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英語寫作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提高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而言尤為重要。本次調查分析以問卷形式了解針對高職高專學生實施活動教學策略對英語寫作課程的輔助情況,為進一步制定科學合理的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提供依據。
關鍵詞:活動教學 英語寫作 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55-02
近幾年來,一些學者不斷嘗試通過活動教學來改革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并對這個研究領域進行了一些試驗或探索,他們的工作對改進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對于活動教學輔助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分析較少,因此,收集和整理此類數據對于評估這種寫作活動教學策略,不斷完善活動教學模式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筆者對吉林一所醫學院校大學二年級(高專)學生的寫作課實施以活動教學為主導的教學策略,并根據各種教學策略的效果開展一次問卷調查,以掌握實施活動教學策略對英語寫作課程的輔助情況。
1 問卷調查實施方案
(1)問卷調查目的: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活動教學輔助英語寫作的效果。通過對本次調查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希望能準確地了解寫作活動教學模式的效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為國內同仁所進行的類似教改提供參考數據。(2)問卷調查的設計:問卷包括12個題項。題項的答案一般設為單選,可多選的題目都加以說明。為了使問卷設計盡量合理,整個問卷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①活動教學輔助寫作的實施情況調查;②活動教學輔助寫作效果的調查。(3)問卷調查對象: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實施活動教學寫作教學模式的班級。被調查的班級都是大學二年級學生,專業包括護理(英語)與護理類(中外合作辦學)(護理)專業共6個班的學生。調查問卷發時放,實施寫作活動教學模式已將近一學年。(4)問卷的發放和回收。隨機抽取被調查的班級學生共300人,發放300份問卷,收回有效答卷276份,回收率為92%。
2 問卷結果的分析
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通過計算與比對,并整理成圖表,寫作活動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歸納如下(所有的數字都是以百分比表示)。
2.1 學生對活動教學的看法
通過對活動教學效果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僅有6.5%的同學對小組討論不感興趣,58.6%的同學在活動中有時緊張,僅有22%同學總是緊張,在表達自己觀點方面,32.6%同學未能如愿表達自己觀點(見表1)。
2.2 學生對教師活動教學內容的設計的看法
由表2可看出,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學生滿意率為100%,可參與性強。同時,僅有2.2%的同學認為滿足不了學習要求。
2.3 活動教學效果
表3的數據反映出學生參與新型寫作活動的自覺性和自主意識不夠。6.5%學生還沒有形成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但97.8%的學生已養成查閱資料的習慣。對于多媒體及自主學習中心學生普遍持授課同學認同態度,但仍有近10%學生接受不好。
2.4 針對不同教學活動策略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反饋(見表4)
通過資料收集活動,一半以上的學生更愿意上寫作課,即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興趣,并有45.7%的學生認為能提高寫作創作力。
通過PPT展示活動,87%的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寫作策略和寫作技巧。65%的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主題相關信息和更清晰的寫作思路。由此可見,多媒體通過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匯的全息表達,拓寬了學生的感知空間和時間,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為作文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多媒體在寫作中的應用是完全必要的。針對實踐展示活動(教室布置的課后的作業),并有65.2%的學生認為能提高寫作創作力。對于課上討論交流活動,小組內學生主動提供、貢獻信息,半數以上學生認為能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并積極展示小組成果。并愿意上寫作課。對于演作文(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活動,有65.2%的學生認為擁有更清晰的寫作思路,但從對于寫作的其他教學效果來看,意義不大。僅有2.2%的學生認為能寫出優質文章。同伴互批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故事接龍與教學嘗試進有利于學生有更清晰的寫作思路及獲得更多的寫作策略和寫作技巧。
3 調查結果總結
經過一個學年的活動教學輔助英語寫作教學實驗,師生親身體驗了教與學的過程。
3.1 從寫作活動的課堂效果來看,80%的學生表示非常歡迎
這種寫作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了真實的、有意義的寫作環境,明確了交流目的,寫作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均得到提高,達到了英語寫作作為一門重實踐的課程的要求。如寫病歷作文,可進行模擬練習。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由教師給定病例,學生分組設計一份病例報告。
3.2 從培養寫作能力來看,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寫作興趣和熱情等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明顯優于傳統寫作教學。通過資料收集,增強了詞匯、句型的積累;通過小組討論、展示,加強學生對詞、句的優化選擇能力,使英語寫作內容更加豐富,寫作態度更為嚴謹,自覺地形成審題、列提綱、打草稿、自糾、請組內同學復查的寫作程式,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3.3 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作為課堂活動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教師制作寫作主題多媒體課件,創造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交際環境,由學生自編自導來演作文;教師選評作文,而通過小組互評以鍛煉學生對文章的分析評價能力。
參考文獻
[1]陳佑清.教育活動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高峽.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M].上海:上海科技研究出版社,2000.
[3]弋亞娜.淺析大學英語課堂活動的優化[J].科技信息,2009(29):I0262,I0335.
[4]梁慧.高職院校基礎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分析及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