年加強肥水管理,花前噴施0.5%磷酸二氫鉀和0.2%硼砂,保花保果,提高產量。四是通過單獨或集中成片種植減少果實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