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塑造強壯的體魄是很重要的。攀巖運動自1987年傳入我國以來,深受我國青年群體及追求時尚生活的人群喜愛,在高校中開展攀巖運動符合新大綱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的要求,對大學生進行攀巖運動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他們堅強的品質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本文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大學體育教學的經驗,從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而寫的關于分析攀巖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的文章。
關鍵詞:攀巖運動 高校體育教學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201-01
攀巖運動是登山運動的一種,進行攀巖活動時,運動員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巖石峭壁或者人造墻壁,采用的工具只有自身的手腳以及身體的平衡向上運動,采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向上爬行,如,抓、握、掛、摳、撐、推、壓等。攀巖運動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在歐洲阿爾卑斯山陡峭的山頂,生長著世界上最美麗的玫瑰,得到這種玫瑰的人能得到最完美的愛情,于是,勇敢的小伙子為了愛情便爭相攀巖,摘取最美麗的玫瑰花獻給心愛的姑娘。這當然僅僅是個傳說故事,事實上,攀巖運動最早是從歐洲的登山運動項目派生而來的,20世紀50年代傳入前蘇聯,并被前蘇聯運用于軍隊中的軍士訓練,爾后,攀巖運動在1972年被列入世界比賽項目,經過幾代攀巖運動愛好者的努力,攀巖運動于1992年才正式被劃為奧運會表演項目之一。
攀巖運動是一項集競技、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新興極限運動,它具有積極向上、驚險刺激、休閑娛樂、放松壓力等特點,被譽為“巖壁上的芭蕾舞”,和其他高校體育項目相對比而言,攀巖運動有其自身很多鮮明的特點,比如,起步時間晚、鍛煉難度較大、危險系數較高、對身體和心理素質要求高等。在目前我國各個高校中,攀巖運動遠沒有像其他技術類項目,比如,三大球、武術、健美操等流傳廣泛,很多受訪學生也表示只是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過此類運動,事實上,自1987年攀巖運動開始傳入我國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攀巖運動總體上而言在我國是不斷擴大其群眾基礎的,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參加者的職業分布也越來越廣泛,年齡不僅僅局限于青年學生,但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我國各大高校中雖然已經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江西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江西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暨南大學等近100所高校開展有此類運動項目,但是只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三所學校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其他學校要么因為參加人數較少,要么因為相關物資緊缺,要么因為缺乏專業體育老師等原因,而使此類運動項目基本處于閑置無人狀態。
我國國家教育部2002年8月頒布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求全國各地的高校應該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并結合氣候、地域、場館設施等不同情況,考慮開展不同的課程科目,課程內容應該力求豐富多彩,為學生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使學生能夠以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快樂地進行終身體育鍛煉。
據可靠統計,在美國,登山攀巖運動的愛好者以每年53%的速度劇增,很多國家將攀巖運動列為所有學生和軍人必備的訓練課程之一,對于崇尚時尚和娛樂的年輕人而言,攀巖運動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狀態。在我國各個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開展攀巖運動具有很多重大好處,現分述之。
1 攀巖運動可以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什么教學科目,想讓學生采取較好的學習態度并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老師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假若學生對科目的學習沒有興趣或者對某門科目產生了厭惡感,那么他們就會采取厭學、遲到、無所謂等消極的態度,這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完成和學生身心發展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在當前的各個高校學習階段中,學生們一般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具有相當完善和穩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對事物產生了自己的看法、觀點和興趣愛好,在體育教學方面,有些體育項目過于單一、枯燥和重復,不符合他們追求新鮮和多變的性格特點,這種形勢發展下去必然會嚴重挫傷他們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而同時,攀巖運動是一種需要個人獨自在巖壁上完成的驚險動作,運動者需要具有良好的體力和強大的心理素質,不斷設計好前進路線,并克服障礙,整個過程中運動者都可以享受到挑戰自我并超越自我的完美體驗享受。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引進攀巖運動可以極大地滿足學生對于高技能體育項目的要求,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積極性。
2 攀巖運動是一種良好的競技體育項目
攀巖運動最初是用于軍隊中訓練士兵之用,后來在國際上迅速發展成為一項人們廣泛參加的比賽項目,1991年,由攀巖運動愛好者一手舉辦并成立的“亞洲攀委會”在香港成立,并于同年舉行了第一屆亞錦賽,爾后,我國各個地區相繼開始進行各種攀巖運動的比賽項目。目前,我國有很多高校開始組建自己學校的攀巖隊,并積極參加對外比賽項目,通過這種比賽,學生們不僅僅結交了和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也通過比賽傳播了自己學校的風格特色,此外,通過比賽,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促進了我國攀巖運動的不斷傳播和發展。比如,2005年在河北石家莊由石家莊經濟學院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就邀請了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斯、挪威的四個國家大學生參加,通過比賽,加強了中外交流。
3 攀巖運動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通過高校體育教學和鍛煉來幫助學生塑造強健的體魄是重要目的之一。從攀巖運動項目的特點來看,攀巖運動主要要求挑戰者以天然崖壁或者人工崖壁為附著物,通過一些石頭、巖點等,克服自身的地球引力作用,在各種高度和不同角度的崖壁上實現各種驚險動作,這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需要學生上下肢、手腳以及腰腹肌都發揮最大的力量,特別是通過攀巖運動,我們一般體育鍛煉中很少運動的小肌群、小關節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對身體各個部位能而言能幫助其實現最好的鍛煉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晨軍.對體育新課程的再認識[J].成功(教育),2009(10).
[2]毛振明.解讀中國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3]曹建民,張建.極限運動(二)攀巖運動[J].中國學校體育,20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