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極限是微積分中重要概念,也是研究函數各種性質的重要工具。本文從最簡單的數列極限的定性定義入手,分析了此定義的缺點,進行分析,最終導出了極限的定量定義,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點,進而將這種分析方法推廣到函數的極限。
關鍵詞:極限 定性定義 定量定義
中圖分類號:O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18-01
極限是微積分中要學習的第一個重要概念,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同學們往往只接觸過數列極限的定性定義,到了大學接觸到的是極限的定量定義很不適應,也不理解。因此,本文先從定性定義出發,逐漸地導出極限的定量定義,使學生即能較容易的理解概念,又能讓他們體會到數學中定量思想建立的整個過程,提高其數學素養。
1 數列極限的定性定義及缺點
下面寫出數列極限的定性定義。
定義1:設為一數列,為常數,若當無限增大時,無限接近于,則稱常數為數列的極限,同時稱數列收斂于,記為,或,否則,稱數列發散。
由此定義可看出,此概念的核心為“若當無限增大時,無限接近于”。但是,很明顯,“無限增大”,“無限接近于”都是模糊不清的描述,只是對數列趨向方式的一種性質上的描述。
2 數列極限的定量定義的導出
有了上述分析,就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標為:用定量的描述來解釋“若當無限增大時,無限接近于”,即要給出數列極限的定量定義,這也是數學工作者要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先來看“無限接近于”。目的是用量化的數學語言(即等式或不等式之類的形式)去描述它。經過分析我們發現,這句話可以變成“與的距離無限的小”,即“無限的小”。而如何描述某個數“無限的小”呢?一般數學上這樣來解決這個問題:任意給一個整數(一般說來可以任意?。?,。這樣,對于“無限接近于”,我們總結出的量化的數學語言為:。
再來看“無限增大”。這句話的轉化要難一些。即我們的目標是要將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它。由教材上的實例分析我們發現有如下規律:
(1)當越來越小時,滿足的越來越大。
(2)當任意的小時,任意的大,即。
(3)當取定某個數值時,的范圍也就隨之確定。
基于以上三點,我們將“無限增大”描述為“”。
這樣,“若當無限增大時,無限接近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就可以翻譯成量化的數學語言了,即當時,有成立。
下面只需將定義1中的“若當無限增大時,無限接近于”改成上述描述(其它部分不變)就可以得到數列極限的定量定義如下:
定義2:設為一數列,為常數,若對任意的(不論多么?。偞嬖谡麛?,使得當時,恒成立,則稱常數為數列的極限,同時稱數列收斂于,記為,或,否則,稱數列發散。
在此定義中,較難理解的一點是的出現。要注意理解要想得到量化的描述,僅對進行討論分析是不夠的,必須要構造。還需指出,若用極限定義證明極限,關鍵是找到相應的。
3 函數極限的定量定義的分析
有了上述對數列極限定量定義的導出,可以類似的討論分析函數極限的定量定義。
先給出當時,的定性定義。
定義3:設函數在點的附近有定義,如果存在常數,當無限接近于時,無限接近于,則稱常數為函數當時的極限,記為或()。
顯然,此定義中的“當無限接近于時,無限接近于”需要進行改進。
同前文進行類似討論可得,“無限接近于”可寫成“”。
對于“無限接近于”,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有如下規律:
(1)當越來越小時,滿足的越來越接近于,即只有在的某個小去心鄰域(半徑設為)內的才滿足不等式;
(2)當任意的小時,“無限接近”于,即。
(3)當取定某個數值時,也就隨之確定下來,即只要滿足在去心鄰域內,就可以使得小于給定的。
經過上述討論,可以給出“無限接近于”的定量描述為:
“”。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定義3進行修改,得到量化定義如下:
定義4:設函數在點的附近有定義,如果存在常數,對于任意給定的正數(不論多么小),總存在正整數,使得當時,恒成立,則稱常數為函數當時的極限,記為或()。
4 結語
本文由數列、函數極限的定性定義出發,分析了定性定義的缺點,采用數學中常用的量化的思想,逐步分析,仔細論證,最后將上述定義轉化成了教材中的精確定義,在教學中使用這種方法過渡,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的接受極限的量化定義,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體會了從定性到定量的轉化方法,對于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谷銀山,張玉芬.微積分學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
[2]雷會榮.淺談數學思想在極限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探索,2011,246(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