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述了目前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的方向,就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對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探索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 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65-01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包括理論知識和上機實驗兩部分,是一門培養學生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重要課程,是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也是大部分高校文科類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拿到學位證書需要通過的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試內容。縱觀我校文科學生歷年的江蘇省計算機一級等級考試成績的數據可以發現,學生在計算機一級考試的理論部分的及格率遠大于機試操作部分的合格率,也就是說機試操作部分的合格率影響了全校文科學生江蘇省計算機一級等級考試的整體通過率。
為了培養學生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上機實驗部分的自主學習能力,兼顧高校新生入學時計算機能力的差異,我們在實驗教學中應遵循“則重實踐,相關知識點的介紹夠用即可;邊學邊做,學中做,做中提高”的原則。
1 理論聯系實際,優化教學,培養自學能力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強,知識日新月異不斷發展的課程,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讓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終生學習的習慣為教學目的。
1.1 營造環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多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工具,例如,影像,音樂,圖片等,使學生對本門課程知識產生興趣,通過教學讓學生改變觀念,對計算機有更新的認識,了解計算機在辦公、生活、娛樂、學習等方方面面對他們有著不同的幫助,使學生自發的對計算機課程產生學習興趣。只有興趣才是學習的動力,要讓學生愿意進機房,愿意動手上機操作,才能根本解決動手能力不足的問題。
1.2 提高課程可操作性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必要的講解,要充分的讓學生自己親自操作,提高知識的學習效率。讓書本的文字變成可以看的到、摸得著的知識,更可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對計算機的熟悉。提高上機操作的比例,在教學課程中對操作機器的時間按比例提高,讓學生更好的熟悉計算機。
1.3 通過優化教學最終培養學習能力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課程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興趣為主線,以實用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最終目的。”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成立學習小組,在教學練習中按易、中、難分組實踐,對完成質量好的同學可以享受激勵機制,比如,上網或游戲等。這樣既完成教學任務,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 利用先進的技術為教學服務
目前,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被各種先進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滲透,其中包含按需服務的云計算技術、虛擬技術等。我們應充分的應用這些新的技術來提高我們教學的水平,利用這些新的技術來激發和提高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與創新能力。
(1)云計算技術是指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其特性是門檻低,按需計算、隨時隨地獲取等,利用云計算技術配合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課程教學的目的,構建網絡教學環境,將教師、學生通過網絡與優質教學資源連接。讓學生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根據自己水平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完成對應的學習目標。并且可以隨時查詢結果,進行評價和改進,無論是選擇自主學習還是合作學習,都可以通過云端平臺獲得來自教師和學生的支持。通過互動,緊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提高教學的質量。
(2)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整合全球教育資源,引用網絡平臺上的相關資源,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在課堂上不僅利用傳統教學,更可以用多媒體教學,多種教學模式互補。例如,網絡平臺上的開放課程,視頻講座等。使學生看的清楚,聽得真切,感受深刻,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時俱進,讓學生進一步的與世界先進知識接觸,開闊眼界,保持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提高自身修養。
3 構建創新實驗室教學體系
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能力和要求都各不相同,要合理安排教學。
(1)想依照興趣和需求自行學習的學生,可以在周末開放實驗室,讓不熟悉的學生多點時間操作,讓沒有電腦的學生能有平臺操作。讓學院實驗室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整合學院教學資源保障學生的學習,提高動手能力。
(2)創新教學,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作為指導者輔助學生,計算機學習中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常需要讓學生先進行自學摸索,待出現問題后,再引導解決,獲得真知。老師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幫助、利用網絡自學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能力
在平時教學中,要充分思考教學要點、操作要點和實驗操作與學生互動的手段,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愿意計算機操作,提高動手能力,學習能力。
(1)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多種獎勵機制,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按學生的進度不同給予不同的獎勵,更好的讓學生有興趣學習。
(2)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技術手段,延展課堂教學,傳遞教學內容,探討式的教學、合作式的教學、案列式的教學等多種方式,合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 結語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課程的教學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使學生不但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計算機求解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總之力求做到讓學生“看得懂、學得會、用的上”,力求通過自學和實驗使學生能掌握計算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