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和韓國語,輔音同化現象都比較普遍。本文通過就方向而論的同化分類基礎上,對比了英語和韓國語的輔音同化現象。兩種語言的輔音同化都是以逆行同化為主,其原因可以用預期性原則(anticipatory principle)解釋。還有英語的溶合性同化大部分都是硬腭化(palatalization)現象。而韓國語中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特點。
關鍵詞:英語輔音同化 韓國語輔音同化 逆行同化 預期性原則 硬腭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54-02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兩個輔音相鄰,互相影響,有時變為相同或相似的音,有時會相互結合產生一個新音。
輔音同化(consonant assimilation):是指兩個相鄰的輔音之間發生的同化現象。
3 英韓輔音同化現象的共同點及原因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英語和韓國語的輔音同化基本都是以逆行同化為主。逆行同化在兩種語言非常普遍。并且這些逆行同化大多數都是前后音段在發音位置上的同化。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用預期性原則(anticipatory principle)來解釋。
預期性原則指的是兩個音段相鄰的情況下,在發前音的時候,沒使用的發音器官已經移到后音,為發后音做準備。
預期性同化原則可以表示如下:
4 結論
以上是對英語和韓國語中的輔音同化現象對比。通過兩種語言的順行同化,逆行同化和溶合性同化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在兩種語言,逆行同化現象最多。并且這些同化現象大部分都是發音位置上的變化。因此,用預期性原則來解釋了這一現象。但是在溶合性同化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英語的溶合性同化現象大部分都是硬腭化(palatalization)。但是韓國語中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趨勢。對于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需要我們有待于研究和分析的部分。
參考文獻
[1]Carr, P.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n Introduction[M]. Blackwell publishers,1999.
[2]Giegerich,J.J.English Phonology: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3]趙忠德.音系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M].,1995.
[5],[M].夏雨,2001.
[6].[M].,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