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制定了更為全面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在傳統意義的課堂上,全面涉及知識和能力目標的培養,并且在這個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及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推動了學生全方位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品質等等。
【關鍵詞】高中物理 新課程 教學策略
一、重現歷史,讓學生獲得親身的體驗和激勵
在高中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想要教好物理課,激發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對物理歷史重現是一個必要的教學措施。如:人教版的高中物理在自由落體運動的課中,并沒有重視其中蘊含的物理思想、歷史地位等等因素。那么物理教師首先要是從“綿延千年的錯誤”開始,講授伽利略利用“邏輯的力量”,經過巧妙的“實驗驗證”,證實當時人們都認為錯誤的“猜想和假設”,得到了科學的結論,即“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授課的最后,教師要明示伽利略的科學方法。通過這樣的展示,讓學生明了物理學家的探究過程,能夠增強他們探究的意識。學生在體驗自然規律的同時,能夠充分感受物理學家的艱辛和成功,讓學生“身臨其境”的了解了前物理學家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獲得了真實的感受和體會。
二、認真研究物理教材,強調知識的構建過程
1.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識,教師要認真的研究物理教材,通過教材模塊的安排,對學生因材施教。高中物理教材在新課程背景下,各種版本得到了統一,擴展了教師更大的指導空間和活動。但是無論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科學有效地調整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科學有效地整合物理教材,提高教學水平。
2.當前有不少的教師依然過分重視應試成績,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生寶貴的時間,留給了反復的做練習,使學生產生了厭倦的情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完全不符合物理教學的理念。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傾向,高中物理教師要特別重視物理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學生通過實驗獲得更多的知識和體驗,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
3.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物理知識具有很密切的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升華自己的學習方法,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原則,通過書本知識來探索生活現象。讓教材知識充分聯系生活實踐,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融入物理書本知識,觸動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升華學生的學習內涵,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另外,通過各大報紙雜志和電視網絡,把物理最前沿的知識展現給學生,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和能力,讓學生充分體會物理這門有趣的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重視實驗性的教學方式
在以前的教學中,教師對于一些污染性和危險性的物理實驗教學,往往都是敘述一番,并沒用進行實驗,目前,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實現再現這些實驗的過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利用多媒體的優越性,向學生充分展示物理教學細節,引導學生利用利用多媒體,查閱物理知識資料,了解最新的物理知識,觀察一些實驗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十分清晰的現象,給物理教學帶來一股清新的感受,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另外,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多動手實驗,把物理實驗融入到實際生活中,開啟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重視教學的目標預設,通過實驗,讓學生充分的了解物理現象,領悟物理概念和理論。物理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驗是它的本質。高中物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把物理實驗放在教學的首位,親自動手演示物理實驗,擴展引領學生的實驗領域,走出實驗室,走到生活中。在實際生活中,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積極地反思和探索各個領域和環境中的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生活化的實驗能力。
教師通過計算機演示實驗過程,讓學生觀察各種試驗,掌握實驗中的要領,清晰實驗的過程,并且得出自己的結論,幫助學生養成思考和觀察的習慣,啟發學生和實驗相關的科學技術和社會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將信息技術和物理知識從分的有效結合。對于一些簡單的章節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和歸納,然后物理教師再進行引導,指出學習中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把更廣闊的學習舞臺提供給學生,激發學生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洪俊. 山東省高中物理實驗儀器配備及使用情況調查研究[D]. 西南大學,2006年.
[2] 朱璐. 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課程有關物理前沿教育問題的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翠紅. 在新課程理念下建構物理學史的功能體系[D]. 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