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學歷教育的同時,還要根據市場的需求,結合本院校的特點,對大學生加強職業教育,使大學生轉變就業觀,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關鍵詞 職業資格 高新技術 職業鑒定 學歷教育 學分制
對高等學校工科大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就是在其畢業前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在學校的教學、實驗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對其在某一或二個工種(專業)上進行職業技能訓練,通過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考核、鑒定,給成績合格者頒發全國通用的職業資格證書,如何結合大學生的特點以及市場的需求更好開展此項工作,確實需要我們熱心此項工作的老師和管理人員不斷摸索改進完善。
一、提高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認識
一九九三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就明確提出,要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兩種證書并重的制度,一九九四年和一九九六年相繼頒布的《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中,對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將其上升為一項法律制度。一九九九年六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會實行學歷、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的高度重視。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資格認證制度,黨的十五大提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不僅需要培養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更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高科技專門人才是人才,高級技能人才同樣是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生力軍,是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
二、對大學生進行高新技術技能培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市場諸多事實充分說明對大學生進行高新技術技能培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基本上單憑一張高學歷證書闖天下,但目前市場上的需求與高等學校學生的培養之間如何銜接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方面,國內外科技飛速發展,國外的跨國公司的進入,大量高新技術、先進管理模式的實現,使得技術技能兼備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人才市場最迫切的需要,企業中高級技工、技師的短缺,使制造企業很難創出國際市場的名牌的產品,如果不解決我國勞動者的勞動技能水平,所謂的制造大國根本無從談起,更不用說參與國際競爭了。
另一方面,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動口不動手”和上崗磨合期長的缺點。深圳到內地招聘高級技工也越來越困難,因為這些人在內地也很搶手。按深圳某大型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話說,一些大學生,雖然學歷高,專業也對口,但用起來就是不順手,究其原因就是學歷高但缺乏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不光深圳有這些現象,全國也存在類似情況,全國高級技能人才缺口大,特別是NC操作技術人員更缺,可見我國的勞動市場對掌握高新技能的人才有很大的需求。
三、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少,屬于精英教育,大學畢業生都是國家干部,國家的人才,由國家分配工作。而現在是市場經濟,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高校的招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就業形勢將日益嚴峻,因此,大學生應盡快轉變“大學生就一定從事白領工作”這一傳統觀念,高等學校培養的是普通勞動者,作為普通勞動者就要到就業市場自主擇業,所以,在普通高等學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是非常必要的。
四、高等學校要結合本校的特點面向市場開展培訓工作
1、高等學校進行的職業技能培訓內容要有別于以往的普通工種。傳統意義上工種注重操作,對理論知識要求不高,一般在技工學校即可完成。而現在高校所開展的技能培訓則不同,應該是目前市場急需的掌握高新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內容更多是當今較為先進的技術工種,因此要求學生有比較寬厚的知識,除了專業方面的知識外,還要掌握計算機特別是計算機軟件方面的知識。如:NC加工中心操作,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能,計算機調試、快速成型機的操作等都與計算機結合較為緊密,如果沒有相關理論知識作鋪墊是無法掌握的,大學賦予職業培訓更高層次的內容。
2、更好地體現特色。市場上人才的日益競爭,特別是一般高等院校在綜合實力上與重點大學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只有辦出特色才能在人才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在理論教育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掌握一定高新技能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3、職業技能培訓要與學生自己的專業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在理論上,學生通過本科學習,已經很好地掌握了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無需再詳細的講解,只需花少量時間復習即可。由于本科學生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實驗和實踐環節上沒有足夠的重視,往往學生眼高手低,動手能力較差,因此,技能培訓很好地彌補了學生動手能力差的弱點,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五、如何保證職業技能培訓質量
堅持為學生服務,為企業服務的思想,必須時刻牢記社會效益第一,質量第一的原則,必須堅持嚴謹的工作作風,堅持標準,尊重技術,嚴守規范,保證質量。
1、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考評員隊伍,選定本單位有實踐經驗教師參加考評員培訓班學習并取得考評資格,保證了此項工作的權威性。
2、利用現有的設備,實行實驗室的全天候開放,在保證學校教學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向參加培訓的學生開放。做到一人一臺機,按照老師的要求逐步完成培訓內容。
3、嚴把考試關。在考評過程中,一個工種必須由三個考評員參加考評,根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職業鑒定中心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理論和操作考試,特別是在操作考試中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逐項檢查評比打分。
六、將職業技能培訓納入教學培養計劃
將職業技能訓練納入教學培養計劃是為了更好地推廣此項工作。給學生充分自由選擇的權利,并將技能訓練的職業名稱作為任選課計入學分,凡通過理論考試合格,操作考試合格,取得了省勞動廳和社會保障廳頒發的職業資格中級證書者,根據專業工種的學時和難易程度一個工種計1~2學分。
在高校推行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制度,旨在加快培養大批既有理論知識,又掌握職業技能,熟悉行業管理并具備一定綜合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該制度的實行,可以使大學生結合專業提前學習,了解專業當前的生產要求,縮短上崗適應期,對避免教育資源浪費和完善勞動力市場運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推行職業資格鑒定,可以促進大學生主動適應人才市場要求,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其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也可以促使高校進行教學課程改革,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為新生勞動力市場提供真正高素質的后備力量。
七、技能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院是湖北省勞動廳核準的省職業技能培訓考試點,我們一方面堅持對在校生的正常本科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在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也有不少成功的嘗試,近幾年來,我院在湖北省勞動廳的指導之下,根據我院的現有條件,從1997年12月開始對本院四年級的學生進行電加工操作和可編程控制器應用的技能培訓,經歷了這次嘗試以后,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由于參加培訓的學生都是應屆畢業生,因此對他們的就業也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同等條件下,就更顯現其競爭力,據學校招生與就業處反饋的信息,凡取得雙證(學位證、技能證)的學生就業率為100%,經過了多年的培訓以后,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收集了一些培訓資料,更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搞好這一工作的信心。感謝機電與建筑工程學院院級科研項目提供資助。
參考文獻:
[1]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在職業培訓工作中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若干意見,1999.9.
[2]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業資格證書核發與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1999.5.
[3]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與技術基礎[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5.8.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機電與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