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代理制度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在法律制度上的體現,其設立宗旨在于拓展民事主體的活動范圍,鼓勵交易。表見代理制度是代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確立表見代理制度的時間較晚,但是在理論和實踐中的探究卻十分豐富。本文結合學界觀點就其構成要件闡述筆者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 表見代理 構成要件 探究
一、表見代理及其性質
表見代理是指代理人沒有代理權,但善意第三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而與之為民事法律行為,其民事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行為。
表見代理在性質上屬于廣義的無權代理。表見代理的前提就是代理人根本就沒有代理權,但因為其有代理權的外部特征,從而使善意第三人與代理人發生了民事法律行為。而為了體現公平合理原則,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讓被代理人承擔了無權代理的法律效果。
二、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
表見代理是一種特殊的民事法律行為,它具有無權代理的特點,卻產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效果。因此,其構成要件如何確定,顯得至關重要,一直以來也是學術上爭議的焦點之一。目前,我國之所以未能形成統一的表見代理定義,大概其原因就在于此。表見代理制度因其具有側重于保護交易安全及善意第三人利益價值取向等特點,克服了以往代理制度過于強調對被代理人利益保護的弱點,自我國《合同法》明確規定以后,即受到我國理論界及實務界的一致認可。在表見代理構成要件的爭論中,主要是單一要件說與雙重要件說之爭。
(一)單一要件說
單一要件說也稱為“相對人無過錯說”,即表見代理的成立不以本人主觀上具有過錯為必要的構成要件,即使本人在該法律行為發生中沒有任何過失,只要在客觀上存在使相對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或者說對于代理權的存在產生錯誤判斷的情形,就可以成立表見代理。該說認為表見代理的成立只需滿足如下條件:一是外觀的授權表象(或稱為權利外觀),即代理人使相對人信任其具備代理權的客觀證明,不要求本人在外觀的形成上有過錯;二是相對人在主觀上必須是善意無過失的,他不知道代理人缺乏代理權,且這種不知是理性人的普遍判斷和選擇。 也就是說,無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只要從表面上看來已經足夠使善意相對人產生信任,那么該行為就是有效的,本人應當對此承受與有權代理完全相同的責任。
(二)雙重要件說
雙重要件說在國內首先由尹田先生提出,也被稱為本人有過錯而相對人無過錯說。雙重要件說認為表見代理的成立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本人的過失行為使相對人確信行為人有代理權
所謂本人的過失是指本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會使第三人誤信代理人有代理權,但未能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卻未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避免。如本人未將到期的授權委托書收回,或者口頭向相對人表示將授權給代理人。其中,本人的過失行為可以表現為“疏于通知”,如本人用通知或廣告的方式告知特定或不特定的第三人將以某人為代理人,雖然事后并未向代理人授權或者授予行為人的代理權范圍有所改變,但未將其以相應的方式通知第三人。另外,本人的過失行為也可以表現為沉默,如本人明知他人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無權代理,但不作或不及時向第三人做否認表示的;但如果是行為人以自己的行為使三人誤信其有代理權而不為本人所知,則不構成表見代理。如行為人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他人的證明材料而進行的無權代理,雖然第三人出于善意,但是本人對此并無過失,所以也不應成立表見代理。
(2)相對人不知也不應知行為人無代理權
相對人須為善意。如果相對人與行為人為民事法律行為時,早已明知行為人的行為是無權代理,或在當時情況下,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而未對行為人的身份及其代理權限予以必要審查,而導致相信其有代理權,則不構成表見代理 。
三、結論
通過對單一要件說和雙重要件說的分析,再結合表見代理本質上屬于廣義無權代理這一特點,筆者認為,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1、表見代理產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效果,因此,其一般要件也應符合有權代理的生效要件。即無權代理人自身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無權代理人所為的代理行為不違法,必須是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而且該民事法律行為必須是向第三人實施。
2、須代理人無代理權。這是成立表見代理的首要條件,如果代理人實際上擁有代理權,將屬于有權代理。所謂的無代理權,指為代理行為時無代理權或者對于所實施的代理行為無代理權。
3、須該無權代理人具有被授予代理權之表象。這是指該無權代理人存在所謂的“外表授權”,這是成立表見代理的根據。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法律行為,如果不存在外表授權,或者說該無權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不存在任何授予代理權的外表或假象,也不發生表見代理問題。
4、須相對人有正當理由信賴該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合同法》第49條所謂相對人“有理由”,應解釋為相對人“有正當理由”。雖然該無權代理人有被授予代理權的表象,如果未獲得相對人的信賴,則應屬于狹義無權代理,不能成立表見代理。
5、相對人基于此信賴與該無權代理人成立法律行為。即使相對人有正當理由信賴該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如果最終并未與該無權代理人成立法律行為,也不發生表見代理問題,只有在相對人基于此信賴與該無權代理人成立了法律行為,才可能發生表見代理問題。
注釋:
曹新明.論表見代理[J].法商研究,199(6).
馬原主編.中國民法教程[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204.
奚曉明.論表見代理[J].中外法學,1996(4).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