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師德師風是教師這一特殊職業群體在長期履行教師職責過程中積淀而成的道德觀念、品質、情感、行為習慣等因素的總和。良好的師德師風對于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加強師德和師風建設,促進優良學風校風,是高校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高校師德師風狀況有其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師德師風 職業道德 價值
現代高校教育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建制、有價值選擇的活動,本身蘊藏了倫理道德選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種道德化的工具性控制力量,其價值理性如果受到遮蔽則必然會引發倫理的失衡和人的異化。要實現教育活動理性合理的發展就得接受社會道德價值的定向和約束,從而自覺追求教育活動的倫理價值。目前,不斷深化的教育教學改革,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自律與他律并重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是當前高校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以師德師風建設的可持續性為前提,實現師生關系和諧發展關鍵在于要有明確的師德師風建設措施。研究當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狀況,契合了高等教育整體發展的道德訴求,這種契合也為高等學校的道德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一、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現狀
師德師風是教師道德行為的基礎,明確教師的道德倫理態度,可以為當前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解決提供思路。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方式和實地訪談方式,以問卷作為資料收集的來源展開了經驗研究。以黃石職業技術學院為個例,圍繞黃石地區高校當前師德師風現狀和存在問題,探討了高校教師和學生對師德師風建設的態度。倡導在教育活動中介入道德價值的維度,確立教育活動的價值規范,從而有效規避和治理教育活動中的一些負面問題。
(一)研究框架與方法
結合研究目的,調查主要通過問卷研究方式,經過單變量的描述性分析與多變量的數據分析說明當前高校師德師風的狀況,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保證了調查的客觀性。師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道德規范,體現了教師個體對社會道德的內隱的行為傾向和態度。教師因各種社會事物對自己的意義差異,會形成不同方向、不同強度以及從核心到邊緣地位不同的教育態度。越是核心的教育態度,對行為的主導作用就越顯著。認知論將這種態度看作是由認知、情感、意志及行為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問卷主要根據學生對高校師德師風現狀的認知、情感、意志及行為等四個方面的態度進行操作化,以探討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現狀。
本次問卷調查是以黃石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為對象。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978個,分布在該高校的各個專業和年級,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調查人群來源分布廣泛,有黨員、預備黨員、團員、群眾。專業領域從建筑工程、機械制造到電子電氣不等。被調查人群的分布廣,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通過SPSS軟件運算,本調查的可靠性alpha值為0.955。充分說明受調查者對高校師德師風狀況的態度。
二、調查研究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整體發展趨勢良好。教師的理想信念、價值觀主流積極向上,熱愛民族教育事業,普遍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積極鉆研教育教學方法,能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教書育人工作,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部分老師在為人師表、教學態度和關愛學生等方面的表現還不太好,甚至個別方面的整體表現在持續下滑。高校學生普遍對師風師德建設的內容認識模糊,不明確教師的道德價值取向。
從高校學生對師德師風建設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學生日常接觸老師較多,但接收到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和機制的信息則相對比較少,大多數學生只是聽說過師德師風建設,卻并不了解師德師風建設具體內容和措施,很少有學生能對師德師風和社會公德的內在聯系有全面的認知和了解。正因為相關理論和宣傳的缺乏導致部分學生缺失了解高校師德師風的相關渠道。其次,高校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和師德師風之間的關系認識還是十分模糊,教育主客體的倫理關系以及權利義務關系并沒得到普遍了解。問卷統計數據反應高校學生普遍認為有必要大力優化高校內部管理體制,建立師德師風的評價機制,大力開展師德教育,合理調整師資隊伍結構。最后,調查結果還顯示師德師風建設對于正確反映學生的根本利益和統籌兼顧高校師生的多元需求,遵循教育、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提高教學質量,規避教育活動中風險等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高等學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需要社會道德的配合和制約,這是世界性的發展趨勢。探討當前高校師德師風狀況是為高等教育的和諧有序發展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我們應從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內涵和要求出發,著重研究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現狀、發現規律性的問題。師德師風建設的終極價值應該是實現教育事業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學生、老師和教育事業的協同統一是師德師風建設的價值旨趣。面對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以提高教育質量來促進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和諧,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最終目標。
總之,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切實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保證。要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勇于實踐,努力把高校的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高等教育的發展證明教育離不開師風師德建設的護航,師風師德建設的調節和保障功能,既可以引導教育發展始終沿著為學生和社會造福的正確道路前進,也可以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建立和理順各種社會關系提供強大的動力,從而有力地推動我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海嬰,汪雅霜.三大職能考量下的我國大學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0,(03).
[2]劉超良,唐東陽.高校教師師德的調查與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06).
(作者單位:黃石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