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外語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學習外語語言知識、方法技巧固然很重要,情感因素也會影響外語的學習。分析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者的影響,能幫助學習者找到更好的學習外語的方法,使學習外語的效率大大提高,從而增加學習者的自信心。
關(guān)鍵詞 情感 語言 學習
英語作為一種獲取各種專業(yè)知識和信息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它又在基礎(chǔ)學科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語言學習的關(guān)鍵在于學,不是在于教。世界外語教學的研究早已從如何教轉(zhuǎn)移到如何學上了。學習者能夠自覺自主地學習,才是學習的根本所在。但是,有些學習者在外語學習上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其實,學習外語除了語言知識的學習,技巧方法的掌握以外,對影響到外語學習的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也是很有必要的。學習者可以通過對影響外語學習的因素的分析,找到更好的適合自己的語言學習的方法,從而增強外語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大量的合適的語言輸入,并不等于就可以學會第二語言,還要考慮學習者的內(nèi)部的心理因素。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如學習動機,對語言的態(tài)度,學習者的自信心和情緒等。這些因素克拉申稱之為“情感因素”。它們對語言輸出有著過濾的作用,從而制約著學習者接收輸入的多少??朔麡O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學習者潛能的發(fā)揮,提高學習的效果。翟爾斯認為學習動機是學習外語的決定性因素,動機強,學習能力就強;動機弱,學習能力就弱。國外英語教學專業(yè)的研究表明,英語學習效果的70﹪取決于學習者的學習動力。而學習動力與學習的動機,即為什么而學是緊密相連的。學習外語的人的學習動機不是天然的,原發(fā)的;因而學習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為了升學,求職,科研,出國進修等。如果說母語學習是本能,是主動的,是內(nèi)在因素起作用,是沒有退路的;那外語學習的目的是選擇的,是被動的,是外部因素在起作用,是可以半途而廢的。特別是學生群體,他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學,是被動的。所以他們的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的影響就更明顯些。
因此,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時常問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外語,外語學習的成果會給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哪些改善,或許有助于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對于自信心不強的學生來說,放棄外語學習的想法會更強烈。從事外語教育的工作者應(yīng)該意識到積極的情感因素不僅有助于學習,而且有利于身心發(fā)展。比命令、懲罰更能促使學生成功的是好奇與渴望,是那些潛在于學生內(nèi)心的學習動機。正如如果想教會人造船,首先不是教他們各種具體的制造步驟,而是喚起他們對遙遠大海的渴望。針對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態(tài)度,一方面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讓學習者有好奇心和新鮮感,有持續(xù)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調(diào)整學習任務(wù)的難度,讓學生經(jīng)過努力后能得到學習英語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總之,教師應(yīng)該多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手段想方設(shè)法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設(shè)計注重形象、生動、有趣,有效的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借助于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外語教學,也能大大增加學生學習外語的樂趣,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氣氛中不自覺的學習英語知識。因此,教師應(yīng)該充分考慮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以期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語言的學習過程是復雜而漫長的,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外部和內(nèi)部因素的影響。學習者及教育者應(yīng)當意識到這些影響因素的存在,并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習者外語學習的動機;注重學習者的情感因素,以達到更好的學習語言的目的。只有真正喚起了學習者自身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過程才有可能長久的持續(xù)下去,才能真正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