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是我國現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偉大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地區差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的必由之路。教師在體育課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既可幫助學生多層面了解各體育項目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將學生眼中復雜的動作剖析簡單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可以優化教學環境,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更好的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體育教學 信息技術 優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253-01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信息技術,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體育教學和信息技術均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信息技術對體育教學的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以及邏輯思維的限制,以形象的圖案、真實的人物、真實的色彩、逼真的聲音、適宜的光照來直接或間接的展現客觀事物,給學生提供完美的視覺美、形象美,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創造等各種能力的培養,并結合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能參與學習活動,形成心理最佳狀態。同時,優美動聽的音樂還可以增添課堂教學的氣氛。
在最早的體育教學中,學生活動均在室外進行,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通過反復練習,將身體活動和思維活動緊密結合來掌握體育的知識、技術與技能,從而達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實效。但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很容易造成學生聽覺、視覺及身體心理上的厭煩與疲倦,使學生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學生缺乏積極性就會導致技能提高緩慢或停滯。如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育進行教學,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
1 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體育課是學生喜歡的課程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的課,很多項目是要通過不斷地反復練習技能才會不斷提高,而跑、跳是很容易感到枯燥的教學內容。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其身心發展的原因,往往容易產生興趣的轉移,極易產生厭學情緒。通過教學發現,但教師宣布課堂內容是跑步時,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啊,又要跑!”學生的感覺不會隱藏,喜歡就是喜歡,于是從學生的反應可以看出跑步是學生不感興趣的項目。如果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既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又營造了較好的情境和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畫面、聲音、文字,給學生帶來新異的刺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動作的重難點強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教學中,教師講解示范動作重點,但發現教學效果不明顯,老師要講解很多遍學生才稍微懂一點點,如果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將動作的圖片或視頻給學生播放,為學生展示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空間,創造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憑著真切的形象去感受、體驗比較抽象的事物,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再加上小學生模仿能力很強,這樣讓學生觀看視頻后有了更深的印象,在練習時,整個技術動作的學習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快速跑教學中,讓學生觀看一些具有動畫效果的課件,讓學生了解跑步動作的生理原理,讓學生了解擺臂過程中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的最佳運動角度是多少?腿部的擺動是怎樣的?讓學生通過想象生動的畫面明白整個動作的來龍去脈后,再聽教師的講解就不會茫茫然,而是自覺地去體會動作,是學生的體位感覺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2 利用信息技術,簡化動作教學、提高運動技能
在一項全新運動學習中,學生要利用聽、看的方式來接受整個技術動作過程,逐漸掌握運動技能,看則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信息渠道。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面對一整班的學生進行示范講解,教師的示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教師對動作的領會程度、教師年齡、身體狀況、心理等因素,學生的觀察角度和時機也有很大的局限,有些結構復雜、而且要在瞬間完成的動作,使學生很難清楚觀察到教師的示范動作,這都或多或少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制作課件把很難講解示范清楚的技術動作,采用慢動作、重放等手段再結合講解表現出來,幫助學生看清每一瞬間動作的技術細節,快速地建立正確的視動表象,然后教師再講解動作的關鍵部分和重、難點,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然后將各種不同的運動技術、常見錯誤動作制作成課件,讓學生觀看,并與學生一起分析比較,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直觀、主動、立體、全面地掌握動作,有效縮短教學過程,并提高運動技能。
3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理論課教學效率,擴大教學范圍
體育課極易受到場地、天氣等的影響無法在室外上課,這時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室內傳授健康教育知識,但單純地講課會使學生產生乏味無聊的情緒,尤其小學生對于一些專業的知識毫無概念。信息技術排除了時間及其他因素的限制,變化多樣的課件和生動的視頻,增強了學生的體育健康知識同時避免了上自習教室紀律混亂的問題。其次,互聯網從各項體育競賽的起源到比賽常規,從圖片到視頻,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還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認為體育課只是掌握運動技能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也符合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實質。
總之,社會各行各業都可觸及信息技術,現今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首先清楚傳統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關系,只有這樣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才能起到有效的教學作用。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仍是體育教學中的呈現決定作用,所以教師要明確信息技術不能成為體育教學的主要手段,但可以成為很好的輔助教學的方式,只要體育教師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合理正確地使用它,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能夠勇于動手、勤于探索,投入到教學情境中,主體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許小彪.信息技術于體育教學的整合[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132-134.
[2]田穩芹.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8):177.
[3]李松生.運用信息技術搞好體育教學[J].吉林教育,2008(20):47.
[4]李朝.淺議現代信息技術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4).
[5]宋偉華.淺談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現代技術[J].民營科技,2008(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