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頗為輝煌的PC市場正在經歷快速萎縮:PC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即使輝煌如微軟,如今也不得不在PC日漸式微之時尋找新出路。“后PC時代”已加速到來。
“宣布吧——PC卒于2013年5月28日。至少,來自IDC的證據如此顯示。”5月30日,當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向下修正了對逐漸衰落的PC市場的預期,以反映今年一季度PC銷量的超預期大幅跳水時,福布斯中文網如此宣稱。
曾經頗為輝煌的PC市場正在經歷快速萎縮。近日,市場知名研究公司Gartner和IDC又一次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滑11%,這是PC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
現在說PC已死也許是夸大其辭了,但事實上,即使輝煌如微軟,如今也不得不在PC日漸式微之時尋找新出路。“后PC時代”已加速到來。
微軟PC路愈行愈艱
一宣布CEO辭職,公司股價立刻大漲8%,被稱為微軟“超級銷售員”的微軟CEO鮑爾默看到這一幕,不知心中作何感想。相比在移動互聯網中大踏步前進的蘋果、三星、谷歌等公司,如今的微軟已經成了一個“移動”困難的泥足巨人,不復當年在IT領域叱咤風云的威風。
在鮑爾默過去任職的13年間,微軟的營業收入從2000財年的229.6億美元增長至2013財年的778.5億美元,凈利潤則從2000年的94.2億美元提高至219億美元。遺憾的是,資本市場,投資者似乎并不買賬,2000年微軟的市值一度超過6400億美元,比現在蘋果的市值還要高出不少,而如今微軟的市值只有不足2900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果2000年你就持有微軟的股份,你的資本將縮水50%以上。而競爭對手蘋果卻從2000年市值不足50億美元,達到2012年的6235億美元。
7月19日,因財報業績不佳,微軟股價暴跌,市值一天之內蒸發近340億美元。有分析說,這次暴跌主要是由于科技界改變航向,蘋果iPad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搶占PC市場,微軟PC銷量驟減所致。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移動設備的大發展,PC與移動智能終端的競爭日益激烈。微軟不得不在PC日漸式微之時尋找新出路。
對微軟和鮑爾默而言,在移動互聯網的布局上錯過了最好的時機。目前,微軟有WindowsPhone操作系統,推出自己的Surface平板電腦。這款被寄予了微軟很多移動互聯網夢想的產品,過去一年的銷售收入只有8.53億美元,不及蘋果iPad一個月的銷售數據。
如今,微軟正面臨市場嚴峻挑戰,微軟在努力提升在線服務營收與必應(Bing)市場份額的同時,正以最快的速度投身到智能移動終端的發展潮流中。Windows手機與正在研發中的新型游戲機Xbox One或成微軟的救命稻草。微軟的未來之路仍然充滿變數。
PC市場快速萎縮
壟斷者的困境,某種意義上標志著PC時代的沒落。
“個人電腦市場正在經歷史上時間最長最嚴重的下滑。”業內人士分析說,相比去年同期,全球所有地區的PC出貨量都在下降,其中,亞太地區已連續5個季度出貨量下滑,歐洲、中東、非洲市場則出現連續兩季度兩位數下滑,“這種萎縮的速度還在加快。”
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將當前的PC市場形容為“有史以來最嚴峻”。盡管已躍升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腦廠商,聯想的傳統PC銷售規模也出現了明顯下滑:今年二季度其筆記本電腦銷量下跌12.9%,臺式電腦的綜合銷售額則下跌2.8%。
其他電腦廠商銷量更是下滑顯著。以西歐市場為例,來自Gartner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惠普PC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0%,戴爾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4.7%。
根據Gartner的預計,今年全年臺式機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傳統PC的出貨量將下滑10.6%,銷量可能只有3.05億臺;IDC則預計全球PC市場銷量將下滑7.8%。
PC市場緣何萎縮?原因顯然,相比笨重的PC,越來越多的用戶偏好平板、智能手機等觸屏類設備,人們意識到,日常運算比如訪問網頁、使用社交網絡,發送郵件等,并不需要太多計算能力和本地存儲,他們可以選擇擁有更長電池壽命,響應更為及時的智能終端。
即便是在對PC計算能力要求較高的商務領域,一些新技術、新解決方案的研發者也開始以“PC革命者”的角色活躍于市場,也在進一步加快人們拋棄傳統PC,轉向使用便攜式智能終端的步伐。
在北京的中關村,一些中小企業在電腦需要更新換代時,就不再選擇購置PC,而是購置服務器,借助云桌面技術,以硬件要求很低的終端來達成與PC完全一致的使用效果。
據從事云桌面技術開發的云巢科技CEO周濤介紹,云桌面技術是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式:企業數據的計算和存儲都在服務器上進行,用戶終端上顯示的僅僅是服務器上傳輸過來的圖像變化量,有效提高了企業IT系統安全系。
不僅如此,“這項新技術還能大大節省企業IT開支,平均每個用戶成本僅相當于PC成本的1/6、能耗也只有臺式機的1/5。”云巢科技產品經理羅然說。
據了解,不僅是國內的云巢科技,分別在美國納斯達克、紐交所上市的思杰、威睿等公司也開始在中國市場推廣類似云桌面的虛擬PC技術,而包括民生銀行、國家電網在內的IT技術運用大戶也正在醞釀采用這些新技術以提高IT系統效率和安全性。
將改寫多行業生態
據專業研究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首次超過筆記本電腦。而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據世界出貨量的1/4達到26.5%,成為全球智能機出貨量最大的國家。
據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情況看,規模依然頗為龐大的PC市場還將進一步急速萎縮,而“后PC時代”將加速到來,隨之出現的,眾多行業生態格局將被改寫。
在硬件領域,盡管十分艱難,但傳統PC廠商將不可避免要盡快向便攜式智能終端以及移動互聯產品領域轉型。此前,聯想就已宣布要向PC+轉型,其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銷量今年二季度就大幅上升105%,且銷量首度超過其PC銷量。
而據IDC測算,今年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將在去年出貨量1445億臺的基礎上增長59%到2.293億臺,到2015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將超過PC。用戶行為的改變將繼續加速Pc市場的萎縮。
越來越多的軟件廠商也已將移動應用作為開發著力點。從事辦公自動化軟件研發的上海華炎軟件CEO莊建國說,其新產品開發早已不再局限于以PC用戶為核心,而必須綜合考慮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類用戶需求體驗進行綜合設計。
眾多互聯網服務企業也紛紛宣布將順應新形勢進行面向移動終端的戰略轉型。在線酒店預訂公司藝龍近日就宣布將從“在線酒店”轉為“移動酒店”,而今年二季度,其來自移動客戶端應用的酒店預訂已占總預訂規模的20%,且還在以每個季度5%的服務上升。
“我們必須要提前布局,這個市場今后一定是移動化的,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可以在移動客戶端上進行,未來將不再有Pc。”藝龍CEO崔廣福說。
但福布斯中文網的一篇文章在結尾下了這樣的判斷:“最后,PC并沒有死,它只是在演進。一種形式的PC正走向沒落,另一種形式正呈指數級增長。平板市場的擴展速度遠遠快于傳統PC市場的縮水。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全面的視角后,我們看到,PC市場仍然欣欣向榮。”
(本刊據《國際商報》等整理)