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就英語教育專業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造成中高職銜接不當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英語教育 中高職 銜接 一體化
一、前言
當前職業教育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如何打通升學立交橋,實現中高職銜接,探索人才培養一體化,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體系。中職與高職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二者缺少多層次的溝通與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中高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培養目標定位不明、課程設置重復、課程標準不盡合理,教材選用不合乎規范等現象。為此2011年9月教育部提出“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所以,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這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結構、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英語教育專業培養目標
英語教育專業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教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第一線的需要,并能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從事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教育教師。同時掌握英語教育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本專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等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懂得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具備基本的教學工作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三、英語教育專業中高職銜接問題
英語教育在中高職銜接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目標方面
目前,我國同類專業的中、高職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之間沒有依存性。英語教育專業也是如此。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而中職教育培養的是一般技能型人才,在培養目標上,他們彼此獨立,互不接壤,沒有將普通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進行很好銜接。而中職教育更傾向于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從而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因此,中職教育在培養學生過程中輕基礎、重專業,輕理論、重實踐,輕理解、重操作,這種輕重比例失調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高職教育中更廣、更深的理論學習,更達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二)課程設置方面
在課程設置方面,英語教育專業在中高職銜接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1、中高職課程內容重復率高: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兩個階段的課程標準不同,學生的層次也不同,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有所區分,有效溝通,相互銜接。目前,在課程設置方面,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各自設置自己的專業課程,選擇課程教學內容,他們之間缺少及時有效的溝通,因此,造成一些專業課程在中職學過,到高職階段重復學習內容的現象。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更主要的是造成中高職教育資源的浪費。
2、一些基礎課程先天薄弱:中職生升入高職院校后,他們普遍感到學習文化基礎課比較吃力,尤其是數學、英語等基礎性課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很多中職學校重技能輕文化,重操作輕理論,同時也反映出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差異。
3、基礎技能訓練重復上演:在實習訓練與專業技能培養方面,高職與中職理應體現出層次內涵上的差異,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很多高職院校技能訓練定位低,中職學生升入高職后,有些實踐訓練項目與中職相差不多,學生經常是重復中職時的技能訓練。
4、在教材選用上,缺乏科學、規范的標準:在教材審核方面,部分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不夠嚴格,對教材的選用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尤其是在中高職溝通不暢的情況下,中高職的專業理論課程重復現象普遍,甚至在不少專業和學科,采用的是同一本教材,這也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英語教育專業中高職銜接對策
中高職教育要遵照整體性和有序性原則,形成中、高職的合理定位,統籌安排教學計劃,做好教學方面的銜接與溝通。更重要的是,為發揮中、高職的系統整合功能,應打破一切舊有的框架限制,積極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制度革新。
(一)培養目標銜接
中、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上具有如下共性:職業性、實用性、技能性特點。培養目標的確定取決于行業的職業崗位的不同要求及相應的職業規范,中等職業學校著重培養普通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職業院校著重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課程設置銜接
1、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要實現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銜接,在制定中、高職銜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就要聘請中職院校的相關專業教師和一些相應行業企業技術人才以及高職教師全程參與,共同探討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就業崗位和在中、高職兩個階段應具備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構建符合中高職特點的課程體系,確定符合三方共同需求的教學內容。
2、課程體系銜接:根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要求,系統構建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由淺入深,合理搭建,逐漸形成中職課程重基礎,強應用,讓學生初步建立職業概念;高職課程重實踐,強創新,鼓勵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場景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實踐性。
3、課程內容銜接:在制定相互銜接的課程標準時,高職要與中職合作,共同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既要避免中、高職課程內容的重復,又要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從而真正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高職階段注重學生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全面培養,合理的課程內容的銜接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4、教材的編寫和選用銜接:要實現授課內容的銜接,具體體現在教材的銜接,這就需要中高職教材進行統編。教材的編寫要充分依據綜合性課程的內容,設計許多不同的教學單元,明確哪些知識是中職需要使用的,哪些知識是高職必須具有的,層級分明,避免重復。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2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構建英語教育專業中高職教育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項目編號:GZC1212044)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1-07-29.
[2]俞啟定.對口招生:中高職銜接的關鍵所在[j].教育發展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