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理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應當客觀、適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則是實質法治。本文梳理了該原則在英美和大陸兩大法系中淵源和含義,并對我國合理行政原則的內容做了詳盡的闡述。
關鍵詞 合理行政原則 公平公正 考慮相關因素
合理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應當客觀、適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則中所講的合理,指的是符合最基本的、最起碼、最低限度的理性,而不是十全十美的、盡善盡美的理性,即符合一個理智健全的普通人所應當達到的合理與適當,并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一、合理行政原則的內涵
(一)合理行政原則的淵源
英美法系上合理行政原則起源于1598年英國的魯克案,在該案判決中法官寫道:“盡管委員會授權委員們自由裁量,但他們的活動應受限制并應遵守合理規則和法律原則。因為自由裁量權是一門識別真假、是非、虛實、公平與虛偽的科學,而不應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愿和私人感情行事。”此后英國法院在各種類似的案件中不斷地發展和豐富著合理行政的原則,使合理行政原則,不僅控制行政機關行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調整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還調整議會授權委托立法的行為。
大陸法系上合理行政原則起源于德國,其淵源可追溯到19 世紀末期的一些司法宣告之中。普魯士最高行政法院援引合理行政原則來審查在法律領域中或有關程序事務方面警察機關自由裁量的權力。像普魯士法院一樣,德國法院沒有使法院制定的這種原則建立在不合理地行使權力的諸如立法禁止令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種更重要的、更科學的關于行使自由裁量權之目的、方法、理由及效力關系的基礎之上,形成了適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和比例原則三項內容。后來日本的行政法受到了德國的影響。
我國行政法合理原則的確立深受英國合理原則理論的影響,其內容差不多全部為我國所吸納。后來又受大陸法系,特別是德國行政法的影響,把比例原則,橫平原則等吸納為合理原則。
(二)合理行政原則的含義
英國采用的是逆向測定法,即從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不合理運用角度考慮,進而得到自由裁量的合理性標準。德國把行政合理性歸納為三項基本原則:一是適當性原則,指行政行為是否能夠達到實際目的。如果手段根本無法達到目的,就是違反適當性原則。二是必要性原則,指行政主體在若干適合用于實現法律目的的方法中,只能夠選擇使用那些對個人和社會造成最小損害的措施。三是比例性原則,該原則要求適當地平衡一種行政措施對個人造成的損害與對社會獲得的利益之間的關系,也禁止那些對個人的損害超過了對社會的利益的措施。
我國學者對合理性原則的含義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類觀點認為合理性原則應包括以下內容:(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盡乎情理。第二類觀點認為行政合理性原則除了上述內容外還應補充第四點基本要求,即行政程序公正合理。第三類觀點認為合理性原則在現階段主要包括下列具體要求:(1)行政主體及其行政人必須在法定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范圍內進行行政行為,越權無效;(2)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必須保持相當的合理性;(3)嚴重違反合理性的行政行為構成濫用職權。
二、合理行政原則的內容
我國通說認為,合理行政原則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公平公正、考慮相關因素、比例原則。
(一)公平公正原則
從詞義上講,公平,意思是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意思是公平正直,沒有偏私。從法律上講,公平公正原則要求行政機關中立,不偏私,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不歧視。對同等情況應給予同等的對待,不同情況應區別對待,同時不得恣意地實施差別對待,遇到相同的情況需要作出差別對待時應給與合理的解釋和理由。公平公正原則還要求行政機關要切實保障當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聽證權利,保障當事人獲得救濟的權利等。
(二)考慮相關因素原則
考慮相關因素原則最早提出是在1890年英國。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律規定的相關因素不是窮盡性的,只要行政裁量決定作出過程中考慮了不相關因素,且這種考慮已對裁量結果產生了實質性影響,該裁量決定即是無效的,應該被撤銷;如果法律已經明示地窮盡列舉了所有必須考慮的相關因素,沒有自由裁量余地,行政機關考慮了不相關因素或沒有考慮相關因素,則違反了法律的規定,該裁量決定無效,應該被撤銷。
在我國,考慮相關因素要求行政機關在做出行政決定以及實施行政管理時,必須經過仔細考量,要正確、合法地行使行政自由量裁權,只應考慮與法律目的相關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與法律目的不相關的因素。
(三)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即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保護相對人的權益,如為實現行政目標可能對相對人權益造成某種不利影響時,應使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內,并保持二者處于適度的比例。
比例原則要求:適當性,在行使行政裁量權時選擇的手段須有助實現行政目的。必要性,即行政機關須在所有能實現行政目的的方式中選擇對私人權益損害最小、影響最輕微的方式。均衡性,行政目的涉及的行政公益這種利益實現與采取某種手段涉及的利益支出之間應合乎比例。
我國通說認為,合理行政原則是對合法行政原則的延伸和擴展,合法行政原則是形式的法治,合理行政原則是實質的法治。因此,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力時既要遵守合法行政原則,又應堅持合理行政原則。
參考文獻:
[1][英]威廉·韋德著.行政法[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64
[2]陳新民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M].臺灣三民書局,1996:256
[3]毛雷爾著,高家偉譯.哈特穆特[M].德國行政法學總論,法律出版社,2000: 134,212-222.
[4]羅豪才著.行政法學[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