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指出在制圖教學中,必須把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有機的溶入到傳統教學中,堅持傳統制圖教學和CAD制圖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只有這樣《建筑工程制圖》教學改革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 建筑制圖 傳統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41-01
《建筑工程制圖》課程是建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但對于職業類學校的學生來說,它應該算是最重要的課程之一了,因為大部分的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畢業后都是做施工這一行業,而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員卻很少,所以看圖識圖是高職學生必須要過的一關。這就要求高職的教學改革不能照搬大學本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而必須根據高職學生的教學目標做全面的、系統的改革。
1 目前高職制圖教學現狀
目前高職制圖課程的教學進度一般為兩個學期,第一學期學畫法幾何、制圖基礎、土木建筑專業圖三個部分內容,第二學期學CAD繪圖的內容。這種安排非常不合理,首先是第一學期的內容太多,教師上課滿堂灌,結果老師講得很累,學生也沒有很好的吸收,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是把制圖基礎和CAD繪圖部分分成兩個時間段,空間上一個在教室,一個在機房,這無形中把制圖基礎知識和CAD繪制分成兩門不相干的課程,甚至上CAD繪圖時還要重復前面基礎知識,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教學效果也不好。
2 我校制圖教學方案的改革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制圖教學目標的要求,并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我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將制圖基礎的進度由一個學期變為兩個學期,增加識圖讀圖的課時;將計算機繪圖課程與建筑制圖課程進行整合,縮短手工繪圖課時,采取在學習制圖基礎知識的同時穿插計算機繪圖訓練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單一利用掛圖和教模的教學方法,可直接在機房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將CAD繪圖與制圖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 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辦法
3.1 重新對教學進度作合理的安排
第一學期學畫法幾何和制圖基礎兩個部分的內容,并且要求在學制圖基礎的同時引入CAD繪圖的基本知識,即要求學生在學點、線、面投影的時候,就必須學著用計算機繪圖,而手工繪圖只在畫法幾何階段使用。第二學期專門學土木建筑專業圖,這樣老師就有充裕的時間教學生看圖識圖。第二學期還要安排兩周繪圖課,專門用CAD繪制大型圖紙。這樣安排教師上課就不會太趕,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練習,并且學生能第一時間學會用CAD繪圖。基本上做到一開始制圖教學就從教室走向計算機機房。
3.2 將計算機繪圖課程有機的融入到建筑制圖教學中
傳統的制圖課教學,學校總是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練習手工繪圖。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輔助繪圖和輔助設計的時代已經到來,學校的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所以我校提出手工繪圖不再作為重點練習,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繪圖。在教學過程中,不再將建筑制圖和CAD繪圖分成兩門課來講,而是在上基礎知識的同時融入CAD繪圖的知識。例如,在講圖線線型的用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接下去教學生怎樣在計算機上設置線型、線寬、顏色等等。實踐證明,這種將計算機繪圖貫穿于整個制圖教學的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3 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結構
建筑制圖是建筑專業的一門主要課程,教學上要適應現代建筑業的發展,制定出與現代建筑業的發展相適應教學內容。比如制圖基本知識部分,著重講基本體和組合體的投影,其它如制圖標準,幾何作圖,軸測圖及透視圖,剖視圖及斷面圖等部分只講必需的,余下的留給學生拓展;建筑工程施工圖部分著重講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道路和橋梁部分可留給學生拓展,總之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既要把必需的內容講完,又不超出計劃課時。
3.4 制圖教學中引入三維建模軟件
應用三維的CAD建模軟件可以創建建筑制圖虛擬模型庫,利用光盤存儲數量眾多的模型,在使用中可以完全取代實物模型。利用先進的三維CAD技術創建的計算機虛擬模型不僅精確度高、質感好、形象逼真、色彩豐富,還能將復雜形體的外行與內腔、相貫體中相貫線的變化趨勢、裝配體中零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充分地表現出來,也可以加上動漫效果,使教學中的知識難點更加清晰、生動、形象。利用計算機軟件還可以方便地進行教學模型修改與新建,這樣不僅能夠及時補充符合新教學內容的模型,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要求調整現有的模型,充分滿足教學中模型種類及數量的需求,達到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5 實習和考核制度的改革
過去制圖課程實習都是在每個學期最后一個月集中進行,由于大部分科目考試已經結束,許多學生為了提前放假回家,往往對實習敷衍了事,走過場,最終往往達不到實習的目的。改革以后,采用跟蹤實習的辦法,即根據課程要求,每個模塊理論教學結束后,緊接著就安排1~2周的實習,做到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之后再進入下一個模塊的理論教學。這樣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考核制度也采用類似的方法,即取消期末統一考試采用跟蹤測試的方法。根據教學要求,在每個模塊教學結束后進行階段考試,同時對學生的課堂紀律、作業情況進行考核形成作業成績。每個學期進行3~4次階段考試。學生的期末成績由階段成績和平時作業成績組成,測試成績占80%,平時成績占20%。這樣在注重測試成績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合理,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建筑工程制圖》改革必須堅持把現代化教學手段溶入到傳統教學中,同時改革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注重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傳遞的雙向性,教學進程與學生思維進程一致性。只有這樣,改革才能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何靜.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思考[J].機械職業教育,2006(10):8-9.
[2] 沈澄.基于信息技術的工程數學網絡課程建設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