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年輕人而言,如果誰能進入公務員隊伍,莫過于當今最大的幸事。每年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使出吃奶勁頭去迎考公務員,已經成為現階段求職舞臺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其難度絕對不亞于考取碩士甚至博士。
公務員隊伍是國家權力實施的具體執行部門,社會地位不言而喻,但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以及我們國家的性質,公務員又是為公民服務的平臺和窗口,接受公民的監督。在這個隊伍里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恪守職責,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地辛勤工作。否則就不配做一名國家公務人員,不配獲取納稅人貢獻給國家的財富做報酬。然而現實中,卻有那么一部分人,恰恰背離了這些原則,其所作所為令人汗顏,更令人憤怒。
最近廣州市紀委監察局與市直機關工委抽查發現,上班時間政府工作人員存在不作為現象。這些“其樂融融”,過著“優哉游哉”日子的國家工作人員,喝著茶水,用著公家配備的電腦,在辦公室里玩QQ農場、QQ牧場、QQ餐廳或麻將、撲克等游戲,查看股票行情間或還進行交易。已有35名情節惡劣者被開除。
無獨有偶。幾年前溫州有57名工作人員因考核不稱職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其中市財政局一名工作人員,因上班看小說被辭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一名工作人員,上班看股票網站、玩QQ游戲,被行政告誡6個月,扣發獎金2000元,年度不得評優。太原市、廈門市經有關部門暗訪,均發現了一些上班時間玩游戲、炒股票等現象,也發現了辦事拖拉、推諉扯皮、對群眾冷漠、敷衍了事,以及脫崗、虛崗、串崗、私崗等不正之風,有關紀律監察部門分別對當事人做出了處理。有的丟掉了“飯碗”,有的被責令檢查,有的待崗學習,還有的誡勉談話等等。
廣州、溫州也好,太原、廈門也罷,盡管處理的人員情況寬嚴程度不盡相同,但反映出的都是一個問題,那就是一些國家工作人員不履職,不作為,拿著工作當兒戲。
公務員隊伍如此難進,照理說進去的人應該倍加珍惜才對,但為什么會出現如此讓人痛心又憤慨的問題呢?這確實值得深思。
承不承認,公務員是目前公認的“鐵飯碗”、“鐵交椅”,盡管公務員法規定得很清楚,違反公務員條例,要受到相應的處理。每年也確有一定數量的違紀者被清除或受到其他懲戒。但與體制外比較起來,其處置的范圍,力度還是相當有限的。回想一下,一個市或縣機關,一年平均下來,各部門背著“處分”的人有幾個?而一些體制外的單位,被炒“魷魚”是家常便飯。
公務員行使國家權力,會使一些人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長此下去,以為權力就應該為我所用,為我所使。你想辦事,要隨我愿,高興就積極辦,不高興就推諉拖拉,甚至刁難。你有意見奈何不了,投訴舉報,一堆理由在等著。不是什么大原則問題,加上一些領導“護犢子”,不愿得罪屬下,根本動不著“筋骨”。時間久了,更不在乎了。為什么有些人敢在上班時間打撲克玩游戲,很重要的心理作用,是自己把自己看做了特殊階層。既然特殊,上班玩玩樂樂又算什么?
個別公務員膽大妄為,肆無忌憚,毫不在乎,還有一點不能不承認:工作任務分配旱澇不均。有的忙死,有的閑死。忙的“昏天黑日”,閑的“無所事事”。有上進心的主動要求任務或者借機學習充實,但碰上沒有進取心的,正中下懷。
公務員的行為,從小處看,只是一個單位的形象,從大處看,就是政府的形象。一些老百姓罵娘,很少針對某個具體人,更多的是對著政府。其實政府沒得罪他,得罪他的是政府里的某一個執行者。這就是公務員不作為帶來的后果,這種后果帶來的是什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