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瑕疵股權具有可轉讓性,在判定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時,應當從股權受讓人的主觀心理角度進行認定。
關鍵詞 瑕疵股權 轉讓協議 效力
對于何為瑕疵股權,法律上并沒有明確的定義。按照我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在設立時,出資人實際認繳出資,成為公司股東并享有股權。如果股東沒有實際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其出資義務,或在公司設立后抽逃資金等,其行為即構成瑕疵出資,形成狹義上的瑕疵股權。如何認定瑕疵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關于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是否能夠生效的問題,主要存在“絕對無效說”、“區分說”、“絕對有效說”、“可撤銷說”四種觀點。
一、絕對無效說
持此觀點者認為,瑕疵股權的轉讓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其理由在于:在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時,出資人若要取得股東資格,實際履行其出資義務是必要條件,出資人只有在實際繳納出資款后才有資格成為公司股東。若出資人未實際出資、或未完全出資、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資金,則意味著其并未履行其出資義務,不能取得股東資格,其自然不能享有股權。該學說是從根本上否定股東資格來否定瑕疵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認定瑕疵股權轉讓的協議為無效協議。
二、區分說
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人認繳出資份額的方式可分為認繳資本制和實繳資本制,認繳資本制允許出資人在公司設立時實際繳納部分出資,只要在約定時間內繳足其認繳的全部出資金額,即可成為公司股東;而實繳資本制則要求出資人在公司設立時即實際繳齊其認繳的全部出資金額,否則公司不能成立。持此觀點者認為,是否承認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有效應當視情況而定,若該公司屬于實行認繳資本制的公司(如依照我國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未出資的認股人不具備股東資格,不享有股權,其股權轉讓行為當然無效;而沒有在約定時間內繳足其出資的認股人,則只需承擔出資不足的責任,但仍然具備股東資格,其股權轉讓的行為應認定為有效。若該公司是實行實繳資本制的公司(如依照我國《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未出資或未完全出資的認股人均不具備公司的股東資格,不能夠享有股權,其股權轉讓行為則應認定為無效。
三、有效說
此觀點與以上兩種觀點相比較來說,其具有一定的理論支持,從各國的立法例來看,很多國家均或直接或間接地承認瑕疵出資人具備股東資格,允許其所持有股權的轉讓。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第 28 條第 3 款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足額出資即轉讓股權,受讓人以轉讓標的瑕疵或者受欺詐而主張撤銷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支持了此觀點。
持此觀點者認為,未出資的股東雖未實際履行其出資義務,但仍被登記為公司股東,而一旦被登記為公司股東,即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該股東享有股權,因此,其轉讓股權的行為應認定為有效行為,轉讓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從這個角度看,此學說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從受讓人權益的角度來講,在受讓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瑕疵股權轉讓必然會對受讓人的正當權益造成侵害。
四、可撤銷說
此觀點主要是從受讓人的主觀心態上著手,區別認定瑕疵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持此觀點者認為,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效力認定的關鍵點在于其是否對受讓人構成欺詐。如果受讓方不知道或不應該知道其受讓的股權為瑕疵股權,出讓方也未作出釋明,則該股權轉讓行為為欺詐行為,受讓方可以主張該協議無效或撤銷該協議;如果出讓方在簽訂協議前已經向受讓方釋明其出讓的股權為瑕疵股權,或受讓方應該知道該股權存在瑕疵仍表示愿意接受的,則該股權轉讓雙方均屬于自愿行為,應認定該股權轉讓協議有效。
筆者更傾向于“可撤銷說”。首先,在探討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效力問題時,亟需確認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出讓人是否具有股東資格。有限責任公司屬于商事主體,筆者認為,其股東資格的取得應當在《公司法》規定的范圍內遵循商事主體的公示法定原則,即股東資格應由公司成立時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的股東名冊確定,瑕疵出資不能成為否定股東資格的標準。因此,瑕疵股權是具有可轉讓性的。其次,在探討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效力問題時,還需注意轉讓行為所應當遵循的交易規則問題。筆者認為,在處理股權轉讓問題時,不應僵化地恪守商事交易規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商法雖然是民法的特別法,具有優先適用的效力,但我國公司法并沒有明確規定瑕疵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認定,因此研究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還要遵循《民法通則》、《合同法》等法律中的相關規定。第二,股權轉讓行為從本質上講,應屬于民事行為的一種,因為其并不具備“經營性行為”的特點,由其而產生的協議效力認定,筆者認為適用民法通則或合同法更為恰當。
筆者認為,瑕疵股權具有可轉讓性,在判定瑕疵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時,應當從股權受讓人的主觀心理角度進行認定,如果受讓方不知道或不應該知道其受讓的股權為瑕疵股權,出讓方也未作出釋明,則該股權轉讓行為屬欺詐行為,此時還應區分該欺詐行為是否對國家利益構成侵害,如果構成侵害,則應認定該協議自始無效;如果不構成侵害,則應認定為可撤銷協議,受讓人可以主張撤銷該轉讓協議。如果出讓方在簽訂協議前已經向受讓方釋明其出讓的股權為瑕疵股權,或受讓方應該知道該股權存在瑕疵仍表示愿意接受的,則該股權轉讓雙方均屬于自愿行為,應認定該股權轉讓協議有效。
參考文獻:
[1]趙旭東主編.公司法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奚嘵明.股權轉讓糾紛[M].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