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各種環境及文化氛圍影響下,“90后”大學生是失范行為非常明顯,直接影響著社會穩定及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種失范行為關系著名族之未來。因此,探究“90后”的失范行為成為相關人士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闡述了“90后”大學生的基本特征,在該基礎上分析造成大學生失范行為的原因,并有針對性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失范行為 90后 行為規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239-01
2012年8月,某大學90后學生因在戀愛競爭中失敗而跳樓身亡。自從2008年第一批90后大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幾年之后他們成為了當今大學校園主體。按照常理,人從出生一直到走進大學,也經歷了風風雨雨,已經具備了相應的道德規范。但是從很多實例來看,這代大學生失范行為卻比比皆是。因此,探究90后大學生的行為規范具有實際意義。
1 90后大學生的特征
其實,每一代人都具有其自身特征,通過這些特征都會體現出這一代的個性,自然90后也不例外具備一定特征,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開放、熱情和沉默孤獨相并存。這一代大學生大都比較開放、熱情及充滿活力,且善于言談,但是極大一部分在熟人或者朋友前活潑、熱情,遇到陌生人大多比較沉默、不善言辭,給人一種清高之感。
(2)獨立性與依賴性相并存。90后大學生具備強烈獨立意識,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比較討厭老師、父母以及同學等過于干涉自己事情,但是這一代大多是獨身子女,從懂事起任何事情都是親人包辦,極少自己做事,因此各個方面都具備較強依賴性。
(3)缺乏責任感。90后大學生從小就在溫室長大,而且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認為全天下人都應該圍繞著他轉,逐漸就養成了自私、不關心政治、不關心別人等,遇到事情知考慮到自己,不具備應有的責任感。
(4)心理承受力差。因為90后大學生從小家庭經濟優越,物質上幾乎是有求必應,并且從小受到呵護與照顧,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在這種環境下逐漸長大的孩子,根本不能夠承受挫折的襲擊,一旦遇到挫折就感覺世界成為灰暗了。
(5)人際交往欠缺。這一代大學生缺乏應用自信心,社交中比較拘謹,而且較多考慮自己形象、自我為中心,喜歡過分要求別人,過度寬容自己而嚴格要求別人,因此造成彼此之間猜忌,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夠坦誠相待。
2 90后大學生失范行為原因分析
事實上造成90后大學生失范行為原因很多,不但有社會及學校因素,還有一些家庭因素,總體而言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2.1 社會的負面因素所影響
社會環境因素是造成90后大學生失范行為外部因素,因在大學時段學生逐漸形成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極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響。當今社會一些不良行為,讓這些學生耳濡目染,極易影響到90后大學生行為及道德觀念。
2.2 學校、家庭忽視誠信教育
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學校、家庭是培養他們誠實守信重要的場所,也是培養學生自身素質的陣地,如今雖然很多高校都將誠信納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但是教學中幾乎都趨向于原則化與理論化,根本沒有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這種說教式方式根本不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而家庭教育中多比較重視智力投資,根本不在意道德教育,甚至有一些家長還縱容孩子養成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在現實中只要孩子成績好什么都好,典型的一俊遮百丑。比如某孩子打了其他弱小孩子,家長還認為自己孩子有力氣,以后在社會上不會吃虧。過于偏袒孩子過錯造成個性較強、自私自利,逐漸就出現了失范行為。
2.3 自律意識較差
現在許多90后大學生也意識到了失范行為,也知道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他們談及到這種行為的危害頭頭是道、口若懸河,但是在行動上卻根本不符合所說,考試作弊、抄襲作業是家常便飯,這種言行不一行為體現出其較差的自律意識。還有一些學生從眾心態較重,人為其他人都自己這樣是順應潮流。這樣下去,失范行為越來越嚴重。
3 糾正90后大學生失范行為的對策
從90后大學生實況來看,其失范行為影響到社會穩定與發展,必須要結合實況采取合理的糾正對策。
3.1 加強誠信教育
誠信是開啟人們心靈的鑰匙,只有90后大學生心中有了誠信,才能夠改變失范行為,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而要實現誠信教育是一個較為復雜過程,需要所有人參與進來。社會、學校以及家庭都要做好誠信教育,各個場所各有側重各具優勢。
其一,家庭教育誠信是先導。家庭中誠信教育能夠塑造學生品德,直接影響著學生誠信發展水平、方向以及速度,家長要注意言行實現潛移默化作用。
其二,學校教育誠信是關鍵。學校要承擔思想政治教育主導作用,將誠信融合到思想教育全過程中。教學中要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結合實況讓學生得到震撼,比如選擇汶川地震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讓學生感到震撼和感動。
其三,社會教育誠信是要義。各個媒體應該大力宣傳與監督,通過一些實例闡述失范行為危害性,害己害人,從正面去引導學生認識到失范行為的錯誤性,只有認識到問題根源才能夠糾正。
3.2 通過制度約束
對于許多90后大學生而言,失范行為習慣已經養成了,如果要他們逐漸自己糾正過來,對于自覺性較好學生而言是可能的,但是對于自覺性較差學生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需要制定合理的約束制度,該制度涵蓋著人際交往、誠實守信、就業創業及失信處罰等等,對于一些失范行為還影響采取強制措施,比如考試作弊、偽造簡歷以及抄襲論文等各種行為,一旦查出就應該記載到學生個人信用記錄中,記載到他們檔案之中,成為他們一輩子信用污點,只有在嚴格制度約束之下才能夠真正糾正90后大學生的失范行為。
3.3 以健全的機制作保障
所謂健全機制保障包含必要懲罰措施,這也是糾正學生失范行為措施可靠保障。在現實社會中,出現了失范行為之后,一些人不但沒有得到應用懲罰反而名利雙收,成為了一些大學生收取名利的重要途徑,造成90后大學生心理不平衡而效仿。因此學校就應該健全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規范化引導與管理,對于失范行為要嚴肅懲罰,并且要付出高昂成本,采取強制性促使來糾正90后大學生行為,長久就形成習慣,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4 結語
總而言之,90后大學生所出社會環境和文化影響,極可能出現失范行為。因此,必須要依據90后大學生自身特征,進而分析造成他們失范行為的影響因素,結合實況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才能夠徹底糾正這種行為,規范他們一言一行,為社會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曲建武,楊秀香.大學生誠信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2]孫偉.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淺析[J].遼寧師專學報,2012(2):52-53.
[3]蘭卓,刁志萍.“90后”大學生學業誠信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的現代性維度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3).
[4]袁明鋒,鐘永叔.“90后”大學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