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有關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犯罪的問題不斷涌現,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審計機關是憲法賦予的我國綜合的經濟監督機關,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力量,審計機關的“審計風暴”使許多貪官落馬,其工作成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其工作人員的犯罪引起的社會關注度也相當的高,社會影響十分的廣,審計機關形象的受損度也相當大,為此,探尋一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持審計隊伍的純潔性和廉潔性顯的至關重要。本文筆者試從預防的角度探尋解決的方法權供參考。
關鍵詞 審計機關 內部 職務犯罪 預防
一、職務犯罪釋義及預防職務犯罪必要性釋讀
(一)職務犯罪釋義: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濫用職權、不認真履行職責或放棄行使職責而危害國家機關正常活動及其公正、廉潔、高效的信譽,致使國家、集體、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是引起惡劣社會影響的行為;審計機關作為政府的組成部門,負有履行行政執法的職責,其工作人員在履職的過程中因履職不當或是不認真履職將觸犯相應的刑律。
(二)預防職務犯罪必要性釋讀:2013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預防職務犯罪出生產力”的論述,精辟的概括和總結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要意義;我國的審計機關是憲法賦予的綜合的經濟監督機關,擔負著從源頭上懲治和預防腐敗,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職責;但是,任何有審核權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潛在的審計職務犯罪人,近年來審計機關工作人員時有發生的職務犯罪引起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同時也把審計機關內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必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凹顯出來;為此,審計機關要把“預防職務犯罪出生產力”作為審計系統內部預防工作的出發點和價值追求,把推動制度建設作為審計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核心內容,以審計系統內部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為抓手進一步推動審計工作的創新發展。
二、審計機關內部職務犯罪的成因
(一)制度和體制原因
1、外部對審計機關的監督困難重重,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在我國,審計機關就自身的工作直接向政府首長負責,其他機關和社會公眾對其工作過程、結果等無法進行實質的監督,雖有紀檢監察機關的黨內監督和檢察機關的執法監督,但是這兩項監督都是在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情形已完成的情況下才開展的事后監督,缺乏前瞻性。
2、審計機關內部監督機構形同虛設。在現有審計機關的編制構架中設有紀檢組,紀檢組的工作職責就是對內監督和查處內部的工作人員違法亂紀的情形,但是,在現在的編制結構下,紀檢組組長作為局黨委成員還要具體負責分管業務工作,在此情況下,自己監督自己是不可能的,設此機構的初衷和目的根本沒有達到成。
3、審計機關內部制度建設滯后,制度落實不到位。
近年來,審計機關內部制度建設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制度建設滯后性的弊端還未得到實際解決,制度存在漏洞缺陷;超前性、實效性差等制度漏洞為審計人員職務犯罪造就了可乘之機;還有是制度執行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了審計人員對自己或者是本單位有利的制度就落實,約束的制度就搞“暗箱操作”或“變通處理”,為權力濫用、權力尋租等行為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平臺”。
4、審計機關內部權力配置不科學,缺乏制約。
目前,審計執法權配置沒有按照新財政改革要求實行審查、管理、檢查、復議四分離的模式,權力集中的情形沒有徹底改進,內部權力相互制約力較弱。
(二)審計干部的個人原因
1、個別干部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理想信念喪失,私欲膨脹。
當前,特權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意識形態還存在,在這些腐朽思想的影響下,一些審計人員理想信念動搖,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他們將公共權力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貪污受賄,營私舞弊,最終走向墮落和毀滅的深淵。
2、個別審計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不牢、對職務犯罪的認識不深。個別干部認為:只要不私揣腰包就不是犯罪、拿點小恩小惠也不是犯罪,這樣,從少到多,從零到多,許多審計干部在不知不覺中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的認為工作干好不干都一個樣,工資一分不少照拿、得罪人不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這些思想導致了失職瀆職行為的大量存在。
三、如何搞好審計機關內部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
(一)要關口前移、筑牢審計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不斷增強審計干部的自律意識
預防審計干部職務犯罪的基礎性工作就是教育,因此,要將審計干部廉潔從業教育納入到審計干部的常規培訓中,要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多種媒介平臺進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審計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不斷增強他們的廉潔意識,爭取從管總的思想上解決問題。
廉政文化是清正廉潔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它為預防職務犯罪提供了堅實的精神動力,它以豐富的內涵和多彩的表現形式開辟了持久的文化魅力新路,因此,審計部門要以廉政文化建設為抓手,堅持不懈的推進廉政文化建設,讓廉政文化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從而在審計系統內形成以清正廉潔為榮、以貪贓枉法為恥的風尚,為筑牢審計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
健全的監督制度是預防審計人員職務犯罪的根本保證,審計系統要以審計執法規范化建設為契機,不斷健全和完善審計系統內部的制度建設,對已過時、不實用的制度要廢除、有矛盾的制度要重新整合、有缺陷、漏洞的制度要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要使監督制度的原則性要求更貼近實際,把抽象的條文明確化,從而有效發揮制度的規范作用,切實做到對事不對人,用制度管人。
(三)徒有制度不足自行,尤在落實,要強化監督制度的落實
光健全制度是不夠的,要保證制度落到實處。要樹立制度的權威,讓每個審計干部具有制度權威意識、按制度辦事意識、依法用權意識;同時在制度的執行上要堅持“人人平等”原則,無論誰肆意踐踏,都要進行相應懲治,切實做到權責一致、賞罰分明。
(四)完善監督機制,切實發揮內設紀檢組的作用
各級審計機關的領導要高度重視審計機關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要定期聽取匯報,指出重點,提出要求,要幫助紀檢干部排除干擾和困難,要加大紀檢組對各業務部門的監督力度,紀檢監察干部則要敢于堅持原則,敢于同各種違法違紀現象作斗爭;同時,審計機關也不能閉門工作,要邀請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進行評議,把審計工作置于陽光下運行。
(五)完善獎懲機制,加強審計執法檢查
審計部門容易滋生腐敗的源頭,主要是審計實施、審計處理處罰和內部人、財、物的管理,因此,我們要找準問題的關鍵,在這方面下工夫,我們要抓住這些重要部位和對象,創新手段,加大預防和治理的力度;重要崗位要定期進行輪崗;要形成硬性監督措施,對個人的工作要納入專項檢查、全面落實崗職體系,開展日常監督、崗位監督和專項監督;要開展執法監察,對審計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把執法監察滲透到審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督,杜絕“關系審計”和“人情審計”現象的存在。
預防審計干部職務犯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艱巨的任務,任重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只要做到立足實際、重在預防、意在治本、著眼教育、關口前移、加強防范、長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3]預防職務犯罪出生產力[N].]檢察日報,2013年3月.
[4] 谷永優,貨慶華.財政違法行為審計處理處罰守則[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